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明朝藩王拾遗集9-明朝楚藩永安国,所有人的努力被一个跳出来袭位的宗室带头降清而划上句号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望联系予以删除)
(本文共计 27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9 分钟)
山花海树俱往矣,苍茫无限心无垠。大家好,这里是您爱讲历史故事的老朋友-省愚杂谈。
本系列内前面几个章节,咱们重点讲述了明朝楚王支系亲王爵位传袭过程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这当中,楚藩成为明朝故事最多的一个支系,原因显然是众多的。自今日起,咱们将挑出楚藩中一些具有极强故事属性的郡王国,展开细致地讲述。
今天讲楚藩永安国的故事
今日,咱们所要讲述的这个郡王国,其是楚藩少有的能够将王位传袭到容字辈,也即是与熹宗、思宗平辈的郡王国,我们清楚,楚王亲王爵位仅仅传袭到华字辈,与穆宗平辈。并且,这个郡王国的传袭过程中出现了被诬陷的无奈,也出现了成就他人的成人之美的盛名。最终,当人们以为一切烟消云散的时候,一位该郡王国的宗室站出来,投降了满清,成为历史硝烟下那一片虚无缥缈看不清现实的过往。
结束以上的伏笔,咱们进入明朝楚藩永安国的故事讲述。知道他们故事的朋友应该不算多,本文算是静静躺在互联网角落里的一朵小花,期待着您的俯就。
·朱桢庶次子朱孟炯
众所周知,首任楚王,朱元璋第六子朱桢的正妃是定远侯王弼的女儿王氏。王氏所生的长子算是朱桢之嫡长子,也就是后来即位楚王朱孟烷。但是实际上,朱孟烷已经是朱桢的第三子,楚藩内的宫人先后在朱孟烷出生前,为朱桢生下庶长子朱孟熜与庶次子朱孟炯。
庶长子朱孟熜算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其出生时,其父朱桢刚过17周岁。并且,由明实录记载,其在公元1397年,年仅16岁的时候便早早去世,据《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亲自为这位楚藩的庶长子追封巴陵王。
朱桢庶次子名为朱孟炯唵,根据实录记载,朱桢的庶次子朱孟炯与嫡第三子(实际意义上的嫡长子)朱孟烷均出生于1382年,理论上朱孟炯大月份。建文元年,17周岁的朱孟炯受封永安王,开启了楚藩永安国这一条小支系。
史料未详细记录朱孟炯的人物个性生平,仅知道其在永乐元年,被伯父皇帝朱棣召入朝觐见。朱孟炯一生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录,从现代视角来看,省愚一直认为“没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说明此人大概率没有干太多伤天害理的事情。
宣德七年,是为公元1432年,朱孟炯去世,享年50周岁。
朱孟炯有子四人,均为庶出,长子朱季垺、次子朱季塾、三子朱季壣、四子朱季(土戎)。按理说应该由其庶长子即位,但是实际即位为庶次子朱季塾。所以猜测,长子应为早夭。
·朱荣澹误卷入荆王府祸事
第二任永安王朱季塾于公元1437年袭封。其出生于1409年,故其袭封之时,年龄为28周岁。
朱季塾的一生也没有留下太多的笔墨,仅知其有子至少五人,嫡长子朱均䥔【部分史料也为朱均(金栗),此字无法打出】,嫡次子朱均铦,庶四子朱均鏐,庶五子朱均锚;其中第三子情况不见记录。
史书读仔细了,其实很有意思
朱季塾于公元1468年去世,其嫡长子早一年1467年去世,按照宗法,最终由其嫡长子朱均䥔的庶长子朱荣澹袭位。而就这位朱荣澹,还莫名其妙卷入了荆王府的乱事中去。
咱们曾经在荆王支系中详细讲述过荆王朱见㴋的荒唐事迹,其被庶弟樊山王朱见澋揭发罪行后,被废为庶人,囚禁于西内高墙中。
但是被废掉的朱见㴋似乎并不想善罢甘休,其奏朱见澋与楚藩永安王朱荣澹同谋作乱等不法事,朱见澋也马上再次反击,揭发朱见㴋图谋作乱等罪行。
当时处于弘治年间,孝宗皇帝命太监韦宁、大理寺右寺丞王嵩、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等前去核实。公元1493年秋,是为弘治六年九月,查出朱见㴋罪行属实,孝宗命其自尽。
第二年三月,几位前去查实案情的钦差将事情奏上,报称朱见㴋奏称的朱见澋与朱荣澹图谋不轨是诬告捏造,孝宗下敕书亲自为朱见澋于朱荣澹正名。史料并未记录朱见㴋诬告遥远的朱荣澹为何事,仅知,楚藩的小宗居然莫名其妙卷入其他支系的爵位顺位争斗中,着实属于罕见。
正德六年五月,是为公元1511年的夏天,朱荣澹奏楚世子朱荣㳦孝行,求请旌表为宗室楷模。明武宗下诏表彰朱荣㳦,赐坊名为彰孝。这也即是咱们在前几章节中曾经介绍过那位获得皇帝彰孝坊名的楚王,其实是朱荣澹为其摇旗呐喊请来的。
·朱显梧被朱英燿道德绑架
朱荣澹于1520年去世,享寿64岁。其嫡长子朱显梧在1527年正式受封永安王,这一年,朱显梧已经42周岁。
而朱显梧被史书记载得如此细致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卷入了咱们几个章节前曾详细介绍过的楚藩逆案,也即是朱英燿弑杀父亲楚王朱显榕的案件中。当然,朱显梧不太可能是深度参与者,只是,其大概率是在被迫的情况下与两位堂叔江夏王朱荣漠、东安王朱荣淑因曾为朱英燿保奏而被夺禄米三分之一。并且,这次事件后不久,朱显梧也随之而去世。
显然,作为当时各郡王国中相对年长者,并且其也是朱桢庶次子这一脉的族长,朱显梧当时拥有的地位使得很难不被朱英燿为首的祸事一帮人加以利用。这也即是专制时代绕不过去的纷争,嫡庶之争,大小宗之间的明争暗斗,在每一个小的家庭单位中都会随时上演。
·安静地传承
朱显梧去世后,由其嫡长子朱英焌于1549年袭位永安王;朱英焌在位大约二十余年后去世,由其嫡长子朱华(土末)袭位;朱华(土末)不知何年卒,尤其嫡长子朱蕴钟袭位;朱蕴钟不知在位几年,其嫡子朱盛(氵蓉)早夭,便由嫡长孙朱容析于1610年袭位永安王。
截止此时,永安王爵位一直安静地传袭着,这帮人在享受着富贵的同时,大概率并未给当地百姓制造较大的祸端,这已经算是极为幸运的日常了。
历史的阶梯,写满了沧桑
从名字上判断,朱容析与熹宗、思宗平辈,其也恰好应该是最后一任永安王。但是,甲申国难之后,一切的规矩被打乱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跳出来的朱华堧降清
根据《南明史》中的记录,南明永历年间,一位叫作朱华堧(ruan2)的宗室,以永安恭顺王朱英焌儿子的身份嗣位永安王。要知道,朱英焌虽说未能留下生卒年,但是猜测其大概在1572年去世。如果即便说,朱华堧是朱英焌去世前所生的儿子,甚至是遗腹子,那么其在甲申国难之后,也至少73岁以上的年纪了。
此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说自己是郡王的儿子,要嗣位郡王,当时永历帝是否有请宗正查询过真伪呢?当然,几百年后的您我自然不得知其始终。史料中,也无其实际受封永安王的记录,仅知永历十年四月,是为1656年初夏,这位年纪大概在84岁左右的老王爷朱华堧与总兵、知府、土官一百五十余人从广西投降清朝。
在莫名其妙中将历史的结局写得一言难尽。当时并未记录朱华堧的年纪,如果年龄不合符其身份,那么有理由去怀疑山河破碎后的一切所谓的宗族来源到底有几分真实呢?
以上便是明朝楚藩永安国这一支系的故事,猜测全网讲述这群人故事的人或许不会太多,如有疏漏之处,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