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争鸣》、新湘评论杂志社圆满承办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之“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分论坛

学术   2024-11-25 17:38   上海  

◆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探索与争鸣》、新湘评论杂志社圆满承办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之“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分论坛




11月21日-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沙举办。中宣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胡和平出席主论坛并讲话,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主论坛,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出席主论坛并致辞,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主持开幕式。中央有关期刊主管部门、属地期刊出版管理部门、期刊行业协会相关负责同志,科学家代表,期刊出版单位、期刊评价单位、数据库平台等方面的代表共50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中国社会学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主编张志强,湖南省期刊协会会长、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贺弘联,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主编郭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在主论坛作交流发言。《探索与争鸣》主编、编审叶祝弟作了题为“活跃学术空气,服务青年学人成长”的主旨发言。

大会现场

论坛期间同步举办了精品期刊展示。《探索与争鸣》入选,于论坛期间在会场展示陈列。


精品期刊展示


21日—22日,围绕“哲学社会科学期刊的文化使命与担当”“科技期刊服务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期刊特色化发展”“提升学术期刊质量”“期刊人才队伍建设”“期刊深度融合发展与集群化建设”等主题还举办了6个分论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化期刊出版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期刊人才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11月22日上午,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期刊人才队伍建设分论坛在湖南长沙举办,本分论坛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期刊协会主办,《探索与争鸣》编辑部、新湘评论杂志社具体承办。

分论坛现场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黄海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上海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开幕式。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李军,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党刊分会主任委员杨树弘,中国期刊协会秘书长刘晓玲,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胡革平,湖南警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廖永安,湖南省期刊协会会长、中共湖南省委《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贺弘联,上海市委宣传部传媒监管处处长、二级巡视员陈琳琳,《时事报告》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玮,以及来自国内部分重要期刊和出版科研单位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从期刊人才机制体制改革、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强奖励激励机制、建构学术共同体等不同维度,共同探讨新时代如何培养“大编辑家”,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与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人才储备。


与会专家合影

第一时段:致辞环节

吴尚之会长致辞

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吴尚之出席会议并致辞。指出,当前我国期刊业已经进入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挑战,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人才,更加渴求人才。目前,期刊人才队伍建设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新技术催生了优先数字出版、数据出版、增强出版、开放出版、全媒体出版等新型出版模式,期刊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许多期刊编辑出版人员不适应新出版模式带来的挑战。二是人才结构存在三个失衡现象,在编辑专业结构方面,从事编辑加工的一般编辑人员多,而高级编辑人才、新技术人才、数字出版人才、复合型人才较少;在学科专业结构方面,单一学科人才过剩,跨学科、跨领域人才较少;在人才梯队结构方面,基础人才过剩,领军人才、骨干人才较少。三是人才队伍流失现象比较突出。四是人才政策和保障措施落实还不到位。一些单位和部门,期刊编辑出版人员被边缘化。期刊编辑出版人员的薪酬待遇与科研、教学人员同等职级相比偏低,职业发展空间不足,职业上升通道较窄。对此,应锚定实现期刊业高质量发展、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快适应期刊业发展新形势。要切实推进期刊领域人才体制机制创新;期刊人才的培养,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事业发展、技术进步、产业转型的要求,加强针对性、前瞻性,解决人才结构失衡问题;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大胆启用青年人才,给位子、压担子、加责任,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期刊人才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期刊单位主体作用,积极倡导出版人才培养“导师制”。

黄海副主任致辞

湖南省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黄海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全面部署了人才领域的改革任务,既有目标引领,又涉及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流动、保障等。当下,深化期刊出版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期刊人才梯队,是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有效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他还介绍了湖南省期刊建设的经验与实践,包括创新推出院士领衔办期刊,探索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出期刊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出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改革,积极支持期刊人才申报国家级奖项等。


任小文副主席主持

上海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致辞环节。

除第一时段的致辞环节外,本论坛分为主旨报告环节和圆桌对谈环节。中国期刊协会、中国作协、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出版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人民文学》、《分子植物》、《文艺理论研究》、《探索与争鸣》、《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社会科学》、《文艺研究》等国内高校、行业协会、科研出版机构,以及国内重要期刊单位的14位代表出席会议并作发言。

第二时段:主旨报告

论坛的第二阶段为主旨报告环节,邀请七位专家分享关于建设期刊人才队伍的经验与建议。


李晖副董事长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由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李晖主持。


张树庭校长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发表了题为“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努力培养更多高水平期刊人才”的主旨报告。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期刊工作的指示和给中国传媒大学的回信中的期许,分享了关于期刊人才队伍建设的五点思考:第一,立足新的文化使命,锤炼期刊人才素质。第二,构建本硕博贯通的出版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夯实期刊人才培养根基。第三,推动出版学科建设提质增效,着力打造期刊人才培养的学术阵地与实践平台。第四,坚持教研相结合,顺应技术发展,推动期刊课程教学、学术期刊与实践创新互融互通。第五,立足中国实践,强化与期刊界的交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深入贯通。中国传媒大学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助力期刊高质量发展,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施战军主编发言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报告的主题为“文学期刊编辑助力文艺繁荣发展”。他结合自身多年从业经验,归纳了文学期刊编辑工作的四个要点。第一,编辑工作是“从案头到意识”。案头工作中的看稿、审校、退稿等环节考验着编辑的经验和水准,意识则包含文学大局、文学史、文学新潮的三个维度。第二,《人民文学》坚持创编互动与文学呈现。编辑要尊重作家创作,同时学会提醒和商议,平视所有稿件,客观看待作品,积极面对新时代风潮。第三,新时代文学对编辑素养的要求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交往素质、综合素质。第四,增强系统观念和逻辑能力,积极应对传媒赛道不断变换的新形势。施战军认为,编辑要不断地在寻求一种现实感、介质感、存在感、价值感这“四感”的平衡,要握专能、知时代、懂业情、有创意、会对接、能执行。

陈丹副院长发言
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教授陈丹做了题为“促进机制创新,为编辑人才自由流动创造良好环境”的报告,分享了关于期刊编辑人才的流动特点、制约瓶颈、创新举措和未来展望。她指出,近年来,期刊编辑人才流动趋势增强,流动方向不均衡,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短缺且流动较为频繁,内部流动以一岗多职为主。在此基础上,制约人才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事管理、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问题。为突破瓶颈限制,应淡化编辑人员的编制概念,缩小编制内外差距,建立更灵活的用人机制,下方用人自主权;推动职称评定的社会化和通用性,建立统一标准体系;建立更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标准,在人才流动时合理对接新旧单位考核指标,设立更为丰富的绩效奖励措施。期刊人才流动带来期刊风格不稳定、品牌形象受影响等问题,也带来人才管理的难题。但随着体制机制创新,未来的期刊人才流动会向有序、高效的局面发展。

崔晓峰主编发言
《分子植物》执行主编、编审崔晓峰报告的主题为“青年科学编辑培养与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他介绍了《分子植物》自创刊以来的建设成就,指出科技期刊编辑团队按处理稿件的方式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学者为编委的“科学家办刊”,二是国际顶尖一流期刊常见的专职科学编辑团队模式,后者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懂编辑出版,兼具学术能力、英文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科学编辑需要培养对稿件的初审能力,建立理解、评审标准,学会运作同行评审并与审稿人沟通。在英文写作方面,编辑需要学会撰写决定书(decision letter),培养邮件交流和稿件润色的能力,撰写社论、研究亮点等宣传材料。《分子植物》编辑团队对内每周进行两个小时以上的稿件讨论会,对外与作者沟通文章、封面设计等各类问题,并创办发表不同类型文章的新栏目,参加和举办许多学术会议。总之,建设一支专职高水平的青年科学编辑人才队伍,是迈向世界一流期刊的重要环节。

朱国华教授发言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中文系双聘教授、《文艺理论研究》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国华发表了题为“期刊与作者编委如何共建期刊”的主旨报告。他围绕作者、编辑部和编委组成的学术共同体主题展开,介绍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有关情况和办刊经验。该刊物与相关学会关系密切,编委基本由学会领导构成。刊物利用学会机制让各种不同年龄层次的学者展开交流,召开了包括年会全体会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专题会、青年会在内的许多学术会议,吸引优秀稿源,发表会议专集。由于专职人员较少,刊物利用学术共同体力量对稿件进行多次审校,聘请校外编辑,设置流动岗位。同时,编辑注重与作者互动,特别是注重打造青年友好型刊物,发表论文的作者群体中青年作者比例较高,对于青年作者的每一份来稿会反馈详细的审理意见。

张涛甫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新闻大学》主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涛甫以“传承编辑家精神,加强期刊队伍建设”为主题,从新闻学期刊建设的经验出发分享了四个要点。第一,期刊编辑需要培养编辑家精神与编辑力。形成编辑家精神,需要编辑具有开阔的时代视野,形成跨界视野,树立面向国家和时代使命、面向读者的责任感。编辑力则包括创意策划、关系网络、专业能动性、传播触达等方面。第二,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专业作为,扮演好组织者、助产士和传播者,打造知识共同体和专业共同体。第三,针对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使命,学术期刊需要告别依附型知识生产,回归中国知识主体性上,以理解中国经验与实践为目标,并让理论回到中国经验与实践中去检验。第四,在学术期刊队伍建设方面,期刊之间需要从一座座孤岛形成彼此连接、构成自主知识体系的岛链,为构建学术共同体贡献力量。

冯庆副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探索与争鸣》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一等奖获得者冯庆报告的主题为“与大时代同频共振:青年编辑与青年作者的心心相印”。他从自身作为青年学者的感悟出发,分享了在读博士生期间投稿获得《探索与争鸣》刊发的经历,对《探索与争鸣》鼓励跨学科、跨领域的征文活动以及推动青年学者学术共同体建构的举措深表认同。同时,作为青年编辑,他认为学刊编辑对学术环境、学术氛围的构建有着重要作用,是知识生产中的重要一环,应当为作者们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在情感上给予作者将心比心的同情与理解。而作者在写作和投稿时,也应将编辑视为有感情、有想法、有志向的学者,深度把握刊物的整体品味和学术方向。编辑与学者之间的良性关系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在学术共同体中的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基础上,未来中国学术期刊的整体运营将会越来越好,中国学术知识生产也将会迎来崭新的面貌。

第三时段:圆桌对谈



论坛的第三阶段为圆桌对谈环节,邀请五位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期刊编辑的角色定位与转型,以及青年编辑人才培养进行深度对话。圆桌对谈环节由《探索与争鸣》主编、编审叶祝弟主持。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教授仲伟民指出,以GPT、Sora等新兴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逐步深入,人类正处于知识生产形态巨变的起点。ChatGPT所生产的“知识”是否会构成新的主流知识形态,对学者和期刊人的主体性造成何种挑战,都是需要探索的问题。我们需要坚持的是,人在知识创造过程中依然是最主要的,ChatGPT能够完成从1—10的知识的积累和增量,但最关键的从0—1的知识生产还是需要人去完成。在青年编辑培养方面,他指出,目前高校及科研机构由于体制机制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要素,青年编辑的晋升与流动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出台相关的人才激励举措,建立健全期刊人才培养机制,逐步打破体制性局限。

《南京社会科学》副总编辑虞淑娟在对谈中强调,“编研结合”是编辑人才队伍培养的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思路。编辑家既要精通编辑业务,又要在专业学术领域有所建树。在新技术背景下,编辑业务得到的技术支持会越来越多,但在“研”方面,则要拓宽思路和网路:一是要研究国家大政方针;二是要研究学术版图;三是要研究期刊本身;四是要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方式。回到“编研结合”,不能把一个宏大的目标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而是要重视编辑团队间的分工合作,形成一个互相嵌合的工作流程和知识链条,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编辑人才队伍,进而承担高质量学术期刊的责任和使命。

《文艺研究》副主编、副研究员李松睿从自己的工作经验出发,认为目前人文学科的研究者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数字人文的科技方法,但他们的文章表现出的面貌又是非常传统的,也即科技只被当做一种工具。当下,学者面临一个比较矛盾和分裂的状态,即学者的写作不能重视今天这样一个科技时代,而是有一种传统的“神话”笼罩在人文学者的内心世界。他认为,学术的底线或学术根基并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不是传统的就是好的,而是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做到在学术史和学术脉络上对前人的研究有所推进。我们需要破除传统人文大师带给我们的幻像,真正立足于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做出属于我们新时代的人文学术的样貌。

出版人杂志社副社长、中南传媒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黄璜从谈及人工智能对出版业的影响。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冲击了出版业本身的秩序,尤其大幅度分化了出版机构的商业效应。从不同出版板块来讲,人工智能的影响和进程是完全不一样的。在人工智能大幅推进的背景下,学术出版转型更彻底,可能超越了出版本身;以学科为分野的出版物受到更大的冲击,教育出版将面临重大转向;技术应用缓慢会导致大众出版的纸书业务距离消费中心越来越远。从出版商角度而言,人工智能时代的出版转型由三个通道,即出版转向教育、转向娱乐、转向信息服务。

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研究员秦钠谈及人工智能时代期刊出版的五点体会。第一,从纸媒、互联网到人工智能时代,应该正确把握期刊出版的“变”与“不变”,读者的阅读习惯、传播介质、出版方式在当今发生了重大变革。但从期刊角度而言,内容为王、刊物规范以及公信力是不变的,需要我们坚守和传承。第二,作为期刊人,未来已来,必须要拥抱时代、拥抱人工智能。这意味着,传统期刊人要具备迈向全媒体期刊人的素质,久久为功,不断学习。第三,期刊人要在加强传统编辑基本功的基础上,不断修炼内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刊学联动”,借助学科、科研项目的支撑,把编辑工作融入学科、融入科研工作中,成长为一名学者型编辑。第四,期刊建设和人才建设要协同发展。在即将进入“十五五”规划的时间节点,我们应该做好期刊人才队伍规划的顶层设计工作,健全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专业人才等人才梯队机制。第五,期刊肩负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学术成果的重任。要做到三个“走”:一是走出去,刊物要通过编委、国际编委、审稿专家走向国际;二是走进去,要创造在国际平台充分交流、平等对话的环境和语境;三是走上去,每一本刊物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要得到学科及研究领域同行的认同,才能真正发出中国声音。

本次论坛切中当前期刊人才队伍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痛点,既在宏观层面面向技术时代这一大的历史背景和“两个大局”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时代使命,重新审视如何培养“大编辑家”;也在中观层面应对当前行业内部存在的人才机制、结构、流动等方面的新机遇、新问题、新挑战,并提出相应制度举措;还在微观层面共商如何实现编辑群体的切换,如何成就一本期刊的具体事宜。大编辑家与大时代同行,而培育大编辑家的土壤需要期刊界同仁和学界同仁共同营造。论坛汇集老中青三代编辑、学者,呈现了一个聚焦期刊发展的学术共同体的蓬勃生长,其构成期刊事业高质量持续发展的传承纽带。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 2024.08 |2024.07 |2024.06 |2024.05 | 2024.04 | 2024.03 |2024.02 | 2024.01 |2023.122023.112023.102023.09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2022.12|2022.11|2022·10| 2022.09|2022.08|2022.07|2022.06|2022.05|2022.04|2022.03|2022.02|2022.01热点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人物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学者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观念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专栏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会议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青年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


探索与争鸣杂志
探索与争鸣杂志,以学术为底色,以思想为旗帜:聚焦中国问题;追踪改革大潮;秉持人文立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