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虽不是洪水猛兽,但年龄小的不妨先试试这个方法!

文摘   2025-01-09 16:00   北京  

最近,在明星效应下,“生长激素”的应用再次引起了家长们的关注。之前也有很多家长问过我关于孩子是否可以打生长激素的问题,我的回答是,有需要的情况下是有必要打的,但是,想让孩子长高,第一件需要做的事绝不是打生长激素,我推崇的方式还是用最小的成本和代价来帮助孩子长高,就像我的长高方案里提到的 ,能用① ② ③ ④号方案,就不会选择 ⑤ ⑥号方案。
临床上生长激素主要用于治疗矮小症,家长不应忽视个体正常发育的差异,将其视为万能的“增高法宝”,当然医院也不会是家长想给孩子打就能打的。年龄小,可以先选择做半年身高管理,从促进生长和延缓骨龄“两条腿”走,看看效果。当然,生长激素作为一种药物,绝不是“洪水猛兽”,保证用药安全的关键在于是否对症。单纯为了孩子“长高个儿”而盲目追捧,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可能远大于收益。
关于身高的5个误区
“吃什么能长个儿”“能不能打生长激素”“孩子用不用补钙”一直是许多家长关注的焦点。孩子的生长发育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存在个体差异,家长不能要求他们严丝合缝地按照标准去生长,下面5个常见认识误区家长需要重视。
误区一:“父母身高完全决定孩子身高”
人的身高有60%-70%由先天遗传基因决定,剩余的30%-40%受到后天的营养、睡眠、运动、内分泌、心理及疾病等因素影响。所以,父母高的孩子也可能因为后天因素的阻碍,而没能发挥好先天遗传优势,达不到理想身高。
误区二:“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还有很大的发育空间”
女孩以乳腺发育作为青春期开始的标志,如果月经初潮来临,则表明已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男孩青春期开始的标志比较隐蔽,当出现变声、痤疮、长胡须或喉结时,往往已进入青春期的中后期。也就是说,没有变声、没来月经初潮,只能说明身高还可增长,但并不代表还有很多时间去发育,有的孩子身高突增高峰期已过。身高的两个快速增长期为婴儿期和青春期,一般女孩11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男孩13岁进入青春期,家长要抓住这两个长高的黄金时期。
误区三:“我的孩子是晚长”
所谓“晚长”在医学上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与其他青春期正常的孩子相比,身材较为矮小,但一般来说,其父母在青春期时也有“晚长个儿”的情况。要判断是不是真的晚长其实也容易,如果孩子的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且生长激素水平正常,则可视为晚长或体质性青春期延迟,但如果骨龄与孩子年龄相匹配,则提示孩子不属于晚长的情形。
误区四:“多吃就能长高,加上营养补充剂更管用”
孩子3岁以后调控生长的关键因素不只是营养,更重要的是生长激素分泌情况。所以,不能单从营养角度考虑孩子的身高问题。对于营养补充剂,如钙剂、各种维生素、特殊配方奶粉等,家长应理性看待,保证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均衡更重要。
很多家长问我市面上卖的BL-11益生菌是否有用,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据我了解,BL-11益生菌自身高产GABA(即γ-氨基丁酸),可以改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GH)分泌。相关试验表明,【BL-11】组在120小时内产生的GABA含量与对照组含量相比高出将近100%,远高于乳双歧杆菌B420、Bb-12、鼠李糖乳杆菌GG所产生的含量。

  BL-11益生菌能改善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调用。大量增加肠道菌群中可以促进营养代谢和抗氧化相关酶的功能基因,如番茄红素、胡萝卜素、辅酶Q10等,帮助儿童获得更充足营养物质,促进骨骼发育和大脑健康成长。

  促进维生素K2的合成转化,而维生素K2可以促进骨钙素的形成,化钙为骨;

  通过促进矿物质(钙、镁和磷酸盐)的吸收而增加骨密度;

  通过短链脂肪酸、胆汁酸、调节免疫系统因子,进而提高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长激素和生长因子IGF-1提供“源动力”,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为骨骼生长提供“原料”。
误区五:“只要骨骺线没有闭合都可以治疗”
骨骺是骨在发育过程中,骨两端软骨出现的骨化点。骨骺线闭合是指长骨两头骨骺线消失的现象,意味着机体已经失去自然长高的潜力。但是,不能认为骨骺线没有闭合就可以用生长激素治疗或疗效就好,因为年龄越大骨龄越大,对药物的敏感性就越差,同时体重的增加也会使药物剂量增大,治疗费用增加。所以,在满足临床指征的情况下,用生长激素治疗要趁早。
如果想要判断孩子的骨骺线情况,那最清晰的还是带着孩子去拍片,这样我们也能清楚的了解孩子还有多少的生长空间。通过骨龄检测情况,再制定具体的身高管理方案。


哪些孩子适用生长激素治疗
其实,人体原本就能分泌生长激素,它是一种由人体脑垂体前叶分泌的肽类激素,主要负责促进骨骼生长、内脏生长、蛋白质合成,以及帮助脂肪代谢。人在深度睡眠时会分泌生长激素,这对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有明显的增高作用。通常生长激素在人进入深睡眠后的1-2小时开始增加分泌,早晨苏醒前后一段时间仍处于高分泌状态,醒后30-90分钟分泌呈迅速下降趋势,于中午时分降至最低点。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生长激素药物主要是指重组人生长激素,简称生长激素。这种药物与人体自然分泌的生长激素结构非常相似,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生长障碍性疾病。在我国,生长激素的使用有明确的适应症,不是家长觉得孩子身高“不理想”就能用。根据临床指南,合理使用生长激素主要针对以下4类儿童。
1.生长激素缺乏症患儿 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生长激素最常见的适应症,由于患儿垂体前叶分泌不足,导致生长激素水平低下,从而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2.特纳综合征患儿 特纳综合征即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会导致女孩身材矮小,应用生长激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身高。
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儿 肾功能不全会影响孩子的生长激素分泌,因此补充生长激素可改善其生长。
4.小于胎龄儿 出生时体重或身高明显低于正常标准,且未能在两岁内达到正常水平身高的孩子,也可考虑使用生长激素。
如何看待生长激素的副作用
作为一种药物,生长激素的应用难免会引发一些副作用,从临床经验看,副作用产生的原因主要与生长激素给人体多个系统带来的影响有关。一方面的影响是代谢加速。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质合成和脂肪分解,这一加速的代谢过程可能会对胰岛素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胰岛素抵抗。另一方面的影响是水分潴留。生长激素能增加体内钠和水的潴留,这是引发水肿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个影响是内分泌紊乱,生长激素的使用可能干扰其他激素的平衡,如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的分泌。
那么,如何看待和应对生长激素带来的副作用呢?对于确需使用生长激素治疗的孩子,家长和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副作用和治疗效果,做到“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首先,需做到遵医嘱,定期监测。在使用生长激素治疗前,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孩子的身体反应。
其次,根据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副作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生长激素的剂量,甚至暂时停药以观后效。家长不必过分担心,很多生长激素的副作用都是可逆的,通过调整治疗方案就能减少或消除不良反应。
最后,家长的正确认识与配合非常重要。家长要对生长激素的副作用有正确认识,通过与医生的密切沟通与配合,及时报告孩子的不适症状,确保孩子在安全和有效的前提下接受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和监测,是可以将生长激素带来的副作用降到最低的。因此,对于确需使用生长激素的孩子,不可因噎废食,关键是要在“保证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之间找到平衡。此外,生长激素治疗没有明确的疗程,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且不等速的过程,需要考虑患者的骨龄情况和家庭经济承受力等。一般用药周期为6个月到一年,然后再根据疗效来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长高热门套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进入东儿商城

查看商品详情(按需购买)



身高是一条单行线

错过将无法改变

科学干预,助力孩子长高

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


蒋竞雄博士身高管理
国内儿童身高管理开创者蒋竞雄博士,关注公众号让孩子多一次长高机会。 代表书籍《长高不再是梦想》《儿童身高管理实用手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