教育的“一开一闭”之困与破局思考
文摘
2024-11-18 17:03
辽宁
“哎呀,中考历史都是开卷考试了,老师还让咱们背,我都忙不过来了。”“老师也没有办法,因为期末质量检测的时候是闭卷考试。我昨天忙完都快11点了。”“你们三还背呢,我是躺平了,咋背都不会,愿咋滴咋滴吧。”早晨在操场巡视,听到4个七年级的学生一边扫除一边抱怨。“校长!校长!这是我们大多数学生的想法,我们老师也没办法。”“校长!期末质量检测时候就要求闭卷,如果不背,到时候我们都不会,是不是说明老师没有教好?”为了减轻学生的压力,教育部、各省市相继出台了一个又一个文件,辽宁省明确指出“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少单纯记忆和机械训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2024年开始,中考改革方案将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生物学等4门学科实行开卷考试。”然而,在七年级和八年级的期末学科检测中,却要求闭卷考试……这“一开一闭”的现象看似简单,但让众多师生和家长感到困惑与无奈,让他们在平时就陷入了“内卷”的漩涡。中考设置开卷考试的初衷不难理解。一方面是希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在众多资料中筛选、整合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而非单纯依靠死记硬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使学生能够更加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鼓励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多思考、多探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学习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理解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闭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够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过度强调闭卷,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记忆,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就拿政治这门学科来说,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各种理论和观点,却不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这样的学习又有何意义呢?再说说地理和生物,这两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开卷考试,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他们对周围环境和生命现象的关注和研究。但平时的闭卷检测,使得学生们无暇去观察和探索,只是埋头于书本,试图把那些知识点塞进脑子里。历史学科更是如此,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如果只是为了应付闭卷考试而背诵年代、人物和事件,那么学生很难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价值。而且,这种考试模式的不一致,也给学生的学习规划带来了困扰。他们在七年级和八年级时,需要为闭卷考试做准备,大量背诵;到了临近中考时,又要迅速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适应开卷考试。这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和迷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制造只会考试的机器。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引导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比如,可以在平时的教学和检测中,适当增加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项目、调查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这种“一开一闭”的模式或许也有其无奈之处。有些教师担心如果平时也采用开卷考试,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对这些学科的重视,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他们认为闭卷考试能够更好地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然而,这样的做法真的符合教育规律吗?教育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去思考、去创新。过多的闭卷考试和机械背诵会压抑学生的思维活力,限制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过重的课业负担还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他们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教育还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闭卷到开卷的突然转变,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逐步培养学生开卷考试所需的信息检索、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到了中考时,即使是开卷考试,学生也可能无法有效地利用资料,发挥出应有的水平。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这一困境呢?教育者首先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对于考试制度,应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在平时的检测中适当引入开卷考试的元素,让学生逐渐适应开卷考试的模式和要求。同时,减少过于频繁和高难度的闭卷考试,降低学生的记忆压力,更多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此外,学校和家长也需要形成合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健康的学习环境。学校应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避免课程过度紧凑和作业量过大。家长则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需求,鼓励他们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盯着考试成绩。初中阶段的“一开一闭”考试模式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改革。教育者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教育回归本质,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而非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