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明朝宗室藩王拾遗集19-朱元璋第七子齐王朱榑,一生能被废两次,也算优秀中的战斗机
(本文中所有的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倘若存在不当之处,还望联系予以删除)
(本文共计 3300 字,阅读完毕大约需要 10 分钟)
明朝有这样一位王爷,他是朱元璋的儿子,原本可以在藩国安安静静做一个享乐王爷便应该是其一生的作为。
历史厚重下的细节追思
没想到的是,他终日闲逸戏耍,滥杀无辜。但是朱元璋心疼儿子,觉得他应该还能有救,始终不忍废黜之。等到他的侄子朱允炆即位后,就没那么简单了,大侄子很快就把这个叔叔给废掉了。等到四哥打过来又心疼这位弟弟重新册立为王。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他又继续为非作歹,没有办法,四哥只能再把他废一次。
整个明朝,能够先后被两位不同的皇帝两次废掉亲王的爵位,除了今日本文的主角,您似乎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没错,他就是朱元璋的第七子,齐王朱榑。
他到底有什么样的能耐,能够让朱允炆与朱棣两个死对头都能同时恨之入骨的?让我们继续明朝藩王拾遗集的讲述,走进明朝唯一一任齐王朱榑的故事。
·为非作歹习惯了
公元1364年12月23日,朱元璋第七子出生,此子后来被命名为朱榑。
朱榑的母亲是为达定妃,这个达定妃历史上对其的记载甚少,几乎找不到太多的痕迹,但是野史的记载却很玄幻,称达定妃实际上是被朱元璋除掉的陈友谅的侍妾。达定妃到底是什么样的来源其实不太重要,从朱元璋的子嗣情况来看,第七子朱榑,第八子朱梓均为达定妃所生。并且两子相隔五年,这里面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深意,便由读者自行品读了。
洪武三年,是为公元1370年,将于这一年年底才满6周岁的朱榑受封齐王。在度过了青少年成长时期后,朱榑有着另外一段十分奇特的经历。
原本朱元璋为其张罗的婚事,是迎娶江阴侯吴良的女儿吴氏是为齐王妃,所以老丈人吴良便自然领下督造齐王府的重任,按照朱元璋的设想,将朱榑及其子孙后裔分封在山东青州府。
青州府的历史记忆
当时的青州府可算是超级巨大一般的存在,下辖益都县、临淄县、博兴县、高苑县、乐安县、寿光县、昌乐县、临朐县、安丘县、诸城县、蒙阴县、莒州(莒州包括沂水县、日照县)。几百年过去后,青州市变成由潍坊市代管的县级市。当然,这一切与朱榑无关,与朱榑相关的是,青州府的齐王府还没有建好,吴良的女儿,尚未册立的齐王妃便去世。在忍受着丧女之痛后,吴良仍然督造好了齐王府,不过就此也与齐王府绝缘。
洪武十五年二月壬申,是为公元1382年春天,朱元璋册立另外一位吴氏,即是安陆侯吴复女为齐王妃,由此齐王朱榑家也总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第一位女主人。同年,夫妇二人携带其余辎重就藩青州府。
到了青州过后,朱榑是如何对待人生的呢?正史倒是没有过多的记载,而其父朱元璋在《御制纪非录》说他在国终日闲逸戏耍,假权于邾庸、任弘、王敬、沈豹、徐磷等,以致诸人妄为,计擅杀482人。指挥5员,千户9员,百户20员,镇抚3员,知府1员,王府官2员,舍人12名,生员4名,军人27名,校尉200名,妇人1名,全家男妇198口。
如果朱元璋没有说气话,以上是货真价实的史实的话,只能说,这不是一个皇帝的儿子,倒是更像一个恶魔。这样的人,似乎并不值得拯救。
但是众所周知,朱元璋还是很疼儿子的,这也是专制王朝体系下的必然。
·北征曾有战功
朱榑倒也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无用之人,其稍显攻击性的特征,最终在军事上得到了足够的发挥。
洪武二十三年,是为公元1390年,其父朱元璋命令齐王朱榑率领护卫以及山东徐、邳诸军随兄长燕王朱棣北征元蒙诸部。正是这一次与四哥朱棣共赴战场的经历也为其后来能够恢复王爵奠定了基础。毕竟,当大家都知道某人为非作歹习以为常的时候,要发现一点他身上的优点,只能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人。
一年后的1391年,朱榑又率领护卫骑士出镇开平府,当时,朱元璋已派遣颍国公傅友德调拨山东都司各卫所军队出塞,于是谕令齐王遇敌时自行作战,胜利时也不要与诸将争功。
这两次稍显成功的军事指挥历练,让朱榑自认为自己具备回到青州继续为非作歹的所有理由,并且,由于在塞外的军事经验,其渐渐以军功自傲。
·建文削藩的借口
性格残暴的朱榑,一直张狂到了公元1398年,这一年,袒护了他半辈子的老父亲朱元璋驾崩了,自此以后很难再有人袒护他了。这一年,他34周岁,原本是一个不再需要任何人指点迷津的年纪,并且此时的他已经至少有了三个儿子,但是他似乎依然不懂得收敛。
“洪武”过后,来了“建文”,从两个迥异的年号,也能看出继任皇帝大侄子朱允炆不太可能再像他的老父亲朱元璋那般容忍他。
建文元年,也就是朱元璋驾崩后的一年,有人告发,当然也不知道是谁告发的,其实或许根本就不需要有谁,只需要一个借口而已,称齐王有叛变意图,于是其侄子建文帝将其召至应天府,废为庶人,与同样被废的另一名兄长五哥周王朱橚禁锢在一起。
咱们之前曾论述过足够多的文字,此时废黜掉朱榑,为非作歹算是理由的话,可能就只能找意图谋反这样的理由了。真正的理由,是不需要理由,他的存在对于大侄子来讲就是一个威胁。言及此,省愚曾回答过一位朋友问题,问假如朱标身体健康不那么早去世,他的弟弟们敢造反吗?鄙人的回答是,还别说朱标,就连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两人中一人能保持健康,弟弟们都不敢造反。别问为什么,分析历史的时候,不太需要过多的论据。
因为存在威胁,所以齐王朱榑此生第一次被废掉,那一年他35周岁。
·永乐复封与二次废黜
被废黜的朱榑正经体会到阶下囚的生活,他与五哥朱橚是在应天府的士兵看守下度过靖难之役那几年的。并且,咱们也有理由相信,在资讯不发达的当时,他们两人也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青州记忆,继续
所以,公元1403年,靖难中著名的战役,燕王朱棣攻入金川门后,这位四哥便急派士兵护卫两位亲王。朱橚与朱榑看见满身盔甲的士兵来了不知所以,被来兵吓得伏地哭泣,知道真相后转而大喜。或许,那几年的经历将这两个前半生屡生事端的亲王的棱角磨平了吧。从后来的发展来看,朱橚的确被磨平了,朱榑并没有。
四哥朱棣即帝位后,恢复了朱榑的封国。朱榑终于能回到青州,继续为非作歹了。
复封以后朱榑顺理成章地变得更为骄纵,四哥朱棣以书信召其相见,以共同患难的往事劝谕朱榑。但这位齐王不但没有悔改,反而阴谋畜养刺客,招异人术士作咒诅,辄用自己的护卫军来守卫青州城,又将城墙与苑邸围墙并筑,隔离外界往来,不许守吏登城夜巡。这种行径放在文明社会的今天都无法理解,更别说放在刀光剑影的几百年前了。
所以,青州府的李拱、曾名深等官员向朱棣上书急告变故。发现了这一切的齐王朱榑显然不太会是受人宰割的性格,于是将李、曾拘留匿藏意欲灭口。
永乐三年,是为公元1405年,朱棣下诏向朱榑索要李拱,并谕令齐王改过。当时谣传周王朱橚也要谋反,老五朱橚于是立刻向四哥上书谢罪。朱棣想着这也是很好地能够用于挽回已经在绝路上走得有点远的老七朱榑最后的机会了,便将周王朱橚的书信封好后出示给朱榑看。
可能是看了后起了点作用,朱榑释放了被自己囚禁的官员。
又一年后,是为1406年的某一天,朱榑受命前往朝见四哥朱棣,朝廷大臣弹劾朱榑的罪行不当宥,他却厉声说道:“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时杀我耶!会当尽斩此辈。”
这种呼声任何时候说出来都会让所有听到的人心生不悦,尤其是他的四哥朱棣,听了十分不悦,便说了一句基本上能够决定其命运的话:“此其心可知已”。
于是,朱棣留朱榑在京师府邸,着手削减其官属护卫,诛杀指挥柴直等人,并将所有被朱榑关押的人释放出来,同时搜出所造不法器具。
群臣要求将负责教导朱榑的教授叶垣等也一并问罪,朱棣则认为连他自己以温和的诏书规劝齐王六、七次也无法让齐王醒悟,更何况教授等人,而叶垣等早前曾自行回京告发齐王,所以不再追究。
朱榑被留置京城后更为埋怨,于是同年八月,朱棣实在忍无可忍,将其子召至京城后,一并废为庶人。
·在斗争中沦为牺牲品
您还真别说,两次被废的朱榑算是朱元璋子孙中这方面的佼佼者,但是,他却还十分长寿,若不是经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的事件,指不定他还能继续长寿。
但最终朱榑的命运,及其几个儿子的经历,皆成为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也实在与其前半生那桀骜不驯的风格形成了极度的反差。那么朱榑最终的命运到底如何呢?他的子嗣后代又经历了什么呢?咱们下一辑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