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㉔

文摘   2024-10-15 19:40   湖北  







写作/影像工作坊后续反馈&讨论㉔







写作/影像工作坊有一个参与者交流邮件组,是伴随工作坊进行中参与者之间的交流。这里摘录的是工作坊参与者写到邮件组有关工作坊反馈及相关创作的交流讨论。

笔记人 


Ø李新月

Ø周小渝

Ø黄凌超

Ø杜焓莹

李新月(哈尔滨,7月15日)

这两轮工作坊从吴老师一场在蓝房子无声黑暗中灯光表演开场,到阿嘴、海光的房间旅行,到可歆、意思、海光、阿嘴的“我的房间”,进入一种线上剧场排练的感觉。

什么感觉呢?就是线上一进来会议室看到大家都感觉很亲切,每个平面的头像框都在逐渐的立体中。可歆刚毕业租住的合租房以及附带的“不幸女人”家族故事和自己在二十岁出头就感到的人生下坠危机感;棋淇在伦敦做着纪录片方面的工作,身后附带着遥远的水产店母亲、空降的弟弟、两代人内心的疏离;阿嘴在乌石村实实在在落地的房间以及和周围人在展开中的关系与看见;小渝在布达佩斯住了三年的房间、圆形的窗户、即将毕业的心情、对自己的期许、远方的母亲和在照片背面留下情感印记的爷爷奶奶;依柔如名字一般善感、柔软,同时又带着灵动的锋利,在伦敦生活五年,伦敦的故事、四川老家奶奶和父亲的故事、草场地的故事都在依柔的叙述里并行着;意思在家庭中作为女儿的被塑造与逃离,上一代的母亲已经看清现实并接受,再上一代的奶奶在寻找着她可以自由出行的车,意思和她无法被改变的“左撇子”又会走去哪里;海光像是一直在某个有阳光的清新之地,思绪和人都在流动中,或许他只是呆在阳台思绪就可以穿越时空,甚至穿越到凌超家乡的海边风景中,冷水江的伯父、母亲、奶奶、二娘娘……这些人像是一个个坐标,身体已经远离,却因为记忆和痛感的反复体会更有分量的随身携带着;林玲在4岁前生活的福建老家度过中的间隔年,学习失去的语言,在进入另一种耶鲁生活前的反方向生长;凌超,邮件组的一股暖流,一进入即是如此,没有观望、热身、适应,读海光的读凌超我也在更多体会凌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那些关于海边与大姨夫的文字中是不是可以跟随“解惑”/层层进入……

写这些没有什么措辞,只是很直觉的想到什么就写出什么,来自于16轮工作坊和大家的度过,我感觉进入到这两轮的“身体出场”有一种新的打开,工作坊成为一种激发表达的土壤,不只是语言上的表达,同时我也感觉,大家都在“起飞”中了,我还在端坐观望着,我可以如何更身心的参与呢?有一个想法,再酝酿一下。

周小渝(布达佩斯,7月16日)

两次的工作坊都带来了肢体上的刺激,我想我会一直记得。上周认领了抄录,回顾了第15期工作坊的全部内容,是“干货满满”的,做抄录有种做笔记的感觉,当然,工作坊不是上学,不过依旧是领悟到了新的知识,在开工作坊时,有些内容听上去耳熟,但总体有云里雾里的感受,到抄录时,开始加深了体会。说到关于纪录片中的“表演”,想起本科的班级上纪录片课,老师有提及关于“创造Activity”,与拍摄者之间制造一些活动,来展开拍摄的方向,当时有过一些小的尝试,不过心中也提出过疑问,“这样还真实吗?制造出来的活动,是否与真实之间会产生距离?”不过在两次工作坊中,关于’我的房间”的即兴,以及热身的动作,新月案例分享中,与番茄三次拍摄同一个意念,让我想到关于“创造活动”的拍摄方式,与身体工作坊之间的关联。

关于身体的打开,是在我学习电影,了解、认识创作的过程中在寻找,但是又没摸到的部分。记得上一次关于身体的即兴和打开,是高中还在上编导班,刚刚开课不久,表演班和编导班的人全都混杂在一块,有表演的即兴练习,当时觉得那是最有意思的课程,然而没过多久我就出国上学,课程就中断了。来到陌生的城市,被无良中介安排到了商科的学校,当时顺应家里的期望,读了一年有前途的应用经济学,然而学完一年后,在和父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擅自转校,终于开始学电影。在大学里,大部分时候都在和拍摄器械打交道,都是新鲜有用的内容,但也很纳闷,为何和以前所接触的毫无关联?和创作之间产生距离,好像是从那时开始的。学到一半才明白这是电影工业化的体系,是不一样的。如此回想,关于和影像的接触,我一直在一种”错位“的状态里。

在上周做抄录时,在抄录每一遍新月和番茄关于”名字”的叙述时,都能感受到母女二人对于名字,对于关系的有一次解读,从中让我理解到每一次重复这一动作的意义,并且这个过程像是”新月“的又一次诞生。很难说是否每一种拍摄对拍摄者本人会有治疗的意味在其中,但是似乎在新月的影片中,我有这样的感受。新月的邮件说,每个人在线上的小方格逐渐因为自己的故事变得立体,深有同感,感觉距离在一点点的打破。

第16轮工作坊,”吴意思的左手“让我感受到生活中被大多数人忽视的另一面,另一种生活的逻辑,思维的差异?在吴意思分享时,我突然联想到,我有时会有意识地用左手完成一些动作,因为右手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左手,试图平衡一些,但是很快又会遗忘,因为长期的习惯,将左手的使用”抛掷脑后“,不禁反思到,关于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声音,为何会那么难以被注意到,即使被注意,似乎也赶不上人遗忘的速度,要如何多多抬起被遗忘的左手呢?

两期的身体工作坊的体验,不知道下一次的工作坊是否还会继续这样的热身环节,如果还有空位,想要提前占个位置,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黄凌超(深圳,7月16日)

1、

《新月》观后反馈:影片的开头,是新月的自述和画画,关于“新月”名字的由来。或许是出于“写作/影像”的契机,我会比较文字和影像给我带来的不同感受。《新月长篇》中的这一段我印象深刻——“疼痛中仰望的一丝美好”,在“轻与重”之间丰富的想象空间,但是在《新月》之中,或许应该有其他的转化形式。再结合新月分享的素材,第一次与母亲的谈话,很日常,不经意。第二次在河边,新月“采访”的刻意——“你再说一下为什么给我取名新月?”第三次在床上,母女相对,番茄似乎也熟悉了这个“套路”(褒义,指拍摄者意识到被拍摄的时刻),她开始思考,娓娓道来。从这三次原本设想的片头里,我读出新月内心深处对“新月”名字由来的不断确认,进而去确认“我是新月”这件事。这些或许是新月不用的素材,但是看过《新月》全片后,我觉得这里面似乎有其他更打动我的东西。而在片头,当新月说出“疼痛中仰望的一丝美好”时——不同于文字,这句话所明确指向的东西,我会觉得在片头和盘托出是不是太着急了?特别是在之后,新月与父母、奶奶的相处中,对回忆的追溯中,渐渐地让我感受到“痛苦中的仰望”,生活缝隙中的“一丝美好”,这时候或许才是新月终于确认了“我是新月”——疼中仰望的一丝美好的——的时刻。(另外:工作坊的时候,看到新月在身后立了相机,她原本可能是想拍下自己分享《新月》的过程,但最后拍下了“一个不想住任何其他人房间的新月”。总觉得这会是一个意料之外更精彩的素材。)

2、

海光分享的房间,他说自己会在阳台上坐一整天时,看到他分享的阳台外的风景,除了正对面标志性的德国房屋,斜侧面似乎还有一栋像教堂一般的建筑,这个环境真的让人很想在阳台上慢慢地看,消耗一天时光,晒晒太阳,手头随便找点家务事做,比如剥花生或者核桃。

3、

可歆分享之中,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她开柜子时的拖鞋,一双灰色的大号拖鞋,一种突兀的感觉,或许契合了随时准备远走高飞的可歆内心的愿望。

4、

吴意思的分享,让我感觉吴意思像一个女侠,带着一个秘密来到人间。当吴意思用她的左手揭开这个秘密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仿佛被“戏耍”了——“好好看看你习以为常的生活有多少你没发现的吧”。

5、

吴老师本轮工作坊的即兴决定,让我想起一首诗(也是受海光影响),“到了那边/要保持你的灰色面孔/要强调/我们是受过影子戏教育的人/到了那边/不要随意摇晃树上的鸟/一千颗树上生活着/一千只鸟/每只鸟都对应着一个/截然不同的/结局/其中有很多是你/不想要的”。我是从反面想起这首诗的,我以前可能会觉得有些冒犯——“可以带我们参观一下你的房间吗?”,但是在吴老师的即兴里,看到一个个真实的人和空间打开、展现,看到大家溢出屏幕的渴望,我也会想”不再保持灰色的面孔“,摇晃、触碰、聆听、拥抱这些“截然不同的结局”。

6、

海光的反馈文字让我感动又汗颜。感动于他借我为自己打开的风景,汗颜于仿佛这个与我无关。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确实与我无关,海光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又是如何得出这些感受的?不清楚,这是独属于海光的秘密。我想起之前做过的片子,当别人观看后给我反馈时,我同样有这种感受。后来,我尝试找一个说法,一个有些自谦的说法——我在打理一块田地。那是有一次和一位朋友一起录制一个即兴的对谈聊到我的片子时,我眼角瞥到他家院子里的一片荒地,我突然想到或者说突然希望,希望我的创作可以像是打理一块天地。打理好之后,其他人可以在这块田地上种树,种粮食,种任何东西,然后收获……这就是我所希望的我的作品与他人的关联(这或许也是我创作上的野心?)看到海光写的这些很感动,看了好几遍,但也很想说“这与我无关”。

杜焓莹(波士顿,7月17日)

我叫杜焓莹,⼀名在波⼠顿⼤学学习电影研究的研究⽣,主要研究⽅向是中国独⽴电影(新纪录⽚运动)。我对吴⽂光⽼师的作品以及中国新纪录⽚运动⼀直很感兴趣,这也是我未来研究的⽅向. 草场地对我来说是⼀ 个⾮常有趣的平台,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的公共/私⼈空间关系,在线上创造了⼀种新的公共空间。 让不同背景的⼈有⼀种特殊的链接,并且建⽴⼀个平台能让更多的⼈分享⾃⼰的故事. 我希望参与“写作/影像”⼯作坊,这会对我的研究⾮常有帮助。

除了作为影像研究者,我也是一个在摸索的创作者和摄影师. 研究者跟创作是有很大联系的,我在研究您和其他新纪录片导演的作品的时候发现记录者不仅仅是旁观者,也有自己参与和与被拍摄对象的链接. 对创作者来说,相机就像手中的笔可以用来创作。对我来说,非虚构创作是一件很有挑战的领域,因为存在着不确定性(无法控制被拍摄对象的行为),但也会从中获得更多的东西。

作为一个女性电影研究和创作者,我也一直思考女性和摄像机还有被拍摄者的关系. 以及女性记录者独特的视角.十分喜欢草场地这个平台,期待交流和参与。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①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②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③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④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⑤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⑥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⑦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⑧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⑨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⑩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⑪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⑫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⑬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⑭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⑮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⑯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⑰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⑱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⑲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⑳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㉑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㉒
草场地 | 写作/影像工作坊 | 后续反馈讨论㉓

草场地工作站

一个创作者聚合的开放社群

村民影像计划|民间记忆计划|母亲影展

纪录片剧场工作坊|读书会放映瑜伽


更多内容请关注:

Bilibili: 草场地工作B站

FB小组: Caochangdi Workstation

新浪微博:草场地工作站

豆瓣: 母亲影展

抖音: 母亲影展2023


参与活动请🔍小助手:CCD-Workstation2


草场地工作B站
人以什么理由去记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