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瞎话欺骗世人的最高境界,最后连自己都信了-评清末之同光中兴

文摘   2024-11-12 22:22   四川  

副标题: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治与光绪两个小孩儿即位当皇帝且毫无实权的时期,能叫中兴吗?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望联系予以删除)

(本文共计 28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9 分钟)

咱们看待历史之时,一提及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您会想到哪一段岁月呢?

相对来讲,比较有名的当属东汉光武中兴,明朝弘治中兴。另外还能算是中兴的时段有:夏朝的少康中兴;商朝的盘庚中兴与武丁中兴;西汉的昭宣中兴;唐朝的元和中兴与会昌中兴;明朝的嘉靖中兴与万历中兴。

但是历史上有着这样一个所谓的中兴时期,咱们国人自己没提,当然主要还是没脸提及、反倒是最先提出的居然是一个外国学者。这个时期便是晚清的同光中兴

省愚准备讲故事了

如果让省愚来评价这段连《清史稿》都不敢吹嘘的“同光中兴”的话,那么鄙人认为,这就是典型的“说瞎话欺骗世人的最高境界,最后连自己都信了”。

有道是:读史知今世,来者犹可追、读史知未来,鉴往纠昨非。让我们开始今天故事的讲述-拿不出手的“同光中兴”。

·中兴是什么含义?

中兴本义指一个政权在经历一段时间衰退后重新恢复,反义词是中衰。所以咱们看看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中衰时期”呢?不多,见史书的只有一个-“嘉道中衰”,也就是嘉庆道光两位一胖一瘦的皇帝父子当政的时期。

从史学界认可的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时代来看,每一个中兴都是来自于统治者与施政者之间没有沟通鸿沟的合作前提下,民众实实切切感受到生活素质提升的基础上。

当我们明确了什么才是“中兴”的本质之时,下一步才能好好地认识“同光中兴”。

·赖特夫妇的见解

有道是,一个政体真正的完美结构是藏富于民,是“民贵君轻”,这是几千年前孟子老先生最开始提出的主张。但是两千余年的专制社会,君王均以“君父”一般的姿态凌驾于文臣武将官吏之上,官吏又以主人的姿态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换言之,两千多年的专制社会延续,从未真正实现过“民贵君轻”。所以,即便是有过实实在在的“中兴”,顶多也只是架在老百姓脖子上的枷锁不是那么紧而已,并没有改变专制的本质。

最开始提出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可称为“同光中兴”的是来自于美国的赖特夫妇,当然,两位都是汉学家,两位也同时拥有中文名,丈夫名叫芮沃寿,妻子名叫芮玛丽。此处的“芮”其实是来自于他们的姓氏Wright的象征性翻译,丈夫名叫Arthur,其翻译为沃寿,妻子名叫Mary,自然翻译为玛丽。

二人认为,公元1862年至1894年,慈安慈禧两宫老太后听政时期,算是中兴时期。他们的理由为:适逢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讲和,及太平天国又在1864年被消灭,政治上出现了一个和谐时期,并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一个王朝眼看已经崩溃了,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50年。这也就是他们所理解的同光中兴,划重点,他们夫妇二人,仅此而已。

也不知道这些画是谁画的

很简单,如果这段时期真的要算中兴的话,那么与得性病而死的同治无关,与一生毫无权力的提线木偶光绪无关,也与慈安、慈禧两个老太太无关。尤其是慈禧,她不但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还处处使绊。真正能让满清续命五十年的,是那一群带着国人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启蒙大家,是支持洋务运动引进工业文明的开拓者们。

如果以这样的背景作为基础,又有谁好意思说这是“同光中兴”呢?顶多算是没有把“嘉道中衰”继续衰败下去罢了。

·被迫的垂死挣扎

同治光绪年间,在历史必然发展的情况下,满清被迫与世界充分的交融,这期间也的确有过真正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

比如,这几十年里,自然修补内部的政治秩序。基于利益及传统的儒家思想,部分儒生与农民在官僚带领下,组织湘军、淮军团练,平定造成极大人口和经济损失的同治回变、太平天国之乱和捻军起义。算是在苦难中,没有把一艘战船朝深渊里驶去。

其次,在施政者的积极配合下,对内乱后的经济调整。降低了农村赋税,鼓励耕作及发放粮种。

再者,这几十年里,大兴科举,增加考试取录名额以笼络人才,防止类似洪秀全的落第儒生出现。

最重要的是,办洋务,在外交方面,极力与西方列强维系友好合作的关系。

然而,这些举措后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赖特夫妇认为,中兴之君是慈安与慈禧,夫妇二人的见解。在于慈安慈禧实际统治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位期间重用奕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胡林翼等中兴的功臣,让洋务运动顺利推行。读到赖特夫妇这段见解,鄙人实在找不到更无语的槽点,赖特夫妇终究还是美国人,站在隔岸观火的心态上,并不能真正体会当时苦难的中国人民。慈禧这个老妖婆对于华夏大地造成的伤害,只能用“罄竹难书”来形容。

·实际的情况

言及此,想必所谓的“同光中兴”也就很明显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中兴,这只是两个不懂中国的美国人在不知道慈禧等人给国人造成多大伤害基础上的无理猜测。

所以,这观点传到中国之后,也引来了无尽的嘲讽。

一种观点认为“同光中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兴,在甲午海战的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后,时局较难再与中兴一词相匹配。同光中兴的局面直到甲午战败之前一度得到较多人的肯定,原因在于清廷的确在这一时期内连续取得成绩。但是此时的成绩是在于洋务运动推行下,工业文明来势汹汹的背景下,客观受到工业文明影响的必然结果。

举个例子,就如同把一个极差的学生扔到了实验班读书,差不多的道理,多少都会受到积极的影响。

大开科举与废除科举,那几十年才是真正的剧变

实际的情况,当时如果再不打开国门学习工业文明,那么满清这艘大船早就拉着四万万无辜的民众向深渊头也不回的开去,不会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1861年开始的洋务运动,1864年完成镇压的太平天国,1876年左宗棠西征收复的新疆,至1880年曾纪泽奔赴沙俄谈判完成收复的伊犁,均与当权者没有半点关系。而是曾国藩、左宗棠们,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影响着当时华夏这片大地的进程变迁。

省愚评述历史事件的时候,最为记恨谁将虚化的社会风气提升归功于当权者。显然,专制王朝时代,统治者与民众本质是对立的,民众过得太开心,是最不利于统治者继续施政的,这也就是清廷实际上阻挠洋务运动开展的原因。如果民智开启,这一群打着渔猎民族入主中原,以野蛮试图凌驾于灿烂文明的朝代,便会很快从地球上消失。事实证明,所谓的“同光中兴”结束后十几年,满清就成为历史了。

如果是真正的中兴,怎么可能会刚中兴十几年就垮掉的呢?

在这一时期内,政治上着实是较为清明的,国内逐渐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工业得到了发展,军事实力有所增强,北洋海军的崛起甚至一度令西方国家相信清廷有能力控制东亚海域。但是随着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以及与日本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得中兴的局面戛然而止,也让幻想归为泡影。

所以,回到今日话题的主旨,如果说瞎话欺骗世人,需要一个最高的境界,那就是最后连自己都信了。不知道清末之同光中兴,慈禧以及那一群泥古不化的老顽固们,是否相信。


省愚杂谈
谈古论今,道不尽的人生百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