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朋友在评论区和后台聊什么时候楼市能回暖,讨论什么时候置业才是最好的抄底的机会。
今天写一篇短文,简要的说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不一定对,仅供朋友们参考。
一句话概括,什么时候抄底好,越晚越好,未来几年,国家大的政策导向是房地产软着陆,慢慢跌,把水分和泡沫挤干净,回归到人民能安居乐业的状态。
之前房地产绑架了国家经济,老百姓买一套房子,要掏空家庭六个钱包,而且年轻人要20年-30年被一套房子的房贷套牢,这在当时大搞基建的时代背景下,算是人民为国家建设做了贡献,但现在基础设施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房子也够人民住了,房地产市场逐渐变成了金融投资品,偏离了居住的属性和价值,整个国家的资金涌入楼市,前几年还造成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怪相。
历史上这种情况只有两个结果,软着陆和戳穿泡沫。
简单点说,软着陆是一套500万的房子,每年跌10%,跌8年,跌到大概225万元;戳穿泡沫的方式是500万直接干到225万,这种情况很难,会出现大面积踩踏,可能最后50万都没人买。
比较理想的就是软着陆。
想软着陆不是让他慢慢跌,房地产市场很奇怪,如果它不涨,就会迅速跌,所以软着陆就不能让它自由落体,如果发现跌的快,还要赶紧出政策救市,否则刹不住车。
理解这个,就知道为什么国家出台降低利率、降低购房资格,降低首付这些刺激政策,是担心楼市一泻千里,出现踩踏的情况。
软着陆好处很多,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大家对未来的预期不一致,有人看得懂,有人一直还在猜会不会突然像2008年一样暴力救市拉起来,担心自己又被甩下车。
担心这个,还不如把精力花在如何挣钱上,未来很多资产都会贬值,手上有现金是王道。
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各个行业的产品,现在都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多挣钱,多攒钱,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想买的东西都变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