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鲁是一家互联网企业的内容运营,每天工作时长将近12小时,在体检指标28项飘红之后,她决定换个环境。
本以为在这家公司兢兢业业两年,大家关系都很不错,且提前一个月提出离职的情况下,一切会比较顺利,但……
提出离职后,HR约谈要求她签署一份竞业协议,之后竞业补偿金按在职月基础工资( 1.1W 元)的 30% 发放,也就是每月 3300 元,可以拿一年。如违反协议,则要赔偿公司 24个月的月工资并返还已发放的竞业限制补偿金,共计30余万元。
刚毕业两年的她没有太多犹豫就签了,因为不签拿不到离职证明。
但离开后她才发现,真正的困境远超她的想象。
竞业协议几乎囊括了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平台,及其关联公司,假如严格遵守,她将近一年时间将会与互联网行业无缘,这几乎可以毁了她的职业。
竞业协议,前几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词,但这几年,它似乎已经成了企业保护自己商业机密的“标配”,在它被逐渐泛化的今天,员工们几乎无法选择。
签了却不遵守
不值得同情?
对于竞业限制,网上有人评价:协议签了,钱拿了,回过头来不遵守被追责,不值得同情。此话乍一听有道理,但就当下的竞业协议范围看,此事还有待商榷。
首先,竞业限制开始无限泛化。
竞业限制最开始主要针对公司高管和核心员工,目的是为防止他们利用其特殊地位损害公司利益,《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竞业限制人员仅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三类员工。
但在司法实践中,并没有统一标准定义上述三类人员,法院一般不会以员工不负有保密义务为由认定协议无效。
在互联网行业的扁平化架构下,这种没有明确标准的模糊概念,也让一些公司任意扩大竞业限制的人员范围:
“除了外包和实习生不签,其他员工都签”;
“我们公司除了扫地的,入职就让你签”;
……
其次,现实情况中,竞业限制可能会和不少东西一起绑定,员工往往很难拒签。
比如:
入职时作为劳动合同的附件一起签署,员工理论上可以拒签,但要承担不能入职的风险;
工作期间统一签署,拒签则会引起职场不必要的麻烦或被离职风险;
离职时签署,拒签会面临不发离职证明的风险……
为了让员工减少顾虑,有些HR会劝说,“这都是惯例,只要不是管理层就不会有影响”,最终,绝大多数员工或因不懂法或被威慑,乖乖签署。
而一旦签署,离职时是否启动竞业,决定权就在公司手中了。
艰难的官司
一旦走入官司,员工往往都是弱势群体。
原因很多,公司有专业的律师团队;求职者又非常多的顾虑,比如不愿意让自己显得像个刺头,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闹到法庭后,不少员工会表示,签协议并非自己真实意思。
但根据其他案例看来,如何证明并非本意这件事难度很高,在没有录音等内容的证明下,公司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协商过程,员工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终签署了书面协议,应当以书面约定为准。
另外,有相关从业人员表示,如今的竞业协议,存在许多现行法律没有明确反对,但有争议的细节。
比如什么是商业秘密、直接竞争对手……这些词语在现行法律中,没有更多明细规范可供法院和劳动仲裁参考。
再比如,如何界定私家侦探跟拍的证据是否合法?据接触过相关案件的人士称,部分公司会有将违法证据转化为合法的手段,比如申请调查权再证实等。
举个例子,前司拿到了员工频繁在竞对公司写字楼点外卖的数据,但来源比较敏感,这时他们会向法院申请调查令,让外卖公司出示员工一段时间内的外卖信息。这个违法的证据就因为转入正常调查,有了官方背书。
而涉及到金钱问题时,情况还会更加复杂。
首先是竞业限制补偿金,一般公司会支付员工平均工资的30%-50%作为补助,但有些公司要么不支付这笔钱,要么支付金额远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即便如此,员工仍需遵守竞业协议,否则公司仍然可以起诉。
其次是员工需支付的赔偿金往往高出实际收入。
一般为最近两年的税前工资总收入。但像鲁鲁的前公司会将年终奖、加班费、补贴费用也计入工资流水中,导致赔偿金额几乎是工资的数倍。
同时,税前收入也会高于税后收入,这意味着员工曾经到手的总收入,就算一分钱不花,也无法支付全部违约金。
来源:
[1]Tech星球:大厂竞业协议:离职福利,还是霸王条款?
[2]差评:“吃人”610年的竞业协议,即将被美国干掉
[3]36氪:竞业协议,有没有破解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