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全新格局!!

文摘   2025-02-03 15:11   山东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公众号“Robot猎场备忘录”运营团队(12月整理)原创报告(共195页)

说明:欢迎约稿、刊例合作、行业人士交流行业交流记得先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后添加(微信号:lietou100w)微信,备注“称呼+所在公司+职位”或者“已加入星球”(非备注,不添加);若有侵权、改稿请联系编辑运营(微信:li_sir_2020),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

正文:

被誉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元年”的2024年,实际落地远不如预期;目前人形机器人也仅在ToG科研院校场景落地;全球市场,针对ToB、ToC市场,目前并没有实现真正商业闭环;不禁让人怀疑,人形机器人赛道真的有未来?

随着[英伟达]和[特斯拉]两家公司创始人在CES2025上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发言,再一次勾起市场、大众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前景无限遐想。

春节快乐,这是假期期间小编分享团队2024年度发布的精选原创文章第八篇,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在2025年迎来全新市场格局。

不同于2024年,2025年开年,国内具身智能赛道企业先迎来融资潮,大额融资频现,分别为:

  • 1月7日,人形机器人本体公司【傅利叶智能】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

  • 1月7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智平方】完成数亿元Pre-A轮战略融资;

  • 1月7日,“小米系”具身智能大模型初创公司【小雨智造】完成A+轮融资

  • 1月7日,【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完成A轮融资;

  • 1月9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西湖机器人】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 1月15日,德国知名AI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公司【Neura Robotics布完成1.2亿欧元融资(约合9.3亿元人民币);

  • 1月23日,具身智能大模型(侧重决策大模型)初创公司【北京千诀科技有限公司】连续完成数千万元天使+和天使++轮融资;

  • 1月29日,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初创公司【Skild AI】有望获得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领投的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将达到40亿美元(约290亿元人民币),目前谈判仍处于初期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在交付层面也在1月份迎来较大突破,如智元机器人第1000台通用具身智能通用机器人下产线,乐聚机器人完成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等。

当然,2025年开年最大的看点还是全球科技盛会CES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1月7日,CES2025正式开幕,若用一个词总结本年CES展会主题,那就是“AI”,满场皆是“AI”标识,智能家居、智能眼镜、VR、机器人等,成功诠释万物皆可AI,AI大模型无处不在,作为AI领域仅次于大模型的次顶流具身智能,众多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最靓的“仔们”。

全球科技大厂入局具身智能赛道的典型代表:[英伟达]和[特斯拉];[特斯拉]被称为人形机器人赛道引领者,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更是行业标杆;[英伟达]从芯片和中间件层面入局,核心目的是打造底层开发生态,成为具身智能领域当之无愧最强“卖铲人”。

被誉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元年”的2024年,实际落地远不如预期;目前人形机器人也仅在ToG科研院校场景落地;全球市场,针对ToB、ToC市场,目前并没有实现真正商业闭环;不禁让人怀疑,人形机器人赛道真的有未来?

随着[英伟达]和[特斯拉]两家公司创始人在CES2025上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发言,再一次勾起市场、大众对人形机器人未来前景无限遐想。

1月7日,芯片巨头、AI时代“卖铲人”和最大受益者、全球市值第二高【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进行CES开幕主题演讲,表示:“通用机器人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智能体AI之后,AI的下一个前沿就是物理AI”;针对人形机器人赛道,英伟达推出开源、允许商用的世界基础模型开发平台Cosmos和合成运动生成的Omnvierse Blueprint

1月8日,同在CES2025上,世界首富、【特斯拉】创始人兼CEO马斯克马斯克通过视频直播方式接受营销公司Stagwell CEO访谈,谈到人形机器人Optimus,表示:Optimus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人形机器人,它的手有22个自由度,看起来和感觉都像人类的手;我们的目标是今年(2025年)生产数千台Optimus,初期将在特斯拉工厂进行测试;假设一切顺利,明年(2026年)我们将实现10倍的产量,既明年目标生产5到10万台人形机器人;然后在2027年再增加10倍,既至少50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已有不少媒体透露英伟达要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而本次演讲中黄仁勋没有提到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计划,并不断重申公司以“卖铲人”定位。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024年12月3日报道,英伟达已接触多家台湾机床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商,目标包括征求关键零组件的技术与规格,并探索合作企业加入其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可能性。甚至有消息称,英伟达正考虑在台湾设立组装基地。业内预计到明年,这一计划将逐渐明朗,并启动相关产品认证流程;未来,英伟达不仅计划打造高性能人形机器人,还将目标延伸至专业型机器人领域。

2025年1月3日,电子业巨头鸿海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鸿海正与英伟达合作,采用后者的软件技术和硬件平台,在中国台湾南部的高雄市研发专注于服务场景的人形机器人

2024年12月,花旗集团GPS部门曾发布机器人报告The Rise of Al Robots:Physical Al is Coming for You指出: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总数将达到1330万(2030年100万),到2050年将增至6.48亿,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美元(2035年可以达到2090亿美元)。

注:报告详细解读(中文翻译版)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查看

万亿美元市场,人形机器人广大未来前景不言而喻。

全球顶尖科技大厂(谷歌、OpenAI、微软等)以及国内科技大厂(阿里、百度、腾讯等)往日都以大模型技术赋能海若投资方式入局,大模型决定了人形机器人泛化能力,是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核心壁垒;目前绝大多数人形机器人本体初创企业走分层端到端大模型路线,依托科技大厂多模态通用大模型赋能,自研操作小模型;并且大多数人形本体初创公司在AI层面投入极少;随着人形机器人前景逐渐明晰,这些有钱、有技术的科技大厂怎会甘心做供应商和投资者身份入局,亲自下场造人将会是终局。

如今,2024年已经结束,人形机器人入局者已从最初的创业派为主、产业派和科技大厂战略入局变为以汽车主机厂为代表的产业派和科技大厂争相高调官宣入局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

小编往期文章:2025年,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有提到一个观点:若众多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对于初创公司绝对是毁灭性冲击。

现阶段,[华为]是国内入局具身智能赛道佼佼者,并有意沿袭[英伟达]路线;[小鹏汽车]、[小米]作为车企,切入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沿袭[特斯拉]路线。

接下来,小编将详细盘点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全球科技巨头/大厂(谷歌、英伟达、微软、OpenAI、特斯拉、华为、阿里、腾讯等)现阶段产品进展、全球初创公司(PI、Skild AI、Covariant、有鹿机器人、X Square等)介绍及产品进展、人形机机器人本体厂家与科技巨头/大厂合作现状以及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现状:

华为:国内科技大厂入局典范,全方位切入

华为多年前就有涉足机器人领域,2017年,华为就与爱丁堡大学、软银签订协议,围绕AI+机器人开展研发,随后陆续在控制系统、巡检机器人、机器人安全防护等相关领域注册专利;

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可追溯到2022年:

  • 2022年4月,与达闼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机器人应用领域技术攻关、行业应用等创新合作,共同推进人工智能和云端机器人产业发展。

  • 2023年6月,华为全资成立了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7亿元,但经营范围没有涉及人形机器人相关事项。

  • 23年9月,华为云首席产品官介绍华为云机器人平台:类似华为汽车发力方向是车机,并不直接自己下场做机器人,而是为企业提供华为云机器人平台,助力企业制造开发、集成以及使用机器人。

  • 2023年11月,乐聚机器人宣布,推出首款基于开源鸿蒙的KaihongOS人形机器人KUAVO(中文:夸父)

  • 2024年3月15日,华为云与乐聚机器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探索“华为盘古大模型 + 夸父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这是华为云合作的首个人形机器人企业。官方表示,华为云推出的盘古大模型具备强大的语义理解、动态规划、多模态信号理解等能力,将为人形机器人大模型的开发提供智能化决策基础。

  • 2024年4月,乐聚机器人在全网发布了一段人形机器人参与家庭劳动的视频,视频中,机器人走进家庭,通过强化自主学习能力,成功完成了洗衣、浇花、插花以及晾衣服等家务任务。

  • 2024年6月21日,华为开发者大会(HDC 2024)上,华为云CEO张平安宣布了华为盘古大模型5.0的正式发布;这一全新升级的AI大模型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个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标志着华为在构建人工智能领域的另一极。

大会现场,搭载华为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乐聚」升级版人形机器人“夸父”惊艳亮相,通过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使得“夸父”在智能化、泛化能力上得到了显著提升。

目前,双方正基于华为云的算力和AI能力,赋能人形机器人大脑,同时基于乐聚本体设计和运动控制能力,对机器人小脑和肢体的研发工作展开持续攻关。双方的目标是开发出一系列高效的pipeline,打造出可复制且广泛适用的人形机器人产品及具身智能整体解决方案,并共同构建人形机器人的标准数据集、系统和工具链。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大会上表示除了人形机器人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还可以赋能多种形态的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让它们帮助人类去从事危险和繁重的工作正如大家所期望的让AI机器人帮助我们去洗衣做饭扫地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看书写诗作画

随着大模型赋能,原有以实现商业化落得的机器人产品,如工业机器人,企业应该获利颇丰,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通过大模型赋能,开拓更多应用场景。

本次华为盘古具身智能大模型亮相,对于国内人形机器人市场冲击绝对不亚于当时芯片巨头「英伟达」于GTC大会上,针对人形机器人领域所推出的大模型(GROOT)+开发平台(Isaac Lab)+算力(Jetson Thor)组合套装对国外人形市场冲击,想必后续华为也会推出类似「英伟达」的组合套装。

  • 2024年6月24日,设立首个跨省级创新中心平台一华为(西南)数字机器人创新中心(去年10月开始筹备),该中心自运行至今已在20多家标杆企业中,落地80多个场景化机器人。

  • 2024年11月15日,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宣布正式运营;据介绍,创新中心将整合华为2012先进制造实验室、2012伦敦研究所等各部门具身智能相关能力,聚合华为具身智能产业核心资源,建设具身智能基础实验室;联合龙头企业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依托华为软硬件、应用生态伙伴等,打造全球具身智能产品技术交易旗舰平台。现场并与乐聚机器人、兆威机电、深圳市大族机器人、墨影科技、拓斯达、自变量机器人、禾川人形机器人等16家企业签约合作备忘录。

    有关首批16家合作企业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华为入局具身智能,首批16家合作机器人企业梳理

  • 2024年12月3日,华为于2023年6月成立的机器人相关全资子公司【东莞极目机器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8.7亿元增至38.9亿元,增资30.2亿,华为仍旧全资参股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风口引领者,唯一一家真正技术自主可控入局者


2024年6月,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马斯克首次明确提及Optimus生产目标,计划在2025年实现Optimus机器人的限量生产,并预测,至2025年底将有超过1000台,或者几千台Optimus 机器人将在特斯拉工厂各个岗位工作;2024年三季度有关特斯拉Optimus都是负面消息,马斯克也逐渐释放一种信号,Optimus将优先落地在ToC家庭场景,逐渐淡化Optimus优先落地在特斯拉生产车间计划以及商业化时间。


但2024年四季度以来,特斯拉Optimus技术迭代、量产进展明显加速;随着本次马斯克在CES期间最新声明,明显可以看到Optimus进展已高于预期。

接下来我们回顾一下特斯拉Optimus最新部分进展(2024年四季度):


2024年10月11日,Optimus在特斯拉以“We,Robot”为主题的发布会上惊艳亮相后,就饱受质疑,海外网友一致认为大部分互动是基于teleoperation实现,舞蹈是Pre-programmed动作(小编也是其中之一,实在是太智能!)。

2024年10月17日,可能为打破外界质疑,特斯拉在X账号上分享了Optimus(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最新进展,并配文“自主运行”,视频展示其强大自主能力。


特斯拉同时强调:这些新技能都是由Optimus上嵌入式计算机上实时运行的单个神经网络学习到的。

2024年10月24日,特斯拉三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表示:“我们拥有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同时表示:我们也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所有必要条件的公司

详细介绍,查看往期文章:马斯克: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真正具备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能力的公司

    2024年11月7日,马斯克在X平台表示:“Optimus 已经在工厂里执行一些任务,其能力范围正在迅速扩大;迄今为止,最困难的部分是改进Optimus的设计,使其易于制造和构建复杂的供应链,以便能够大批量生产。

    2024年11月20日,马斯克边玩游戏边接受采访,涉及AGI、人形机器人Optimus、猫女机器人、自动驾驶等;谈到Optimus时表示:Optimus将真正开启下一阶段的技术突破,各种皮肤随便换(“You'll be able to skin Optimus in a white, you know, pretty much anything”)等等。

    2024年11月28日,【特斯拉Optimus】在X平台官方账号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接球演示视频(远程遥控),展示其新一代手臂和灵巧手,具备22自由度的新一代灵巧手正式上线。Optimus团队负责人Milan Kovac进一步表示:特斯拉很快就会制造出配备新灵巧手的机器人(不禁让人揣测:Optimus Gen3要来了?)。马斯克随后表示:我们只是在这里测试驱动和传感器系统;轻松移动,将AI视觉与手臂驱动连接起来,实现自动抓取,将于下个季度完成。

    2024年12月10月,【特斯拉】机器人团队在X平台再次发布旗下人形机器人Optimus最新视频,展示其在复杂地形行走能力。

    Optimus团队负责人Milan Kovac进一步补充:Optimus并没有使用视觉系统,完全依靠自身的平衡能力来应对复杂地形,只有其他机载传感器被一个运行在嵌入式计算机上的神经网络处理,该网络的运行时间大约为2~3毫秒。

    完全可媲美人手的灵巧手;极低的VR远程遥控延迟(可见系统强大),非自主运行好像也没有太大问题,同时特斯拉机器人团队招聘C++软件工程师负责远程遥控系统开发;值的注意的是,目前Optimus还没有接入Grok大模型;如此进展,完全有理由相信特斯拉在2025年能够将Optimus推向市场,并真正执行有用的工作。

    本内容仅仅展示部分,章节详细介绍,加入“机器人头条”知识星球,查看完整版文章。

    ... ... ...

    本文仅展示极少部分,接下来,小编将详细盘点具身智能大模型领域,全球科技巨头/大厂(谷歌、英伟达、微软、OpenAI、华为、阿里、腾讯、字节等)现阶段产品进展、全球初创公司(PI、Skild AI、Covariant、有鹿机器人、X Square等)介绍及产品进展、人形机机器人本体厂家与科技巨头/大厂合作现状;并重点阐述科技巨头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赛道现状。

    ... ... ...

    本文内容仅展示一部分,更多详细解读,扫码加入星球,查看完整版文章[原创]多家顶尖科技大厂,进军人形机器人整机制造并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

    注:深度了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赛道,加入知识星球“机器人头条”交流学习
    注:2025新年特惠:可先添加星主微信(微信号:lietou100w),备注“计划加入星球”,VX红包支付,可享受星球会员费用9折优惠;同时也方便拉入专属微信群。

    ——

    近期精选文章:

    1、马斯克、黄仁勋共同“打响”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第一枪!!

    2、科技大厂入局人形机器人本体,初创企业该何去何从?

    3、人形机器人创企九死一生:商业化卡点梳理

    4、自动驾驶行业精英,正疯狂涌入具身智能赛道!

    5、自动驾驶都没搞定,有资格做人形机器人?

    62025年,全球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将实现初步商业化!

    7、ToB、ToC or ToG,全球人形机器人产品优先落地场景梳理!

    8、投具身智能大模型还是人形机器人本体,资本面临两难抉择

    9、马斯克:相较于软件算法,本体结构设计才是人形机器人规模量产关键!!

    10、人形机器人Iron首次动态亮相,「小米」、「小鹏」皆难扛起国内人形机器人大旗!!

    11、大厂高管疯狂涌入、爆火CES,具身智能陪伴机器人赛道迎来“爆发期”!!

    12、马斯克惊叹!消费级机器人有望在2025年掀起融资潮

    13、浅谈,华为入局人形机器人赛道

    Robot猎场备忘录
    ☆机器人领域行业资讯/求职/面试/随笔........ ☆机器人领域猎头行业从业者 ☆专注机器人领域人才招聘与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