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药物治疗方案汇总

文摘   2024-11-03 22:43   山西  


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


失眠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成人入睡潜伏期超过30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h),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且必须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或日间的痛苦体验。


失眠的干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和中国民族医药治疗等。药物治疗方案如下:

常用的失眠治疗药物

失眠的药物治疗包括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BZRAs)、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H1受体药物、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物与BZRAs联合应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及麻醉类药物。具体内容如下图:

常用失眠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和主要适应证如下图: 

药物治疗的具体策略

失眠患者药物治疗的具体策略如下(可视为序贯方案):


(1)首选non‑BZDs/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BZRAs),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地达西尼;如首选药物无效或无法依从,更换为另一种non‑BZDs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2)首选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苏沃雷生/莱博雷生/达利雷生),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由于其非成瘾性,已成为失眠治疗的新靶点药物。


(3)非处方药如抗组胺药常被失眠患者用于自我调节失眠,但临床上并不推荐使用。


(4)添加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或多塞平等),尤其适用于伴随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失眠患者。


(5)抗精神病药不作为首选药物使用,仅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和人群。


(6)对长期应用BZRAs的慢性失眠患者至少每4周进行1次临床评估。


(7)推荐慢性失眠患者在医师指导下采用间歇治疗或按需治疗方式服用non‑BZDs。

图:药物治疗失眠流程

药物治疗的推荐方案

1、给药方式


镇静催眠药物每晚睡前口服1次,称为连续治疗。“间歇给药”是指非连续性每晚用药,推荐频率为每周3~5次,“按需”服用。


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根据睡眠需求“按需”服药的标准如下:


(1)预期入睡困难时,建议就寝前5~10min服用;


(2)根据夜间睡眠的需求,上床后30min仍不能入睡时,立即服用;


(3)夜间醒来无法再次入睡,且距预期起床时间>5h,可以服用短半衰期药物;


(4)根据次日日间活动的需求于睡前服用。对慢性失眠患者推荐使用non‑BZDs间歇治疗。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剂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于睡前服用。抗抑郁剂一般不采用间歇给药或按需用药的方式。


2、疗程


疗程根据失眠障碍病程、严重程度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决定,像唑吡坦、右佐匹克隆、雷美替胺具备长期应用的临床证据,但考虑到潜在的成瘾问题,仍建议尽可能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4周;如果连续治疗超过4周时需重新全面评估。


药物疗效与安全性欠佳者,建议更换治疗药物,睡眠明显改善者,建议适时采取降低剂量或间歇给药。


3、变更药物指征


(1)推荐的治疗剂量无效;


(2)产生耐受性;


(3)不良反应严重;


(4)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有相互作用;


(5)成瘾的高危人群。


4、终止治疗


当患者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可考虑逐渐减药、停药。如失眠与其他疾病(如抑郁症等)或生活事件相关,当病因去除后,应考虑停用镇静催眠药物。


大剂量、多药联用或长期连续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避免突然停药,以避免失眠反跳、癫痫发作和其他的严重精神症状。


常用的减量方法包括逐步减少用药量(每2周减少1/4)和变更连续治疗为间歇治疗。


5、特殊人群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损害、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症肌无力患者慎用镇静催眠药物治疗。


6、药物治疗无效时的处理方案:


当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法获得满意效果时,应将认知行为干预和物理治疗(TES和TMS)作为添加或替代治疗手段。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2、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
3、本文若有侵权违规,告之即删。
4、本文章仅供学习参考,无利益冲突。

 长时间

微信号|Hrongling-W

院长时间
一个积极向上的医学人,分享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技能操作、临床指南、医学科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