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茶店民间文艺·第585期】
茶店往事之26避盗污易名称贝村
文/霍杨
乾隆五年(1740年)七月某天下午,林县知县大人丁永琪刚刚升堂理事,就听得堂下两帮男女争吵啼哭不休。丁大人惊堂木一拍,喝令原被告不得吵闹,各自将诉求分说清楚。衙役们齐声威武,自有一番煞气。原告一年轻乡下妇女,自称情况紧急,丈夫身死。未及求人书写状纸,只是啼哭。旁边一个三十来岁汉子自称死者姐夫宋老二,口齿伶俐,代为说道家住采桑柏峪村农户,今日凌晨,小舅子万小三不见了,找了半天,却被谋害于东姚村被告李原望牛圈旁。可怜万小三刚满22岁,上有老母,下有幼子,请大老爷主持公道。那妇人依然啼哭不止,十分凄惨。那被告李原望是个五十来岁老者,连声喊冤,说道,天刚破晓,就被这宋老二破门而入,拉住来县衙官司。牛圈位于户外,实不知因何缘故死人!后边有几个子侄听说后,恐受欺凌,也伙同前来。这丁知县刚五十岁,湖南华容人。康熙甲午科中举(1714年),喜好诗文,颇有智慧。听了两家言语,问原告,东姚距离柏峪多远?妇人不知,宋老二忙回:二十六里。大人又问,既然二十多里,急行尚须一个多时辰,这万小三有何事,天不亮急忙前去?平日于李原望可有冤仇?那女人只是啼哭摇头,那宋老三又回道,素不相识,并无冤仇,那万小三平日有个夜游之症,不知怎的走到东姚。却被害死。又问被告,李原望也说无冤无仇,听得牛圈有点动静,起床就被宋老二拿住。那知县一拍惊堂木,喝问宋老二:万小三夜游二十多里到了东姚,你难道和他一起梦游也到了东姚?岂非胡说!那宋老二跪下回答,是小三老婆找不到梦游丈夫,自家妇人胆小不便,就喊了同村的姐夫一同寻找,所以一路赶来,追到东姚李原望牛圈,谁知万小三已死。只好把事主李原望拿住申冤。丁知县听了,人命关天,一时也难以决断。问得现场尸体已由本村村长专人看护,尚无移动。稍微思索片刻,令将原被告一同带了,带领仵作,差役等前去事发地现场查案。赶到现场,已近中午,看到一个路侧低矮石墙垒成的牛圈里一具尸体倦卧,一头大黄牛仍在漫不经心吃草,貌似颇为温顺,无辜的双眼好奇打量着陌生的人们,浑似不知发生了什么,四周有几个看热闹的村民议论纷纷。那丁老爷也不休息,令差役将闲杂人等一概屏蔽,仵作上前验尸。稍时,仵作呈报,死者男尸,年二十余岁,庄户打扮,面部青紫,心口有牛蹄踢痕,解衣查看,胸部有明显瘀黑印迹,系因牛蹄踢中心肺窒息不及救治而死。无须剖解。其他并无伤痕。尸体曾被翻动。手里仍紧握一物,不知何用。说完将遗物呈上。那丁大人听了,看了遗物一时也不明缘由。于是不避污脏,换了官服官靴,亲自近前查看再三,又仔细看了一旁受惊的黄牛。思索一会儿,已然明了。喝令将宋老二看紧不得走脱。择一宽阔空地,借村里的条案桌椅,现场审案。一时间,闻讯赶来看热闹的村民,维持秩序的差役,原告被告的亲属等哄哄嚷嚷,都在等着知县大人现场审案。丁老爷不慌不忙坐定,先命人将柏峪村村长快马火速传来。然后令原被告上前,先问万小三媳妇:且慢啼哭,汝夫临死仍手握此物,你可认得?有何用处?说完将该物示于妇人。确实一团约透明的丝线,一头别着一个约二寸长的大针!妇人看了,摇头说,实是不知。丁老爷怒了,胡说,你是万小三枕边至亲,如此重要东西,焉能不知?!再敢胡说,大刑伺候!那妇人慌了忙说,曾见姐夫宋老二摸弄过,却不知何用。又将宋老二押来,喝问道,你且休喊冤,我来问你,此物为何?有何用处?宋老二看了,眼珠滴溜溜乱转,回道,确实是小人之物,是用来钓鱼的。也不知万小三为何偷拿了。丁老爷大怒:尔欺老爷我心善不忍用刑吗?!汝一乡村鄙夫,亦效姜子牙钓江山万里?哪有钓鱼无钩的!左右,搜身!一会儿,搜得一把尖刀在胸,其他也只寻常物品。丁老爷看了尖刀,怒问,你匆忙追寻夜游小舅子,还要暗藏尖刀在身?作奸犯科,胡言乱语,再不实说,法不容情。那宋老三辩解道,临时出门,用来防身。大人冷笑一声,尖针有些许血迹,那黄牛鼻子上有被针刺伤痕,何解?还不如实招来,大刑伺候!左右一起吆喝起来。宋老二吓得面如土色,看看抵赖不过,只得说出实话。原来这宋老二祖传养牛贩牛偷牛为业,深通牛性。收了小舅子为徒弟,也多个帮手。那丝线乃精选三股蚕丝编织,用鱼胶黏制结实,长约三五丈,自名为无影索。一端别个尖针,趁牛不备,用针穿了鼻下软肉,牵了就走,那牛就像中了魔法,再不作声,乖乖听话。那丝线无色纤细,月光下根本无法看到,旁边人只看到一人前行,后边几头牛无声跟走,以为神通。谁能想到是被盗的!宋老二和万小三早看中了李原望家的黄牛,俩人半夜前来,本来是顺水顺风的事,可这徒弟万小三自觉学艺已成,非要一显身手,却不料这头黄牛看似温顺,却极不老实,一刺不中,再刺飞出一蹄,正中万小三胸口。望风的宋老二大吃一惊,忙去查看,却似没了呼吸。心中又怕又气。不思喊人救命,却赶忙想个馊主意思量讹骗牛主人一番,奔回家叫了妇人,等天微亮就去和李原望理论。谁知那李原望并不入瓮,骑虎难下,只好去衙门告状,图个侥幸。说不定能骗些钱财补给小舅媳妇好过日子。丁老爷听了缘故,不理会周围人等喧闹,将被告李原望温言抚慰,并嘱咐将黄牛看好,免得再被贼人惦记生事。李原望感动磕头深谢大人明断。站在一旁。正好柏峪村村长也气喘吁吁赶来。丁大人问得这宋老二平日也还本分,脑子活泛,家境殷实。万小三夫妻也孝顺勤劳。却是有老母幼子需要抚养,今日身死,苦了年轻的媳妇了。这时,那宋老二挣脱看管的差役,跪在地下,连声哭喊”大老爷啊,我二人前来偷牛,确实有罪,并不敢多嘴争辩。但偷盗并没成功,那李原望也无损失。但小三却被李原望的牛踢死,也是事实。小三上有老下有小,一念之差就丢了人命,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啊,难道牛的主人不该赔些损失吗?至于小人,挨打挨罚也是活该,只请大人给个公道啊。”那宋小三媳妇更是放声大哭起来。周围林县乡亲自来民风朴实,想想也有些道理。是啊,牛又没偷走,人却被活活踢死了。一家人塌了天。那年轻媳妇成了寡妇,实在也可怜。那李原望也上前说道,小人牛没什么损伤,乡里乡亲的,万小三死得可怜,情愿赔那宋小三棺木衣裳。一时间,议论纷纷。那丁大人听了李原望等的话语,颇为感动。略一沉吟,宣判如下:万小三偷牛不成,被牛踢伤不治而死。咎由自取。宋老二惯犯主谋,看到同伙重伤不救,导致命死。妄图欺骗蒙混,实乃可恶。判宋老二赔偿万小三银二十两,并全部负责万母抚养事宜。李原望无辜被冤,黄牛莫名被刺,着宋老二赔偿被告银二两。宋老二本应入牢二年,念其素日尚无恶迹,宽为缓刑,逢集由公差押了戴枷游行示众,以警世人!死者媳妇隐瞒不报,应予斥责。着好好孝待婆母,抚养幼子,若有恶行,从重处理。众人听了,人人佩服。都道大人官法,人情俱全,十分公道。那李原望又情愿把那二两银子转赠给小三媳妇以办丧事。更是赢得大家连连称赞。宋老二也无话可说,大人也很高兴,吩咐把李原望善举记录,回衙。万小三家里埋葬丧事不提。那宋老二典田典地赔偿了小舅子,想着不用坐牢,倒也服气。只是逢过大集,必须到衙门报道,有两差人押了。举张纸牌,上写着“柏峪偷牛贼宋xx”,公差人多处敲锣吆喝游行,难免被人嘲笑羞辱指戳。也算是扬名林县了。这丁老爷此番判决,本是好意。没想到却又惹出一番麻烦来。原来,距离采桑柏峪村南数十里,还有个茶店北峪村!原来因为村东有个千年古柏长在峪口,村名就叫柏峪!明崇祯十年(1637年),改名北峪。好多人还书写为柏峪。偏偏这个北峪大多是姓宋的,又偏偏这姓宋的有几个做牛驴牲畜生意的!这采桑北峪姓宋的偷牛臭名远扬,难免这茶店柏峪姓宋的被嘲笑被冤枉被误解被抵制。终于在第二年(1741)的某个下午,两个茶店柏峪姓宋的牛贩子顶着一头烂白菜叶子找到县衙,哭诉生意没法做了,又被冤枉了。丁大人也觉得有些不妥,想到中午吃的扇贝,正好又是谐音。笑道,此事易矣,写了“贝村”两个大字,吩咐这宋老二不用再游行了。茶店柏峪改名为“贝村”了!附:【丁永琪】华容人,字佳树,清康熙甲午科(1714)举人。授湖北通山县教谕,后任河南林县、孟县、舜阳县知县。多惠政,年89岁卒。遗诗一首欣赏。
九日登七女峰
清代·丁永琪
携友登高载酒过,石门胜迹觅仙阿。
睹棋玉局迷苔径,捣药灵泉数巨窝。
扫石云留天不窄,题诗醉舞酒偏多。
谷神善解凌霄客,雅助溪声带月歌。
郭相财:林州茶店人,网名阳光下的微、霍杨。自幼喜欢文学,愿与诸位同好共勉。
本公众号受市民协领导,为内部交流平台。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关注《林州茶店民间文艺》,可以在文末发消息栏留言与平台编辑私信互动,您的关注、点赞是对本平台编辑人员的极大支持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