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 水
各地的老街有很多,但林州茶店老街却不一样,这条街至今还飘着千年的茶香。老街很老,老的可以在墙皮上抚摸到商周的沧桑,老街又很新,新的可以嗅到新时代的风尚。这处位于古林虑茶店镇的茶店老街,于我而言,是第一次来。老街,曾是南太行茶马古道上最繁华的商贾集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甚至更久。它依临湘河,西靠太行山支脉老寨垴,两侧民宿房舍错落有致,青石斑驳、商铺林立。直至今日,老街上仍留存了大量的茶马古道遗迹,路基、拴马石、马槽、石碾。行走在老街的青石板上,每一步都复合着古人的脚印,每一眼都饱览着岁月的景致。古戏台、南券门依旧伫立,踏着被磨的发亮的青石台阶拾级而上南券门楼,抚摸数百斤重的方整大青石,遥想着400年前古人裸露着黝黑的皮肤,弓着腰,喊着号子,用暴凸着青筋的粗糙的大手一点一点的抬上去,摆正,垒砌的情景,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仰的力量呀!抗日战争期间,老一辈革命家陈毅,杨得志,肖劲光,张鼎丞,滕代远等都曾通过茶马古道南券门秘密护送至临淇、迂回北上革命,这座墩墩实实的南券门抵挡了多少炮火硝烟的侵袭,守护着一方安宁。看得见的古迹彰显着老街的沧桑,看不见的故事沉淀了老街的精髓。马铃悠扬几入梦,八方商客四海同。茶店以茶为媒,因茶而兴。据《大元国年碑记》记载,蒙元立国后,民间手工业和商业空前繁荣,南北贸运的马帮在茶店老街“打尖歇脚”,三五茶舍成了马帮之路上的“加油站”,太行山特有的菊茶“太行菊”亦成为人们饮茶佳品。“茶店”亦由此而得名。老街上的茶馆,常常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吟诗作对,享受着茶带来的宁静与愉悦。于是,老街,便又充满了诗意, 就像刘禹锡在《送蕲州李郎中赴任》中提到的“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不知怎的,我自然的又想到了这里一年一度的菊花文化旅游节来。节前节后,老街上便会摆满各种菊花,金黄色的花海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让人不禁想起苏轼:“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中的情景,菊茶的清新与秋润之气交织在一起,让人在品茶之余,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在这样的氛围中,茶不仅是解渴的饮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茶的清香与古诗词的韵味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了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魅力。“‘茶’字拆开,就是‘人在草木间’。”习近平的妙解,道出了中华文化中“道法自然”的真谛。 白居易“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诗中描绘的煎茶情景,是不是描述茶店老街的茶呢?我不得而知,但,穿越千年,依然能感受到茶店老街太行菊茶的热爱与情怀。“茶事斯为盛,人烟两岸稠”,鼎盛时期的茶店老街,有名可考的茶行就有10余家、驿站3家、单日往来旅商人数几百余人,盛况空前。现在,徐家雅园、民间文艺馆、福字街、王家大院、拐家巷、菊花池、农耕文化馆、法制广场、茶馆、米贵泉、菊花花海……一处处古朴而时尚的景致渐次展现在眼前。因而,这条老街便不仅是一条街道了,成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历史的沉淀。顺着历经沧桑的青石板走,可到达古道风情广场。广场内设有雕塑,昔日马帮的成员牵着运输货物的马匹。走在青石板街道上,抚摸着斑驳的墙面,闭上眼睛,风中的风铃声将一切斗转星移,马帮走马的响鼻声浮现,百年古道的辉煌画面就重铸于脑海之中。中国是茶的故乡,从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以茶论道,以茶交友,茶中传达出的“和而不同”理念,开放合作的信号。
夜晚,老街上的灯光亮起,仿佛是历史的星光,照亮了茶店老街的夜空。“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温暖和亲切,仿佛有一杯热茶在手,就能驱散所有的寒意。在这里,可以仰望星空,聆听穿越千年的古道茶商的奇闻趣事,亦或约三五好友畅谈快意人生,乐哉悠哉。眼中那一铺一货、一巷一市的商业盛景,让老街的颜与魂也活了起来,你也变成了茶店版的清明上河图中的一景,成为了这幅流动的历史文化长卷的人物了。文中摄影Ⅰ 山水
茶店工作委员会主办
本公众号受市民协领导,为内部交流平台。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关注《林州茶店民间文艺》,可以在文末发消息栏留言与平台编辑私信互动,您的关注、点赞是对本平台编辑人员的极大支持和肯定。
(原载:顶端新闻)
(声明:本公众号转载其他媒体内容,旨在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