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诺奖得主韩江:向世人祭献的一部“白色悼词”

文化   2024-10-10 19:56   北京  

 

2016年5月17日,北京时间清晨5点,世界三大文学奖之一的国际布克奖在英国揭晓。


这一年的奖项的归属比此前任何一次都更受到关注,因为这将是国际布克奖第一次颁给单部作品此前每一届奖项的颁发都只围绕着“终身成就”这一个议题。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等待,

这如此重要的“第一次改革”

将由哪位作家开启?

(图:布克文学奖)


毕竟当届的候选作,可以说全是大热门: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帕慕克作品《我脑袋里的怪东西》、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代表作《水死》、我国作家阎连科的《四书》,再加上“那不勒斯四部曲”终曲《失踪的孩子》等等……多本候选,部部都见真章。


(图:国际布克奖2016年长篇候选作)


直到评委会给出了这个答案:韩江


韩江,一位韩国作家。


一个让当时的世界文学感到陌生的名字;一个还不太被读者们熟悉的女作家;却接连打败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甚至拿下了国际布克奖的“第一次”。


她,到底是谁?


(图:作家韩江与获奖作)


你可能从来没听过韩江这个名字,但《素食者》,你也许知道。


“瞧瞧你这副德行,

你现在不吃肉,

全世界的人就会把你吃掉!”


书中的女主人公英惠,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子,相貌平平,着装一般,温顺、平淡。就像千千万万的传统妇女一样,英惠完美地扮演着平凡妻子的角色——料理家务,伺候丈夫。


然而,一场血淋淋的噩梦之后,英惠突然开始拒绝吃肉,甚至拒绝为家人准备荤菜,突然地变化让身边的人措手不及,随之来自丈夫、家庭、社会和人群的暴力,让她决定变成一棵树……


(图:《素食者》封面)


女性主义·暴力·孤独。


这是一部堪称把人类社会推向靶场的“撕裂之作”,韩江用自己独有的湿冷文风展现女性与社会之间的精神生态联结。


“我扒开眼前数不尽的肉块向前走去,

却怎么也找不到对面的出口。

身上的白衣服早已被鲜血浸湿了。”


这是一个“变态惊悚”却“诗意柔情”的故事,在韩江独有的笔触下,一场血淋淋的噩梦就此展开。但撕裂的痛苦背后,韩江也只是塑造了一个“不吃肉的女人”。


就这样,韩江带着自己写于2004年的旧作,正式宣告登上世界舞台。


(图:作家韩江 版权所有:Paik Dahuim)


《素食者》获奖之后,无数人期待着韩江还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的惊喜?


—— “我写的小说,都是一部小说提出问题,在下一部小说里回答。”


这是韩江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一部《素食者》,结束了我们如何在混有暴力和美丽的世界中坚持下来的探讨;


紧随而来的下一部小说《起风了,走吧》中,提出“我们该如何生活,而我们又能否做到”;


在之后的另一部小说《希腊语时间》里韩江讨论了我们真的按照意愿而活,应该展望哪个支点;


最后,以韩国5月光州事件为素材撰写的作品《少年来了》,则描写了在强烈暴力下,人们该如何走向人类的尊严。


(图:《少年来了》《希腊语时间》《起风了走吧》)

 

时间一年年流淌,经过了《起风了,走吧》、《少年来了》几部优秀作品,韩江逐步登上写作阶梯顶端,她一贯相承地继续着自己对人性内里的探索…


就在这时,她用一部作品对我们世界的本质发出了一声叩问:


《白》,就像一片弥漫的晨雾,悄然降临。


“韩语中的白色有“하얀”和“흰”两个形容词。有别于前者如同棉花糖一样的白,后者则凄凉地渗透着生与死。”

—— 韩江  


卓越的一系列成就之后,韩江带来了一部极难被定义的作品,《白》。而这一部,依然受到国际布克奖评委会的高度认可,再次入围奖项,奖史罕见:


“《白》是一部深刻而珍贵的作品,它的语言令人痛彻心扉,每个画面都令人魂牵梦绕,真实无比。一本了不起的书。韩江是个天才。”

——《光荣的异端》作者Lisa McInerney


“令人震惊的美丽文字……精致而瑰丽……对于纪念那些我们失去之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本书的反思极其精彩。”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


(图:《白》韩文版外封)


白》是一本极美的、散文诗般的“小说”,但它,更像是一份白色的悼词:

白是那个半月糕一样白皙、美丽的孩子。

白是一只收起翅膀躺在芦苇边的白色蝴蝶。

白是悄然无声、不悲不喜从天空降落的一万片雪。

白是时间在苍白的光芒里流逝。

白是我一生经历过的所有记忆。

白是易碎易毁、瞬间消失的美好事物。


提到白,你会想到什么 


故事的主人公“我”,曾有一位早早夭折的姐姐,“我”对她的记忆就是一个“半月糕般白色的孩子”。


这本书以对姐姐的追思为始,描写了63种日常中的白色事物。表达了那些我们对人生中最珍贵的、最洁净的、最单纯的事物的死去的哀悼。


——悼念生命中不可挽回之物,

也为所有应该铭记的死亡与灵魂点亮蜡烛。


在韩江笔下,你可以看到你想象得到、想象不到的一切“白”



 “雾”“雪”“盐”“哈气”“银河”甚至“粲然一笑”,都变成了不同维度下可被感知到的情绪


此时,晨雾笼罩着这座城市。

在这样浓雾弥漫的清晨,

这座城市的幽灵们会做什么呢?

他们是否会从屏息等待已久的大雾中走出来散步呢?


一旦下雪了,人们便会暂时停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望向飘雪。

当一片片雪花悄然无声地、

不掺杂任何喜与悲地从天而降,

当数以万计的雪花在顷刻间把街道染成白色时,

人们将转过头去,收回视线。


某个天气转凉的早上,我呼出了白色的水汽。

那是我们活着的证据,

是我们的身体保有温度的证据。

我们的生命,是一种以虚白且清晰的形态

散布于虚空的奇迹。


那些静谧的、撕裂的、温柔的、

压抑的、不可预知的、已经失去的……

随着一片片“白”,飘然落下…

(图:《白》简体中文版外封)


《白》究竟包裹着什么样的气息?


它就像初秋寒露时节的淡淡水汽,拨开一片弥蒙,你会看到那样单纯、不加一丝杂质的纯白之界。


当你跟随着一段段文字走进,人生长久以来对“白”的定义也许会被彻底颠覆,站在“白”中与自己对话,万千不同样貌的“白”在眼前展现。


(图:《白》简体中文版内文)


这是一部韩江的返璞归真之作,它毫不冗长,197页的最后,你可以看到作者韩江对于创作这部作品坚持的初心是怎样的纯净、安宁。


《白》,探讨的不只是韩江本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本质,也表达了在她心中人与人之间的本质、世界的本质、一切的本质 —— 终归于白。


精装版精致封面的一片白色羽毛,如此轻盈,却能在某个时刻,通过书中的文字,带给心灵猛然一击。


(图:简体中文版外封)


《白》目前已在全世界15个国家出版,广受讨论和好评。


而现在我们终于等来了简体中文版的首次出版。


《白》邀请您进入韩江的纯净世界。



—— “也许,我仍与这本书相连着。

在我摇摆不定、

出现裂痕或快要破碎的瞬间,

我会想起那些想要给你的白。

我从未相信过神,

但唯有这种瞬间,我会恳切地祈祷。”



# 作家简介

韩江(1970-),1970年生于韩国光州,现任首尔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随笔多部。二十五岁即斩获《韩国日报》优秀小说家奖,1999年凭中篇小说《童佛》夺得韩国小说文学奖,2000年荣获韩国文化观光部今日青年艺术家奖称号,2005年以中篇小说《蒙古斑》荣膺李箱文学奖桂冠。2016年凭借小说《素食者》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亚洲作家。2018年凭借新作《白》第二次提名布克国际文学奖,又凭借《少年来了》入围国际IMPAC都柏林文学奖决选短名单。其作品从更为根源的层面上回望生活的悲苦和创伤,笔墨执著地袒护伤痕,充满探索的力量。2024年10月10日获诺贝尔文学奖。






原鄉書院
高品位的文学家园——重情怀的综合读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