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趣事与现实反思 ▌彭 伟
文化
文化
2024-11-27 06:18
湖南
记得少年骑木马,转眼已是白头翁。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们国家社会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生活物质丰富,各种各样看的、玩的、吃的、穿的不可同日而语。想当初,我们这些在农村吃苦长大的孩子,霸得蛮,野性足,在广阔天地玩得不亦乐乎。从前农村条件艰苦,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七八岁开始就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放牛,挑水,割草、砍柴等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体验多多,有时实在饿得不行,直接拿个生红薯填下肚子。乡下照明都是煤油灯,更不用说看电视了,能够走上好几里山路看一场露天电影都非常开心。从小生长在农村,蔬菜瓜果各种树木虾公鱼嫩品种分得清清楚楚,看见各种蛇类也不会大惊小怪,当大人捉到了松花蛇、菜花蛇还要好奇地摸几下。更有甚者,玩劣的小学同学有时候把捉来的小菜花蛇放衣服口袋里面,随意把玩,还带到学校吓吓女同学。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天天看见和喂养家禽动物鸡、鸭、牛、羊、猪、狗,繁殖生长规律过程耳闻目睹,也是一种生物知识的积累。碍于时代教育质量和学习环境,可惜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六七十年代生育高峰,我们生产队大大小小就有几十个青少年和儿童,只要一声吆喝晒谷坪里随便就一大群小伙伴。各种各样的室内户外游戏,伴随我们无忧无虑地成长。滚铁环,这个铁环玩具在八十年代虽然供销社商店没有卖,但几乎每户家庭都有一个,一个直径约60公分的铁圈,另外用一根约70厘米长杂木棍或小竹子做握把,前端用铁丝加工成小U型圈套入铁环,控制方向和速度。铁环大部分是父母亲在铁匠铺专门定做的,个别家庭实在是拿不出钱给小孩买的,小孩子也有让父母哭笑不得的办法,把家里旧水桶或尿桶外面的铁箍偷偷卸下来,就是一个铁环。阿峰他爸在湘运公司工作,对儿子疼爱有加,在县城单位车间用12号钢筋圆条加工了一个铁环,握把用的钢筋六码丝(6号圆条),整套铁环手感舒适,滚动非常稳重,在浅水区或烂泥巴内运动自如,与其它铁环比赛可以横冲直撞,简直是铁环中的劳斯莱斯,让我们小伙伴羡慕不已,有时只得说好话套近乎拿来滚上几圈韵韵味。他们兄弟经常带着高级铁环在学校操场玩耍炫技,成了同学们眼中最亮的仔,非常风光。打陀螺我们方言叫“打地雷公”,陀螺用木质坚硬的杂树杆子锯成十公分左右小段,然后切削成圆锥形状,再进行打磨加工而成,大一点的邻居哥哥们动手能力强,有时自己提供原材料,找他们帮助制作。陀螺上面有的还用红黑墨水涂上花纹或者写上几个文字,转动起来更加好看。手上握的木棍到处都有,当时最麻烦的是缺少那根打陀螺的绳子,小伙伴们用的材料五花八门,有的是烂衣服撕下来的旧布条,有的是用房屋旁边的雪花树皮,还有的是找父母亲央求用一点做布鞋的麻绳,结实耐用。天空晴朗,玩伴们在晒谷坪上一起打陀螺,看谁的时间转得最久,用绳子绕着陀螺在手中发出的时候,看谁的抛得最远而又不倒不停。鞭子不停抽打,陀螺转得欢快,发出嗡嗡嗡的声音,你追我赶,大家玩得满头是汗,玩到傍晚父母亲在屋门口大声呼喊回家吃饭,还恋恋不舍。塞水坝是我们山村小孩子一个独特的娱乐项目,夏天的时候,带头大哥将一大群玩伴分两支队伍,相隔十米左右在小溪内筑两座土坝挡水,上游水坝水满后迅速挖开冲击下方水坝,我们叫“放大水”。个个自告奋勇,有的从家里拿来锄头工具,有的干脆徒手上阵。河道内沙子泥巴草坯少了还要去农田挖些田泥,经过一番忙碌,截流小溪筑成约一米高水坝,等水慢慢涨上来后,由带头大哥宣布开挖放水,三下五除二,几个稍大一点的伙伴迅速挖开堤坝,溪水向前奔涌,我们打着吆喝跟着水流跑向下方堤坝,看能不能将水坝冲倒坍塌,没有冲开时下方这一组的就洋洋得意,上方这组的就会故意进行破坏,跳到溪内踢的踢,推的推,看到水坝瞬间溃坝溪水倾泻,大家一起欢呼嘻笑打闹。如今看到游乐场有滑滑梯,室外有滑草,沙漠有滑沙的游乐项目,回想起我们儿时玩的溜山坡更原始,更狂野。村庄左后边有个小山头,我们都叫“瓜瓢顶上”,像一个倒扣过来的瓜瓢,正中间有一道沙子坡道比较光滑,不长草木,坡度将近40度,不知哪个玩伴带头发明,拿棕树叶垫在屁股底下,手握叶柄身体后倾利用重心惯性从坡顶滑到坡底,数十米长的陡坡惊险刺激又乐此不疲。大家一个个争先恐后,滑了一趟又一趟,有时还五六个人连在一起滑,发出阵阵欢呼声尖叫声。擦烂屁股是小事一桩,瞒着父母亲痛几天就好了,挂烂衣服,擦烂已经是补丁加补丁的裤子回家就要挨上几个“鹅帝公”。国家数十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后独生子女众多,个个都是心肝宝贝。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大,课外培训多,家长和学校仅注重文化成绩,素质教育偏少,体质状况较差,抗压能力不强。加上电子产品型号多,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及,各种各样的网络游戏和短视频吸引青少年爱不释手,甚至于沉迷其中,难以自拔,家长或学校稍微管控,极个别的动不动还要寻死觅活,让父母亲无可奈何。相比还是我们这些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抗压能力强,父母打一顿,老师敲几下是家常便饭,或偷懒或顶嘴或不听话挨了父母打哭一会就过去了。老师打了是哑巴吃黄连,回去还不能讲,要是父母亲知道后说不定还要再加强一下。我母亲的口头禅,“不打不成人,黄坚棍子底下出好人”,“等下给你过个细(打一顿饱的)”,还尝过几次“”过年锣”。严是爱,松是害,父母亲和老师的严格管教非常重要,实际上娇生惯养对后代有百害而无一利。现在很多年轻人四手不拈香,家务事情不愿做,看见毛毛虫都吓破了胆,唯我独尊,眼高手低,遇到重大变故或自然灾害,怎么可能独挡一面?回想那片乡村土地给了我们无限的童年乐趣,而今成了我们绵绵不绝的快乐回忆。现在的孩子啊,几天游学或者参观远远不够,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多组织深入农村,与村民同吃同住,上山下乡,开展学习、劳动、娱乐活动,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磨练,在劳动中成长。只有身体强健,素质全面,懂得感恩,积极向上的人才是家庭的依靠,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作者简介
彭伟,微信名大澎,宁乡人,事业单位职员,爱好旅行,手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