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原财经
作者|家里有山
斥资10亿,富士康加码中国河南,180°大反转。
“希望富士康坚定投资河南信心”。7月22日,河南省政府与富士康在郑州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坐实了这一传言,市场热血沸腾。
富士康突然回头,河南突然喊话,二者重归于好,时机微妙。
01
富士康回头
互联网上,“富士康回归郑州、新增投资10个亿建总部大楼、将部分产能从印度转回大陆”的消息铺天盖地而来,让人心潮澎湃。
大家甚至脑补了一出富士康要带着苹果强势回流,“苹果没我们不行”的爽文大片。
撤离大陆的富士康为什么回来?
印度苹果手机代工良品率太低?印度的供应链太差?比亚迪和立讯精密抢订单,富士康危了?都不是。
1.有报道称印度产的iPhone良品率只有50%,且现在还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的问题,因此iPhone15大降价。所以富士康要回来。
实际上,多数媒体忽略了一个重要新闻:今年苹果16/promax在印度生产的比例是大幅提高的,而且还指名道姓把生产手机电池的单子都给了印度。
所谓良品率低,出自英国金融时报一篇旧闻,且不是苹果的良品率50%,而是零件的良品率低。iPhone15降价,也是因为产品本身迭代不明显叠加消费降级多重因素,跟在哪生产关系不大。
2.从成本端考虑的话,代工苹果这种技术技含量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也必然是要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的,这不需要阴谋论。
据《财经》杂志,2023年果链企业一个普通工人的人工成本,在中国珠三角是6000~6500元,在越南是3200~3600元,而印度工人的月薪仅为1500元左右。
转移到越南、印度甚至其它国家都是意料之中的,就算是回流也只能是短期的。
3.从政治角度来看,苹果是美国企业,是要考虑立场的,它也不敢把生产端大部分押在中国。
将来无论哪个领导人上台,把“鸡蛋”放在中国这个篮子里风险都太大,前段时间的三蹦子反倾销调查就是例子。
当然苹果也不会彻底得罪中国,这两年往印度迁移供应链的同时,还把原本给富士康的一些订单,转交给了立讯精密和比亚迪这样的纯中国企业,算是一点补偿。
而真正让富士康下定决心回归,押注大陆下一个十年的,其实是中国大陆的高端制造业。
富士康重中之重的目标:布局新能源车和电池产业。
02
押注造车
曾经富士康的掌舵人郭台铭表示:“苹果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的iPhone,我们既然能造iPhone,为什么就不能造电动车?”
在造车这条路上,富士康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老将。
早在2013年左右,富士康就是宝马、特斯拉、奔驰等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随后投资了宁德时代进入动力电池领域。
富士康先后孵化了拜腾汽车、爱驰汽车,还与菲亚特、小鹏、吉利、裕隆等多家车企合作。甚至花费47亿巨资收购了美国造车新势力Lordstown Motors洛兹敦汽车。
此外,富士康还打造了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并发布了三款新车,还研发了自家的纯电动平台MIH。
只是这些项目后来不是难产就是夭折,没折腾起多大水花。
富士康选择在郑州打造生产基地,大概率是为了OEM造车。
不过,富士康的主营业务一直是为移动终端加工,在新能源车的关键领域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方面技术的投资与积累相对较少,和国内的整车制造大厂对比,底蕴更是浅的可怜,想坐上汽车代工企业龙头的位置,难难难。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富士康的造车之路也犹如刀尖舔血,布满荆棘。
03
相互奔赴
回归到开头的问题,富士康为什么选择郑州呢?
答案是,目前的形势下,富士康离不开河南,河南也离不开富士康。
富士康这么大的体量,去物色新人哪有老相好吃得顺嘴。郑州早就已经是富士康的第一大制造基地了,且郑州地属中原四通八达,依仗于航空港,物流可通全球,优势明显。
更重要的是,郑州背靠河南,河南目前已经有上汽郑州、东风日产、郑州宇通、开封奇瑞等十余家知名企业,汽车产业链相对成熟。
另有相关数据显示,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在2023年达到31.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并跻身新能源车产量TOP 10城市。比亚迪、宇通、一汽等众多新能源整车项目也相继落户郑州,还定下了打造“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目标,呈现生机盎然的景象。
而反观富士康的“去大陆化”,除了越南工厂比较成功,美国工厂、印度工厂都失败了,它需要河南,需要郑州。
[1]《富士康10亿加码中国大陆,都怪印度卡自己脖子?》观察者网
[2]《富士康造车,刀尖舔血?》爱买车
[3]《河南急了,喊话富士康,意味深长》声道
站在第二线
冷眼旁观世界
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