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商业化再获重大突破!但量产能力仍旧存疑

文摘   2025-02-04 08:00   山东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公众号“Robot猎场备忘录”运营团队(12月整理)原创报告(共195页)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备注“称呼+所在公司+职位”或者“已加入星球”(非备注,不添加);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正文:

2025年1月30日,全球估值最高(26亿美元估值)的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创企【Figure AI】公布最新商业化进展:公司再拓新客户,新客户为美国最大公司之一。

2025年1月30日,创始人Brett Adcock在X平台发文:我们的最新客户是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它使我们有潜力实现大批量出货-这将推动成本降低和人工智能数据收集;我们相信,在未来四年内,两家客户将能够生产出10万台机器人。

2024年12月20日,[Figure AI]已依托旗下人形机器人产品Figure 02正式实现创收(获得客户付费)。

  • 12月17日,创始人Brett Adcock在X平台发文:首批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已抵达商业客户现场,它们正在连接网络并接受检查。

  • 12月20日,创始人Brett Adcock在X平台再度发文:Figure AI 正式成为一家创收公司,本周向客户交付的Figure 02,目前已正式执行工作任务。

  
  

不出意外,Brett Adcock提到的客户应该是宝马。

2024年11月19日,公司发布公司与汽车巨头【宝马】最新合作进展,旗下人形机器人Figure 02在生产线上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机器人组成自主舰队,依托端到端技术,速度提高了400%,执行任务成功率提升了七倍;同时表示,机器人每天进行1000多次操作训练,并随着部署更多机器人,将收集更多数据来改进AI模型。

目前来看,实际交付要比预期交付时间有所提前。Brett Adcock曾于11月接受访谈时表示:与宝马的作非常顺利,试点取得了成功,Figure 02 机器人将于2025年1月份永久入驻宝马工厂,明年初会将 Figure 2 推广到多个客户。

同时表示,公司制造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正在建造自己的生产设施,并组建了一支制造团队,专注于大规模生产,并且将在 2025 年初迁入公司新的生产基地,开始阶段,我们会以非常理性的方式进行制造(外包);同时表示,Figure 01和Figure 02都不是为了大规模生产而设计,Figure 03时将实现大规模量产;Brett Adcock还回复了诸多问题(AI大模型、算力、商业化场景及落地时间、特斯拉等等)

注:[Figure AI]创始人Brett Adcock近期访谈内容,前往“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查看

小编早期(9月)文章:具身智能领域初创公司,最好结局可能是被收购中,提到一个观点:特斯拉后续会是头部,后续也会有初创公司跑出,但对于国内或者全球大多数初创公司最好结局是被科技大厂收购。

整体而言,对于人形机器人创企来讲,生产出人形机器人本体并不难,通过战略合作、实现营收也不难,难在批量化生产和实现场景真正、有效应用;现阶段,全球范围内已有多家创企通过自家人形机器人产品(仅限双足和ToB场景)实现创收,包括优必选、Apptronik、Engineered Arts、Agility Robotics等。

正如马斯克在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所说,对于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原型很容易,批量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

股东大会上,马斯克提到初创公司难点(总结):1)大量0-1设计,包括电机、变速箱、传感器、电力电子设备;2)需要顶尖的工程师以及技术积累;3)需要高效、节能的推理计算机;4)需要强大的AI能力;5)需要非常擅长大规模制造。

小编往期文章:2025年,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中有提到人形机器人终是巨头的游戏,绝大数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企将倒在商业化进程中。

如今,2024年已经结束,人形机器人入局者已从最初的创业派为主、产业派和科技大厂战略入局变为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产业派和科技大厂争相高调官宣入局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科技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有优势也有劣势;正如小编所说: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复杂的AI+机器人+自动驾驶的系统性学术+工程问题,各类要素缺一不可。小编往期文章: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商业化卡点梳理有从AI、算力、数据、工程化能力、制造能力、整合能力、资金等层面分析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

随着时间推移,目前更加验证往期看法,目前人形机器人领域创业潮有种回到2016自动驾驶赛道创业大潮,而复杂程度甚至却远超自动驾驶。

一位接触过特斯拉团队的投资人说,整个自动驾驶需要面临的技术复杂度还远不如人形机器人的一只手。

2024年11月6日,小鹏AI科技日上,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演讲中表示,做AI机器人比AI汽车更难,集成度要求更高,没有500亿投入做不好AI机器人。

目前,被誉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元年”的2024年,实际年初市场预期工厂真正落地在年末看来似乎有所滞后;人形机器人落地场景无外乎ToB、ToC和ToG,目前人形机器人也仅在ToG科研院校场景落地;以科研和场景训练为目的采购人形机器人,由于对泛化能力要求不高,人形机器人已在科研院校实现落地;基于先发和生产能力优势,宇树科技旗下Unitree H1已成为全球科研院校和AI公司优选产品,去年下半年公司已全球发货;若论双足人形机器人本体出货量,宇树科技应该是现阶段王者,累计出货量已达百台;但更像是把人形本体作为整体硬件出售,院校或者AI企业进行算法层面研发,而本体公司并没有产生真正技术层面突破。

但由于ToG市场远小于ToB、ToC市场,更多是融资能力不强的初创公司首选落地场景;大多数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更侧重于ToB、ToC市场。全球市场,针对ToB、ToC市场,目前并没有实现商业闭环;除了[Agility Robotics]外,还没有真正实现商业化的双足人形机器人机器人公司(不包含在科研院校落地的人形本体公司);商业化走在前列的,也大多都在小数量战略合作和数据采集阶段,虽然实现创收,但并没有能够实现批量化交付;随着众多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对于初创公司绝对是毁灭性冲击。

国内拥有最多具身智能领域初创公司,并有机构统计:过去一年,几乎每周都会诞生一家新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业界将这一现象称为:用泡沫催生一个行业的繁荣,从厮杀中诞生行业强者。

.. ... ...

接下来,小编从人形机器人企业产品(进展)、硬件设施(生产能力)、产品落地场景、企业官方宣布量产时间、实际商业化进展、具身智能大模型技术等方面,盘点全球(含国内)人形机器人企业现况以及国内人形机器人发展乱象;从算力、软件算法、数据、硬件(核心零部件)、工程化等多层面,详细盘点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卡点。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扫码加入星球,查看完整版文章埃隆·马斯克首谈人形机器人创企:原型很容易,但生产很难,甚至不可能(全球创企量产能力浅析)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注: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交流学习
注:2025新年特惠:可先添加星主微信(微信号:lietou100w),备注“计划加入星球”,VX红包支付,可享受星球会员费用9折优惠;同时也方便拉入专属微信群。

——

近期精选文章:

1、马斯克、黄仁勋共同“打响”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第一枪!!

2、科技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初创企业该何去何从?

3、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商业化卡点梳理

4、自动驾驶行业精英,正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5、自动驾驶都没搞定,有资格做人形机器人?

62025年,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

7、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先落地场景梳理!

8、投具身智能大模型还是人形机器人本体,资本面临两难抉择

9、马斯克:相较于软件算法,本体结构设计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关键!!

10、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动态亮相,「小米」、「小鹏」皆难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

11、大厂高管疯狂涌入、爆火CES,具身智能陪伴机器人赛道迎来“爆发期”!!

12、马斯克惊叹!消费级机器人有望在2025年掀起融资潮

13、浅谈,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Robot猎场备忘录
☆机器人领域行业资讯/求职/面试/随笔........ ☆机器人领域猎头行业从业者 ☆专注机器人领域人才招聘与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