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张居正,看郭子仪,看于谦,看吴起,准备开一个系列,讲讲这些历史上为帝国续命的人,人生中的起起伏伏。
吴起出生在战国初期卫国,家境殷实,自幼立志高远,希望成为国家社稷的中坚。
少年吴起为了在政治上求得发展,曾到处奔走寻找门路,花了不少钱,弄得倾家荡产,也没得到一官半职,遭到乡人的讥笑、诽谤。吴起为此气愤不过,杀了诽谤他的三十多个人。在临逃走时,他对母亲发誓说:“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离家出走之后,吴起拜当时孔子门生之子曾申为师。
后来母亲去世后,吴起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他不孝,不配做儒家的门徒,跟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此后,吴起弃儒学兵。
吴起学成后,投奔鲁国,鲁元公在与齐国之战时想重用吴起,但吴起妻子是齐国人,鲁元公担心这样的裸官靠不住,吴起知道后,为了能建功立业,杀掉了自己妻子,向鲁元公表忠心。鲁元公大喜,任命吴起为将军,大败齐军,从此吴起的能力闻名天下。
做吴起的家属不易,老娘死了不去奔丧,为了发迹杀死自己老婆,在现在的标准看来,简直是丧心病狂,缺乏人性。可按当时的标准看,这是个狠人,能干大事。
吴起运气不好,刚刚获得鲁国的重用,鲁国发生剧烈的派系斗争,为了自保,吴起奔走到了魏国投靠魏文侯。
魏文侯问自己的幕僚,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幕僚说吴起的缺点是好色,但这个人有两把刷子,论带兵打仗,天下无双。
于是魏文侯重用吴起,吴起也不负使命,用战场上一次次巨大的胜利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最著名的一次战役,用5万士兵大胜秦军50万人,一战封神。
历史上记载,吴起前前后后打了72次大战,赢了64次,其余几次不分胜负。这个战绩,麦克阿瑟见了都要喊声爷爷,说是战神一点都不夸张。
到了魏武侯时,对吴起更加恩宠,放手让吴起搞改革,在吴起的调理下,魏国逐渐国运昌隆。
虽然吴起能力非常牛逼,但毕竟是空降兵,取得这样的成绩,难免会招致本土派的嫉妒,担心这么下去,自己会失势,这其中又以魏相公叔痤为主。
公叔痤的幕僚献策:吴起是个耿直男,性格又很清高,咱们设个局,一定能做掉他!
公叔痤一拍大腿,这果然妙得很,于是跑去向魏武侯说,吴起这种举世奇才,我们一定要重用他,而且要想办法留住他,留住他最好的方式是大王您把女儿许配给他。如果他答应,说明吴起是和咱们一条心的,如果他不答应,估计他还想跳槽,这样的人才,咱们如果用不了,跑到其他地方对我们恐怕是个祸害。
魏武侯觉得有道理,于是准备赐婚给吴起。
公叔痤这边宴请吴起在家做客,席间自己老婆各种作妖,不给公叔痤一点面子,差点当着吴起的面暴打公叔痤,公叔痤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宴席结束公叔痤送吴起到门口,难掩落寞,说兄弟对不起啊,这个老婆今天让你见笑了,她是大王的大女儿,咱得罪不起,这些年我在家里活的不像个男人,不过长公主还算好的,她那个妹妹可是比她妖孽100倍。
吴起想想被自己捅死的妻子,莫名的对公叔痤产生了巨大同情。
没过多久,魏武侯赐婚的旨意传到了吴起这里,吴起想到公叔痤的遭遇,心想如果把这祖宗娶回家,这下半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于是婉拒了这门婚事。
魏武侯一看,吴起果然是有其他想法,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既然我们魏国用不了这样的人才,那就把他做了吧。
消息传到吴起这里,吴起连夜跑路到了楚国。
楚王雄心勃勃,遇到吴起,简直就是瞌睡有人送过来枕头,于是任命吴起为国家总理兼军委主席,开启一系列变革。
吴起有楚王的信任支持,把改革搞得有声有色,我们能想得到要改革的,吴起一个都没落下。
取消爵禄、淘汰官员、削减俸禄、反腐纠风,各种雷霆手段,痛击积弊。
虽然得罪了很多人,但楚王一直在背后鼎力支持,一次次出来为吴起站台,说吴起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谁不听吴起的话就杀了谁。
在吴起的改革下,楚国国力大增,组织氛围焕然一新,兵强马壮,强势崛起。
正当国家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之际,楚王突然暴毙了。
没有了楚王的加持,吴起成了孤臣,在楚王葬礼上,被曾经得罪但没清除掉的大臣们围攻。
这些政敌都想把吴起剁碎,但又没人敢上前挑战这个战神,于是马仔们开始用弓箭射吴起。
吴起逃到楚王的尸体前,奋力包住楚王,可是射来的箭像夏天的暴雨,最后把吴起和楚王都射成了刺猬。
新帝继位后,以伤害先王尸体的重罪,判在场所有人死刑,并收回这些人的资产和封地。
没了靠山的吴起,在临死前,哪怕手无寸铁,还是用计策把这些政敌全部干死了。
其实吴起不光是带兵打仗猛,论玩权谋,在座的也都是垃圾,只是英雄以国家社稷为重,用阳谋不用阴谋,用人不问出处,调整人没肃清遗毒。
后世以吴起为鉴,树德务滋,除恶务本。
吴起先后为三个帝国续命,而自己身死他乡,难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