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医规培系列19|中医规培结业-中内病证法方

健康   2024-12-24 07:25   江西  
2025中医规培文章目录(上下滑动查看)

篇01|24版《中医规培结业理论考核指导用书》说明

篇02|中医专业规培结业理论考点介绍

篇03|中医全科规培结业理论考点介绍

篇04|25规培笔记的改进

篇05|规培结业考友的考试经验分享

篇06|中医规培结业考试经验篇

篇07|中医住培考核经验分享

篇08|中医规培技能考试经验

篇09|一站式解锁中医规培入学考试

篇10|2025规培结业-中内笔记思路

篇11|2025规培结业-中外妇儿笔记思路

篇12|2025规培结业-针灸骨伤笔记思路

篇13|2025规培结业-五官伦理法规笔记思路

篇14|2025中医规培结业笔记接受预定

篇15|2025中医规培结业笔记预定进一步调整

篇16|中医规培入学考试经验(精华)

篇17|结业理论考试题型、分值、科目权重说明

篇18|2025版本中医规培结业笔记接受预定

为了方便考友复习的需要,2025新版笔记拆分为两本,除了整理的知识点内容外,并把一些临床科目的病证法方,歌诀趣味,诊断公式,针灸主配穴速记等内容汇编成一本辅助文档(速记)做成单独的一本,可以作为平时诵读或考前冲刺拿分用。这些辅助文档材料,也会同步在本公众号和打印小程序中:康康打印(建设中,本篇已上传),如作为后续的复习补充材料,也是复习重要的一部分。

公众号还可以自主复制,编辑成自己习惯的趣味文档。本公众号还会陆续跟踪发布规培考试全方位的讯息,欢迎各位考友关注。

本篇更新中医规培结业理论考试,中医内科学中的中内病证法方。


第一章 肺系病证


一、感冒

1.实证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疏风清热——银翘散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2.虚体感冒

(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调和营卫——参苏饮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3)阳虚感冒:助阳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


二、咳嗽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黛蛤散+黄芩泻白散

(4)肺阴亏虚: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1.发作期

(1)寒哮证: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益气——玉屏风散

(2)脾虚证:健脾益气——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犯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华盖散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6)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肺平喘——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2.虚喘

(1)肺虚证:补肺益气——生脉散+补肺汤

(2)肾虚证: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3)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黑锡丹/蛤蚧粉


五、肺胀

1.外寒内饮:温肺散寒,降逆涤痰——小青龙汤

2.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气——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

3.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5.痰瘀阻肺:涤痰祛瘀,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桂枝茯苓丸

6.阳虚水泛:温阳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

7.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虚汤+参蛤散

8.肺脾两虚:补肺健脾,降气化痰——六君子汤+玉屏风散


六、肺痈

1.初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

2.成痈期:清热解毒,化瘀消痈——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肺——沙参清肺汤+竹叶石膏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第二章 心系病证


一、胸痹

1.发作期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2)气滞心胸: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宣痹——瓜蒌薤白半夏汤+涤痰汤

(4)寒凝心脉: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汤

2.缓解期

(1)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人参养荣汤

(2)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炙甘草汤

(3)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右归饮


二、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黄连阿胶汤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凌心:温阳化饮,利水宁心——苓桂术甘汤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三、心衰

1.心虚血瘀:补益心肺,活血化瘀——保元汤+血府逐瘀汤

2.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生脉散+血府逐瘀汤

3.阳虚水泛:益气温阳,化瘀利水——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4.喘脱危证:回阳固脱——参附龙骨牡蛎汤


四、不寐

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交泰丸

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酸枣仁汤


第三章 脑系疾病


一、头痛

1.外感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止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通络止痛——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止痛——羌活胜湿汤

2.内伤

(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息风——天麻钩藤饮

(2)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3)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

(4)肾虚头痛:滋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

(5)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


二、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息风——天麻钩藤饮

2.痰湿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3.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

4.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

5.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


三、中风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祛风化痰通络——化痰通络汤

(2)风阳上扰:平肝息风,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滋养肝肾,潜阳息风——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痰热腑实:通腑泄热,化痰息风——大承气汤

(2)闭证-痰火瘀闭:清火化痰,辛凉开窍——羚角钩藤汤+安宫牛黄丸

(3)闭证-痰浊瘀闭:化痰息风,辛温开窍——涤痰汤+苏合香丸

(4)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生脉汤

3.后遗症

(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2)风痰瘀阻:搜风化痰,化瘀通络——解语丹

(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地黄饮子


四、痴呆

1.平台期

(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

(2)脾肾亏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

(3)气血不足: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2.波动期

(1)痰浊蒙窍:化痰开窍,醒神益智——洗心汤

(2)瘀阻脑络:活血化瘀,通窍醒神——通窍活血汤

(3)心肝火旺:清心平肝,安神定志——天麻钩藤饮

3.下滑期-热毒内盛:清热解毒,通络达邪——黄连解毒汤


五、郁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和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加味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4.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

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

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


六、痫病

1.发作期

(1)阳痫:开窍醒神,泻热涤痰息风——黄连解毒汤+定痫丸

(2)阴痫:开窍醒神,温化痰涎,顺气定痫——五生丸+二陈汤

2.休止期

(1)肝火痰热: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涤痰汤

(2)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填精益髓——大补元煎

(4)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七、颤证

1.风阳内动:镇肝息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

2.痰热风动:清热化痰,平肝息风——导痰汤+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

4.髓海不足:填精补髓,育阴息风——龟鹿二仙膏

5.阳气虚衰:补肾助阳,温煦筋脉——地黄饮子


第四章 脾胃肝胆系病证


一、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良附丸

2.宿食积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热:平逆散火,泄热和胃——化肝煎

5.湿热中阻: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清中汤

6.瘀血停滞: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丹参饮

7.胃阴不足: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芍药甘草汤

8.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二、胃痞

1.实痞

(1)外寒内滞:理气和中,疏风散寒——香苏散

(2)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

(3)痰湿中阻:燥湿健脾,化痰理气——二陈平胃散

(4)寒热错杂:辛开苦降,寒热平调——半夏泻心汤

(5)肝郁气滞: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枳术丸

2.虚痞

(1)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


三、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降逆止呕——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积,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四七汤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胃降逆——麦门冬汤


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枳实导滞丸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木香顺气散

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大建中汤/小建中汤


五、泄泻

1.暴泻

(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中阻:清热燥湿,分消止泻——葛根芩连汤

(3)食滞肠胃: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2.久泻

(1)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2)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3)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六、便秘

1.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降逆通便——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半硫丸

2.虚秘

(1)气虚秘:补脾益气,润肠通便——黄芪汤

(2)血虚秘:养血滋阴,润燥通便——润肠丸

(3)阴虚秘:滋阴增液,润肠通便——增液汤

(4)阳虚秘:补肾助阳,润肠通便——济川煎


七、黄疸

1.急黄-疫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

2.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清热——茵陈五苓散+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3.阴黄

(1)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

(2)瘀血阻滞:活血化瘀消癥——鳖甲煎丸

4.黄疸消退后

(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归芍六君子汤


八、积聚

1.积证

(1)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大七气汤

(2)瘀血内结:祛瘀软坚——膈下逐瘀汤

(3)正虚瘀阻: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化积丸

2.聚证

(1)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九、鼓胀

1.常证

(1)气滞湿阻:疏肝理气,运脾利湿——胃苓汤+柴胡疏肝散

(2)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

(6)肝肾阴虚:滋肾柔肝,养阴利水——一贯煎+六味地黄丸

2.变证

(1)黄疸: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甘露消毒丹

(2)出血: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3)神昏:清热解毒,醒脑开窍——清营汤+安宫牛黄丸


十、瘿病

1.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清肝泻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消瘰丸

4.心肝阴虚: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一贯煎


十一、脾心痛

1.肝郁气滞: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小柴胡汤

2.肝胆湿热:清利肝胆湿热——清胰汤+龙胆泻肝丸

3.肠胃热结:通腑泄热,行气止痛——大承气汤


第五章 肾系病证


一、水肿

1.阳水

(1)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2.阴水

(1)脾阳虚衰: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

(2)肾阳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真武汤

(3)瘀水互结: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五苓散


二、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韦散

3.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4.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

5.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

6.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三、尿浊

1.湿热下注: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

2.脾虚气陷:健脾益气,升清固摄——补中益气汤

3.肾虚不固

(1)肾阴虚:滋阴益肾——知柏地黄丸

(2)肾阳虚:温肾固摄——鹿茸补涩丸


四、关格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吴茱萸汤

2.肝肾阴虚,虚风内动: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杞菊地黄丸+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温阳固脱,豁痰开窍——急用参附汤+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一、急劳

1.气滞血瘀:行气活血,祛瘀消癥——膈下逐瘀汤

2.热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瘟败毒饮

3.痰浊凝滞:化痰散结,软坚散结——海藻玉壶汤+二陈汤

4.气血两虚:益气养血,扶正祛邪——八珍汤+三才封髓丹


二、髓劳

1.热毒壅盛,迫血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瘟败毒饮

2.肾阴虚: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左归丸

3.肾阳虚:温阳补肾,填精益髓——右归丸

4.肾阴阳两虚:滋阴济阳,填精益髓——桂附地黄丸


三、血证

1.齿衄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泻心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茜根散

2.鼻衄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3.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

4.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5.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槐角丸

(2)热灼胃络:清胃止血——泻心汤+十灰散

(3)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4)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6.尿血

(1)下焦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四、紫癜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

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


五、厥证

1.气厥

(1)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醒神——生脉饮、参附汤、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平肝潜阳,理气通瘀——羚角钩藤汤/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用人参养荣汤

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

4.食厥:和中消导——盐汤探吐去实邪,再用神术散+保和丸


六、消渴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

(1)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2)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

3.下消

(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


七、汗证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玉屏风散

2.心血不足:养血补心——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八、饮证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十枣汤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泻白散

3.溢饮-表寒里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宣肺化饮——小青龙汤

(2)脾肾阳虚: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内伤发热

1.阴虚:滋阴清热——清骨散

2.血虚:补益心脾,养血退热——归脾汤

3.气虚: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4.阳虚: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

5.气郁: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栀逍遥散

6.湿郁:除湿清热,宣畅气机——三仁汤

7.血瘀:养血活血,化瘀清热——血府逐瘀汤


十、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

(2)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

(3)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益气补肾——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血宁心——养心汤

(2)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冬汤

(2)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

(4)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

(5)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益气温阳——保元汤

(2)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汤

(3)肾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十一、血浊

1.痰浊内阻:化痰降浊——二陈汤

2.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降浊——血府逐瘀汤

3.脾虚湿困:益气健脾,化湿和胃——参苓白术散

4.肝肾阴虚:滋补肝肾,养血益阴——一贯煎


十二、肥胖

1.胃热火郁:清胃泻火,佐以消导——白虎汤+小承气汤

2.痰湿内盛:化痰利湿,理气消脂——导痰汤+四苓散

3.气郁血瘀:理气解郁,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4.脾虚不运: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防己黄芪汤

5.脾肾阳虚:补益脾肾,温阳化气——真武汤+苓桂术甘汤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一、痹症

1.行痹:宣痹通络,疏风止痛——防风汤

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

5.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

6.肝肾两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独活寄生汤


二、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经脉——二妙丸

3.脾胃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5.脉络瘀阻: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补阳还五汤


三、蝶疮流注

1.肝肾阴虚: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知柏地黄丸

2.热毒血瘀:凉血解毒,祛瘀消斑——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

3.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扶正祛邪——当归补血汤+增液汤

4.风湿痹阻:祛风除湿,通络止痛——蠲痹汤


第八章 癌病

一、肺癌

1.肺脾气虚:益气健脾,肃肺化痰——六君子汤+二陈汤

2.阴虚内热: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3.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清热化痰——四君子汤+沙参麦冬汤

4.气滞血瘀:理气化瘀,软坚散结——复元活血汤

5.痰热阻肺:清热化痰,祛湿散结——清气化痰汤


二、胃癌

1.脾气虚:健脾益气——四君子汤

2.胃阴虚:养阴生津——益胃汤

3.血虚:补血益气——四物汤

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附子理中汤+右归丸

5.热毒:清热解毒——清胃散+泻心汤

6.痰湿:化痰利湿——二陈汤

7.血瘀:活血化瘀——膈下逐瘀汤

8.肝胃不和: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柴胡疏肝散


三、肝癌

1.肝郁脾虚:疏肝解郁,健脾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热血瘀:养清肝凉血,解毒祛瘀——龙胆泻肝汤+下瘀血汤

3.肝胆湿热:清热利湿,消痞抑瘤——茵陈蒿汤+龙胆泻肝汤

4.脾虚湿困:健脾益气,利湿解毒——四君子汤+五皮饮

5.肝肾阴亏:养阴散结,凉血解毒——一贯煎


四、胰腺癌

1.热毒蕴结: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大柴胡汤

2.肝胆湿热:清肝利胆,祛湿降浊——茵陈蒿汤

3.脾虚湿阻:健脾和中,燥湿消痞——陈夏六君汤

4.肝阴亏损:养阴涵木,消癥散结——一贯煎+二至丸


2025年规培笔记预定:2025版本中医规培结业笔记接受预定

医心医考
康康老师中医考试分享号。 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自强不息,超越兼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