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今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明年至少生产5万台,后年至少50万台!!

文摘   2025-01-10 07:08   山东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公众号“Robot猎场备忘录”运营团队(12月整理)原创报告(共195页)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备注“称呼+所在公司+职位”或者“已加入星球”(非备注,不添加);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正文:

特斯拉CEO马斯克立新年(2025)Flag!

2025年1月8日,在CES2025上,马斯克通过视频直播方式接受营销公司Stagwell CEO访谈,访谈中讨论了AI和自动驾驶技术、人形机器人的新进展。

谈到人形机器人Optimus,马斯克表示:Optimus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形机器人,它的手有22个自由度,看起来和感觉都像人类的手;我们的目标是今年(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初期将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测试;假设一切顺利,明年(2026年)我们将实现10倍的产量,既明年目标生产5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然后在2027年再增加10倍,既至少50万台(小编视角:2025年至少生产5000台)

本次马斯克立的Optimus生产Flag明显高于往日。

2024年6月,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马斯克首次明确提及Optimus生产目标,计划在2025年实现Optimus机器人的限量生产,并预测,至2025年底将有超过1000台,或者几千台Optimus 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各个岗位工作;2024年7月22日,马斯克在X平台上表示:公司计划于明年(2025年)实现Optimus机器人的限量生产,但初期产量较低,仅供特斯拉内部使用,预计在2026年实现大规模生产,以供其他公司使用。

2024年三季度有关特斯拉Optimus都是负面消息,马斯克也逐渐释放一种信号,Optimus将优先落地在ToC家庭场景,逐渐淡化Optimus优先落地在特斯拉生产车间计划以及商业化时间;2024年9月,甚至有详细透露特斯拉人形机器人Optimus目前已经生产数百台,单台造价超10 万美元,但还不到可以上产线工作的状态,目前只能用来采集数据、测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并透露,若人形机器人团队在今年内拿不出有意义的突破—Optimus能上产线完成部分工作,就裁员。

但2024年四季度以来,特斯拉Optimus技术迭代、量产进展明显加速;随着本次马斯克最新声明,明显可以看到Optimus进展已高于预期。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特斯拉Optimus最新部分进展(2024年四季度):

10月11日,Optimus在特斯拉以“We,Robot”为主题的发布会上惊艳亮相后,就饱受质疑,海外网友一致认为大部分互动是基于teleoperation实现,舞蹈是Pre-programmed动作(小编也是其中之一,实在是太智能!)。


2024年10月17日,可能为打破外界质疑,特斯拉在X账号上分享了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并配文“自主运行”,视频展示其强大自主能力。

视频中,Optimus在AI驱动下:

  • 可自主探索未知的空间,并利用在其计算机上运行的神经网络,自主避开人和障碍物(在10月11日发布会上,Optimus有在户外实地展示,自主步行、避开路人并与路人互动,打招呼);
  • 依托特斯拉汽车一致纯视觉方案,可随时捕捉外界环境特点,自主识别复杂环境进行决策、规划和行动,同时,多个Optimus可共同构建对周围环境的共享认知和记忆;
  • 可定位和导航到最近的充电站,自主完成充电;充电完成后,自主回去工作;
  • 可承载较大的有效载荷,如11KG电池托盘;同时实现自主规划路线,搬运至多个目标点而不过热;
  • 通过神经网络自主学习,可自主跟人互动,并根据人的需要,自主分发商品(在10月11日发布会上,Optimus有在户外实地展示
  • Optimus还首次展示其爬楼梯能力,运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特斯拉同时强调:这些新技能都是由Optimus上嵌入式计算机上实时运行的单个神经网络学习到的。

2024年10月24日,特斯拉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表示:“我们拥有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同时表示:我们也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所有必要条件的公司,因为其他公司缺少人工智能大脑,缺少真正实现大规模量产的能力;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视频演示,但缺乏本地化的人工智能,无法将生产规模扩大到非常高的数量。并进一步表示:我们将继续扩大我们的人工智能训练能力,以满足FSD和Optimus的需求;目前,我们并不受限于训练算力。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马斯克: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能力的公司

    2024年11月7日,马斯克在X平台表示:“Optimus 已经在工厂里执行一些任务,其能力范围正在迅速扩大;迄今为止,最困难的部分是改进Optimus的设计,使其易于制造和构建复杂的供应链,以便能够大批量生产。

    2024年11月20日,马斯克边玩游戏边接受采访,涉及AGI、人形机器人Optimus、猫女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谈到Optimus时表示:Optimus将真正开启下一阶段的技术突破,各种皮肤随便换(“You'll be able to skin Optimus in a white, you know, pretty much anything”)等等。

    2024年11月28日,特斯拉Optimus】在X平台官方账号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接球演示视频(远程遥控),展示其新一代手臂和灵巧手,具备22自由度的新一代灵巧手正式上线。Optimus团队负责人Milan Kovac进一步表示:特斯拉很快就会制造出配备新灵巧手的机器人(不禁让人揣测:Optimus Gen3要来了?)马斯克随后表示:我们只是在这里测试驱动和传感器系统;轻松移动,将AI视觉与手臂驱动连接起来,实现自动抓取,将于下个季度完成。

    2024年12月10月,【特斯拉】机器人团队在X平台再次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最新视频,展示其在复杂地形行走能力。

    Optimus团队负责人Milan Kovac进一步补充:Optimus并没有使用视觉系统,完全依靠自身的平衡能力来应对复杂地形,只有其他机载传感器被一个运行在嵌入式计算机上的神经网络处理,该网络的运行时间大约为2~3毫秒。

    完全可媲美人手的灵巧手;极低的VR远程遥控延迟(可见系统强大),非自主运行好像也没有太大问题,同时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招聘C++软件工程师负责远程遥控系统开发,目前大多数Robotaxi后台都配备远程遥控员,以应对特殊场景;值的注意的是,目前Optimus还没有接入Grok大模型;如此进展,完全有理由相信特斯拉在2025年能够将Optimus推向市场,并真正执行有用的工作。

    2024年6月13日,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首次谈到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原型很容易,批量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并表示:特斯拉拥有生产能力、工程能力以及人工智能硬件和软件能力,将成为人形机器人域的领先者。

    同为车企且沿袭特斯拉Optimus技术(与车辆技术同源)和商业化路线(优先落地自家车间)的[小鹏汽车]于11月6日小鹏AI科技日上,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小鹏Iron;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演讲中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

    500亿?这让一众初创公司怎么玩。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AI+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系统性学术+工程问题,远期AGI的物理世界载体;落地卡点主要在大脑/小脑缺乏数据及算法工程实践,而限制泛化能力,硬件方案已有历史基础,未来主要围绕鲁棒性、量产工艺等优化。

    国外科技大厂早已布局具身智能大模型方向研究(如谷歌、英伟达等);现阶段来看,国内相较于国外,在具身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领域的差距仍然较大,无论是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还是仿真器,这些关键技术主要掌握在OpenAI、英伟达、特斯拉等海外巨头手中;值的注意的是,国内大厂并没有针对人形机器人推出专门大模型,可以理解为目前国内没有一个团队真正从机器人出发,去做适配具身智能的大模型。

    目前绝大多数人形机器人本体初创企业走分层端到端大模型路线,依托科技大厂多模态通用大模型赋能,自研操作小模型;并且大多数人形本体初创公司在AI层面投入极少;随着人形机器人前景逐渐明晰,这些有钱、有技术的科技大厂怎会甘心做供应商和投资者身份入局,亲自下场造人将会是终局。

    2025年1月7日,【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在CES2025大会上进行开幕主题演讲,演讲最后,黄仁勋与14家合作伙伴旗下14台人形机器人同台亮相,值的我们想一想,这14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核心壁垒、核心技术优势是什么?

    小编往期文章:2025年,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就有提到2024年以国外人形机器人掀起人形机器人热潮开始,也将由国外人形机器人实现初步商业化或看到商业化曙光为终止;并提出一个观点人形机器人终是巨头的游戏,绝大数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企将倒在商业化进程中;同时有提到一个观点:若众多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对于初创公司绝对是毁灭性冲击。

    如今,国外顶尖科技大厂已开始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初创企业将何去何从?

    ... ... ...

    接下来,详细介绍国外头部人形机器人于四季度至今取得的产品迭代和商业化进展;并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扫码加入星球,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2025年,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终是巨头间的博弈)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注: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交流学习

    ——

    近期精选文章:

    1、黄仁勋:人形机器人在内,仅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马斯克:YES!!

    2、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3、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商业化卡点梳理

    4、自动驾驶行业精英,正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5马斯克:相较于软件算法,本体结构设计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关键!!

    6、投具身智能大模型还是人形机器人本体,资本面临两难抉择

    7、马斯克惊叹!消费级机器人有望在2025年掀起融资潮

    8、2025年,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

    9、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选落地场景梳理!

    10、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创始人离职!千台量产能否如约完成?

    11、人形机器人构型之争:五指灵巧手 or 夹爪,双足 or 轮式

    12、浅谈,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13、北京、上海,争当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第一城”!

    Robot猎场备忘录
    ☆机器人领域行业资讯/求职/面试/随笔........ ☆机器人领域猎头行业从业者 ☆专注机器人领域人才招聘与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