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二次元一代”的经验变迁
——《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五期·王玉玊研讨会综述
2024年12月4日,“‘二次元一代’的经验变迁——《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五期·王玉玊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玊的专著《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以下称《编码新世界》)展开,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燕园,就“数码人工环境”与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ACG文化基因和“二次元存在主义”等议题交流探讨,分享新知。研讨会发言真诚,讨论热烈,洋溢着青春气息。自2017年起,《探索与争鸣》推出“青年学人支持计划”。本计划诚邀全国青年学者聚集“一书、一人、一领域”,入选“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青年学者将由编辑部邀请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为其召开个人研讨会,并在刊物上推出专辑,出版别册。目前已围绕瞿骏、施展、薛小荣、金理举办了四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学术研讨活动,围绕优秀青年学者新论著展开讨论,取得了良好反响。
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往期别册
《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王玉玊著)
《破壁书:网络文学关键词(增订本)》(邵燕君、王玉玊主编)
2024年12月4日,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二次元一代’的经验变迁——《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五期·王玉玊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王玉玊的专著《编码新世界: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以下称《编码新世界》)展开,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燕园,就“数码人工环境”与游戏化向度的网络文学、ACG文化基因和“二次元存在主义”等议题交流探讨,分享新知。研讨会发言真诚,讨论热烈,洋溢着青春气息。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邵燕君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伊始,主持人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副所长)感谢大家对《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和王玉玊所作研究的关注和支持。她希望诸位学者能在真诚开放的氛围中,就王玉玊书中的相关命题展开跨学科、跨代际的深入讨论,尽情抒发真知灼见,碰撞学术思想,挖掘理论潜能。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发言
叶祝弟(《探索与争鸣》主编)回顾了《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发展历程。《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始终聚焦“一书、一人、一领域”,力图遴选出真正有学术发展潜力、有现实关怀的青年学人。自2017年该计划启动至今,编辑部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遴选和支持了五位青年学者,未来也将继续助力青年学者的发展。在他看来,王玉玊作为新一代学人,其研究始终从个体经验出发,结合细致的文本分析,展现出对未来世界的深刻关切和明确的问题意识,试图在庞大的历史脉络中寻求理论与历史的对话,体现了青年学者的敏锐性与前瞻性。以王玉玊提出的“二次元存在主义”为例,叶祝弟认为这一概念并非简单地通过存在主义哲学解读二次元,而是从二次元文化内部生长出的反思,表现出当今社会的根本问题不在于个体行动力的缺失,而在于共识重构能力的不足。在知识观和生产观剧烈变革的当下,重要的不在“识”而在“共”,不是“实”而是“事”。王玉玊在书中描摹了数字时代人们的经验、思想与感受力等方面的变化,不过诸如“二次元存在主义”等概念对世界的概括力到底有多强,如何能够跨学科与其它理论进行对话,除此之外能否提出更多命题等问题,仍然值得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与批评》前主编祝东力发言
祝东力(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与批评》前主编)从宏观的学术史角度分析了不同时代青年学者的成长轨迹,指出王玉玊等青年学者的脱颖而出并非偶然,而是与历史变迁的机遇息息相关。1949年以后曾经有两次青年学者群体异军突起的现象。例如,李泽厚在1956年26岁时发表长篇论文与朱光潜等人论辩,迅速崭露头角,展示了新理论与方法的优势;同样,80年代也有一批青年学者如甘阳等人,在文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引介西方哲学和社会理论,推动了中国学术的发展。祝东力强调,王玉玊等2010年代学者与互联网文化经验同步成长,他们的崛起受益于媒介更新带来的文化、知识与学术的转型和迭代。结合中国社会的现状,祝东力形象地将“二次元”比喻为被三维现实压缩成的一个二维世界,二次元文化是对成人世界和主流体制的抗拒与逃避,同时由于后工业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又使其别开生面。这样的背景为“二次元一代”的学者提供了成长空间,他们的研究深度融入了文艺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学术脉络,把二次元构建成一个成熟的学科。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勇发言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坦言王玉玊的书及书中的许多用语都给他一种彻底陌生化的感觉,但他还是很感兴趣,因为这正是在网文、游戏、动漫等环境中成长起的“网络一代”的真切经验。围绕王玉玊书中的“游戏性写实主义”和“二次元存在主义”两个核心概念,赵勇认为,前者不仅是对一种新文学品种的命名,更是强调和辨别其特质的重要方式;后者则揭示了这一代人的生命体验如何塑造了这一文学品种。他特别关注“二次元存在主义”这一概念与萨特与海德格尔等人的存在主义之间的联系,指出王玉玊所说的“90后”“00后”一代在某种程度上秉持“我选择、我相信、我承担”的人生信念,与萨特的自由选择和责任意识可以产生强烈共鸣。他强调,新一代青年学者通过学术研究梳理网络文化对他们三观的塑造,并用学术语言呈现出来,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厦门大学副教授杨玲发言
杨玲(厦门大学副教授)则聚焦于“二次元存在主义”在中国诞生的社会文化语境。她指出,宇野常宽在《零零年代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到的在日本产生的“相信想要相信的东西”这一“决断主义”背后有具体的社会实践。相比之下,中国的“二次元存在主义”是否真的产生于“极端的去政治化”环境,这一理念的受众是谁,如何对其做更加细致的语境化的论述等问题还需要未来更为深入的阐发。除此之外,杨玲也作为“资深秀粉”探讨了书中提及的“二次元存在主义”微观实践的例子,认为不能将“爱豆粉”与“追星族”截然二分,这样反而会遮蔽明星复杂矛盾的多元面向。最后,杨玲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在新的媒介、平台和生产方式之下,能否生产出新的主体性?”
清华大学讲师耿弘明发言
耿弘明(清华大学讲师)首先分享了自己与王玉玊之间由“主观时间”而非“客观时间”带来的代际差异。虽然都是“90后”,但耿弘明认为,自己代表了90年代城乡结合部的想象力,而王玉玊则代表了00年代未来主义的想象力,因此他的“00后”学生对王玉玊的书格外热衷。不过,虽然视角不同,但这两种想象力却都有“一种特别另类的未来现代性的可能”。他进一步指出,王玉玊的研究摆脱了中国文艺理论中常见的“失语症”, 将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经验与文化记忆——如弹幕经验、人设经验、虚拟现实经验与萨特、海德格尔、东浩纪——融为一体,形成了自由而鲜活的表达,生成了“二次元存在主义”这样有生命力的理论概念。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兰珺线上发言
秦兰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以“数码人工环境”为核心,探讨了这一概念在不同维度上的意义与潜能。她首先追溯了人类最早的数学人工环境,指出以计算机为代表的自动化工具正是数学思维的产物,而将人工环境的运作机制引入文学,则推动了具有游戏化向度的计算机文学的诞生。她进一步提出,数码人工环境不仅局限于文学领域,更延伸至游戏和社会实验,代表一种模糊现实与虚拟边界的潜力。她以ARG(Alternate Reality Gaming,另类现实游戏)为例,强调这种游戏将生活与虚拟体验深度融合,呈现“游戏即人生”的暧昧结构。秦兰珺呼吁在广阔的社会实践中探索数码人工环境的更多可能性,但同时要对其所伴随的伦理与社会风险有所警惕。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发言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从“二次元文化的友善观察者”的角度,提出了“二次元”的学术讨论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其一强调“二次元”的相关性与融合性,即文学、漫画、游戏、电影、电视剧等领域相互渗透,共享同一文化实体,但这种倾向意味着研究对象乃至研究本身不可避免地历史化,成为一代人独有的文化记忆。另一种研究倾向强调“二次元”文化的差异性,以更纯粹、非历史性的方式进行理论研究,将其视作超越时间与边界的独特而恒定的文化。他认为,强调相关性的研究,建构了“二次元”的边界,而强调“二次元”差异性的研究则强调在内部超越不同媒介、语言的边界,比如关心轻小说、游戏、漫画的内在区别。随后,李洋从图像理论出发,分析了“二次元”不同媒介语言的差异,他认为,与依赖光学再现和知觉幻觉的动画(电影),以及通过算法程序与触觉互动生成的游戏相比,完全基于平面的漫画(Comics)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元”,帕斯卡尔·茹瑟兰、马克-安托万·马修等人的元漫画作品,都对漫画自身所处的二维平面加以利用,并给出只有二维平面才能赋予人物和故事的特质,像《丁丁历险记》等经典漫画都显示出,漫画中的每一个画格既服务于自身成为图像,又服务于与其他画格的关系,更服务于图板这个看不见的画格。李洋直言自己“不太相信边界意识”,研究者用大量的话语和理论建构了“二次元”独特的、纯洁的定义、文化与体验,但我们仍有一天需要超越这些边界,与现实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丁丁历险记》中三格漫画的背景连为一体,每一格既服务于自己,又服务于与其他画格的关系,又服务于看不见的画格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许苗苗发言
许苗苗(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结合个人研究经验,认为研究对象的核心特征会吸引研究者不约而同产生共同关注。网络文学的“游戏化”就是这样的核心特征之一。黎杨全曾谈论“虚拟生存体验”,许苗苗曾讨论无功利的“游戏逻辑”,周志强近年谈网文也提到游戏现实主义。王玉玊的“编码新世界”符合年轻网络游戏玩家以自身行动创造并塑造世界的欲望,为网络文学研究提供了突出青年主体能动性的解读路径。如何准确理解“游戏化”这一概念,正是她期望与王玉玊深入探讨的问题。在许苗苗来,王玉玊在吸收东浩纪“萌要素”“数据库”及“游戏性写实主义”等概念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化和系统化延伸,结合中国网络作品实例的分析新颖到位,令人受到启发。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黎杨全发言
黎杨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认同王玉玊对网络文学的界定,认为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传统通俗文学在当下的延伸。他指出,网络文学与电子游戏紧密相关,都蕴含着交互性,展现出独特的网络特质和极具先锋性的一面。王玉玊的优点在于她谈到了电子游戏在无意识层面对网络文学作家的影响,游戏化已经成为许多作家无意识的思维构造。例如,“爽文”的阅读快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游戏的模式,网文主角作为“玩家”可以自由行动,要啥有啥。黎杨全认为,我们正在进入游戏时代,应该从信息范式走向游戏范式,从强调信息的传达到强调参与和交互,“从游戏批评范式对数字时代的文学进行解读,才能真正看清当下文学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此外,黎杨全还探讨了“二次元存在主义”是否真正去政治化的问题。他认为,中国的语境与社会现实更加复杂,很多时候人们以二次元的方式呈现三次元的关怀,比如“二次元民族主义”,所以二次元与三次元之间的跨度没有那么大。
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王鑫发言
王鑫(山东大学助理研究员)从东浩纪的理论出发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东浩纪的《游戏性写实主义的诞生》一书用交流环境重新设定什么是现实,希望能在高度媒介化的环境中寻找人的落点,最终还是落脚在人的状态上。不过王鑫认为,也许可以更勇敢一点,“去接受某种打散的、零乱的”后人类状态。随后,王鑫详细分析了东浩纪的数据库理论,指出东浩纪的数据库理论实则源于他博士论文中对德里达的研究,在东浩纪看来,“萌要素”在御宅族文化中承担了搭建“公共性”的作用,为90年代日本社会在意义匮乏与焦虑蔓延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意义建构空间,使“御宅族动物”也能走向公共性,拥有他们特定的政治。这是“萌要素”理论中几乎没有被挖掘的向度,可能体现了媒介变迁中“二次元”特别传统、特别人性的一部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郑熙青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汤俏发言
针对王鑫的发言,郑熙青(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和汤俏(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分别做了补充。郑熙青指出,从大冢英志到东浩纪,日本的很多“二次元”理论都基于“宅男”经验,他们对粉丝文化的想象也总是从手办、美少女、萝莉控等现象切入,与世界范围内普遍认为粉丝文化由女性主导的看法不同。汤俏也认为不能完全将东浩纪分析日本御宅族文化的理论套在中国网络文学之上,还是要做一些区分,不过王玉玊等人能率先出来发表不一样的观点,做出开拓性的工作,非常值得敬佩。
江南大学副教授许婷发言
许婷(江南大学副教授)结合自身成长经验对此前几位学者都提到的“去政治化”问题做出了回应,指出所谓“去政治化”的环境或许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政治集体记忆的制度性缺失,年轻一代对此前的历史“无感”,这既带来安全感,也带来虚空感。同时她提到,面对游戏与视频的竞争,网络文学依然满足了一种基础的“刚需”。最低廉的小白文以其低门槛为读者提供了抚慰和陪伴,更复杂的作品如猫腻的小说则对信息接收能力有更高要求。而无论是玩3A大作、《王者荣耀》和《原神》,还是应用AI技术,和ChatGPT对话,都需要相应的基础设备,这一限制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室主任祝晓风发言
祝晓风(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络文学研究室主任)谈到王玉玊这本书给他带来的几点启发:首先是概念问题,游戏也好,媒介也好,“将来会不会成为网络文学的核心定义?未来网络文学是不是也会重新定义整体的文学概念?”其次是研究方法,祝晓风指出,研究方法与网络文学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新的现象和问题需要我们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最后,他期待现有的研究成果能够在宏观层面上进一步发展,实现网络文学在文学史发展当中的意义转化,推动文化进步,展现更大的学术价值与空间。
中国文联出版社学术分社总监、编审,“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丛书”责编冯巍发言
冯巍(中国文联出版社学术分社总监、编审,“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丛书”责编)回顾了《编码新世界》从无到有的出版历程,称王玉玊是她从业以来遇到的最理想的作者。《编码新世界》作为“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书,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曾遭遇很多障碍,王玉玊不仅高度配合出版社的工作,还亲自参与封面设计等工作,奠定了丛书出版的优秀基础。冯巍表示,能出版“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丛书”是她编辑生涯中值得津津乐道的幸事,她也希望未来能围绕丛书举办更多学术研讨,“让雪球越滚越大”,提升网络文学学术研究的影响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编码新世界》作者王玉玊回应
王玉玊回应了与会学者的发言,感谢大家对她的研究的鼓励和提出的宝贵意见。她表示,今天研讨会上涉及的很多问题,比如日本理论对中国现实的适配性、二次元存在主义的有效范围以及如何理解代际间复杂性等,都非常重要,也是她书中没有完全做好的部分,她未来会沿着这些方向继续努力思考与推进。
最后,邵燕君进行总结发言。她认为,王玉玊最大的优势在于,她的情感价值深植于“二次元”文化圈,又能用“三次元”的话语进行表述与学术交流。今天研讨会的主题“‘二次元一代人’的经验变迁”是非常准确的,《编码新世界》一书可以视为她们这一代人自我审视的成果。邵燕君进一步指出,原创理论的产生应立足于每个人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经验,她希望新一代青年学者能挖掘自己核心的生命经验并将其表述出来,与此前的理论和概念对话,这既是学术研究的深化,也是学者自我反思、突破与成长的过程。
与会人员合影
撰稿:蔡婉君、鲁沛怡
摄影:陈晓彤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