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 ◆
目前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留言。
“事实:从现实主义到虚拟现实”专题研讨会
会议综述
撰文:马宁静
与会嘉宾合影
2024年9月7日,由《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南开大学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文学与文化》编辑部、《中国图书评论》编辑部、《文艺评论》编辑部共同协办的“事实:从现实主义到虚拟现实”专题研讨会在哈尔滨召开。本场会议也是继第一场“讲理:日常生活的逻辑与理性”,第二场“说意:数字时代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意义感”,第三场“味道:日常生活与中国人的生命哲学”,第四场“言情:日常生活与当代中国人的情感结构”之后,《探索与争鸣》主办的“回到日常,回归常识”系列的第五场会议。
“回到日常,回归常识”系列海报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及《社会科学战线》《探索与争鸣》《学习与探索》等学术期刊的近四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会议开幕式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韩伟主持。黑龙江大学校长王敬波出席开幕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文秀、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代表主办方致辞,韩伟教授代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致欢迎词。
于文秀副校长致辞
黑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文秀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黑龙江大学的基本情况,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她指出,当今时代,技术带给人的异化不断加深,技术的泛用和滥用不仅涉及科学伦理问题,也影响着学术伦理与科研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会议对“现实主义”“虚拟现实”的讨论是极具时代意义的。
周志强教授致辞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代表南开大学审美文化研究中心,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他指出,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实际上也是“潜在现实”,技术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赋予未来以多样的可能性,期待与会学者与青年学者们就此展开学术交流、思想碰撞。
《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各主办方、协办方的衷心感谢和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热烈欢迎。他指出,“事实”概念在时代洪流中不断变迁,在技术时代,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似已打破,20世纪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也有了新的理解与诠释,现实主义本身的有效性亦有待追问。
韩伟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并致欢迎词
本次研讨会有四场分会。
第一场会议
第一场会议由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韩伟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评议。
王一川教授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王一川的发言题目为《现实、心创现实及其三层面》。在发言中,王一川教授提出,在“两个结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可以中国现代哲学家在古典心性论传统下提出的若干新的现实观为基础来阐释现实主义,即“心性现实主义”。王一川教授认为“现实”在文艺中总是以“心化现实”方式存在。故而心化现实在心性现实主义文艺作品中存在三种展开方式:更靠近现实的心感现实,更靠近人的心灵的心明现实,由艺术媒介和符号形式系统创造成的心创现实。与之对应,文艺作品中的心创现实包含三层面:近心感现实层面,近心明现实层面,心感—心化现实交融层面,并举例说明了三层面文艺作品各自的创作缘由与叙事特色。
蒋述卓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的发言题目为《虚拟现实的“事实”呈现与文学理论转型》。蒋述卓教授认为,虚拟现实也是现实,而且是正在生成“事实”;并结合当代作家作品,指出虚拟现实叙事已经超越“魔幻现实”,而成为“虚实相生”“虚实合一”的叙事新形态,呈现出当下的日常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新的文学理论转型——跨介质现实主义。明清之际方以智的“质测”与“通己”学说或可成为理论阐述基础。此外,蒋述卓教授指出,虚拟现实不仅是文学的研究对象,也是哲学、历史学科的研究对象,其跨学科性质是不能忽视的。
杨扬教授发言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杨扬的发言题目为《五四时期作为文学的话剧艺术的写实变异》。杨扬教授指出,20世纪许多知名学者、作家都曾进行戏剧创作实践,朱光潜、李建吾等学术大家都有对戏剧文学发展的研究论述,可以看出当时戏剧在学科范畴中属于文学。到21世纪,戏剧在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似乎都已与文学泾渭分明。对于20世纪现代文学来说,中国文学何以走向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何以影响中国文学走向,是首要的问题。而对于21世纪当下的文学,理论是否能作为支点撬动文学发展?戏剧这一特殊体裁,对于文学和现实主义的意义,就在于戏剧可以打破启蒙的自循环,解决现实主义文学的痛点问题。
金惠敏教授发言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金惠敏的发言题目为《“事实”的建构性——德意新实在论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金惠敏教授指出,现实主义自身即存在“现实”与“主义”的悖论,而要想思考现实主义,必须思考物与思的本质关系问题。在古英语、德语、俄语等语言中,“物”与“思”都存在语言学上的联系,可见二者存在一定的本质性联系。对此,新实在论的观点值得思考。金惠敏教授总结了新实在论德国代表人物马库斯·加布里尔和意大利代表人物毛里齐奥·费拉里斯关于“现实”的观点,并以“薛定谔的猫”作为比喻。此外,金惠敏教授提出,面对多样态的现实,应当放弃反映论视角,以避免向相对主义滑坡。
张永清教授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永清的发言题目为《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问题与思考》。在发言中,张永清教授援引马克思“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认为在虚拟现实冲击中的“事实”即如此。现象学的著名口号“go back to the things themselves”中,过去“things”被译作“事实”“事情”“实事”等,而如今,“things”俨然已区分“facts”“reality”成为“事件”。从中可以窥见“事实”概念的变迁。“现实”或“事实”中求“真”的惯性思维已经动摇,当下人们追寻的真实已不再具有同一性。
第二场会议
第二场会议由《探索与争鸣》副编审屠毅力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勇进行评议。
张跣教授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跣的发言题目为《真实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待定》。张跣教授指出,“诗比历史更真实”这一经典命题,实际上将“现实”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存而不论;典型不是平均数,就如《人到中年》的主人公是否真的能代表中国的知识分子?张跣教授认为文学艺术本身就是虚拟现实,从生产的角度,艺术是“增强现实”,从消费的角度,艺术是“混合现实”;而真实则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待定,待定即是可能性、是空白、是选择。
曾军教授发言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曾军的发言题目为《世界重构:虚拟现实化的六种形态》。曾军教授指出,应当区分“事实”与“价值”,回到事实本身,再讨论价值问题,故首先对基础性理论问题进行说明,并对“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和“虚拟与真实的关系”进行了比较。曾军教授认为数字媒介推动了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的虚拟现实化。虚拟现实化,即是以技术作为虚拟手段,创造与真实的现实世界相平行、相兼容、相迥异的“第二现实”,进而实现人类精神活动的现实化(具象表征和现实显现)。虚拟现实化有六个层次:虚拟非真、虚拟似真、虚拟仿真、虚拟为真、虚拟混真、虚拟即真、虚拟与真。此外,曾军教授还提出将RV(现实虚拟Real Virtuality)引入文论话语。
贺仲明教授发言
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的发言题目为《虚拟现实背后的现实诉求》。贺仲明教授认为,现实是一个可以被无限解构的复杂概念,与其求其本质,不如探讨如何认识现实。当下的现实处在被遮蔽的状态,信息泛滥使得真相更难求得,人工智能技术对现实的“虚拟”会导致对个人真实和社会真实的扭曲。在当前的文学市场中,非虚构文学的市场占有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可以看出读者对真实的热情。虚拟现实背后仍存在对现实的诉求,求真是人的本能,寻求“真实”“深刻”的现实主义取向仍需坚持。
周志强教授发言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的发言题目为《算法情感、幽灵形象与“芯文艺”——人工智能时段的文艺》。在发言中,周志强教授分析了当下的文学艺术“心文艺”到“芯文艺”的转变,总结了“芯文艺”两大“秘密”:数据感知力和算法情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许多场景下“人”与“非人”的界限已难以分清,但人工智能通过“数据感知”生成的文艺形象,并非现实的反映,而是已有形象的重组或变形,是“幽灵形象”——仿佛有灵魂的死者。周志强教授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类需要认清“芯文艺”的数据保守主义,警惕“芯文艺”为文艺重新立法。
何平教授发言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的发言题目为《怎么的现实?如何文学?》。何平教授认为,目前的文学创作中存在“过于丰裕的未来”与“过于匮乏的当下”:连网络时代的前二十年都没能消化,却产出了大量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作品。这是由于现实主义精神把握不了当下的时代,还是如今创作者的失能?此外,这些以未来为题的科幻作品,对未来的建构基本上是肤浅、煽情或恐慌的。何平教授指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对“人”的定义与“人”的本质的变化也是不可逆的,被悲观的想象为“末世”的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可能恰是文艺的重新定义和新起点。
第三场会议
修磊编审主持
张奎志教授评议
第三场会议由《学习与探索》编审修磊主持,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奎志评议。
邵燕君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的发言题目为《虚拟现实如何反映现实?》。在发言中,邵燕君教授以“网络文学能否反映现实”作为出发点,提出网络文学已由“以爽为本”拓展为“满足读者需求”。在网络文学造就的虚拟世界中,“真”与“实”分离,而真实又从“实存性真实”转向“信以为真”的“或然性真实”,在网络社群空间中,更成为趣缘群体共同认同、共同经验的“液态的真”。“真实感”有其存在的必要,它是人的感情的锚定点,且仍是“美”和“善”的基础。虚拟现实创造真实感的方式是进行逻辑自洽的“设定(世界设定、人物设定)”。至于当今的网络文学,其引起读者共鸣的基础是共同面对的现实生活、共同体验的时代情绪,自然具有反映现实的功能。
蓝江教授发言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蓝江的发言题目为《实在性的崩溃?——人工智能时代的虚拟性和实在性的关系刍议》。蓝江教授以《黑神话·悟空》的游戏内容为例,引入了边沁、休谟、德勒兹、齐泽克对虚拟与实在的边界、最低限度的实在性的思考。非洲当代哲学思潮,提出了“非洲式”和“西方式”的两种实在性,木雕原本与非洲的生活、信仰一体,被殖民者放进展柜是对其现实性的剥夺。蓝江教授深入阐发了海德格尔的“林中空地”和马库斯·加布里尔的“意义场”理论,认为人工智能的产物仍然是人类在赋予它们意义场,对人类世界具有意义,并被观看的人类所感知,故而获得相对于一定的意义场的实在性。
妥建清教授发言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妥建清的发言题目为《沉浸媒介时代的生存危机及其审美出路》。在发言中,妥建清教授提出,从时间性反思沉浸式媒介带来的危机和困境,沉浸媒介时代有三重事件性困境——无法跳转的困境、无法安顿的困境、空虚循环的困境;以及三重情态性困境——意义的均质化、意义的浅表化、意义记忆的去主体化。危机的解救之道则有三种:一是呼唤身体与他者的在场;二是人以批判性的审美态度展开栖居,呼唤作为庇护场所的“家园”,以“上手”的方式与沉浸媒介打交道;三是聚焦于媒介生产的源头革新沉浸媒介生态,一方面培养相关从业者的职业责任,另一方面完善沉浸架构。
李勇教授发言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勇的发言题目为《虚拟现实与媒介美学:从无“缝”叙事谈起——兼及现实与媒介化关系问题》。李勇教授指出,作为神经叙事,虚拟现实技术引发神经前所未有的专注效果,这与虚拟现实媒介对接受隙缝的“无缝”化处理相关。接受隙缝的“无”化,从用户角度看,体现神经空前的投入纯度与专注度;从媒介角度看,则体现了媒介发展的透明化、超级化趋向。虚拟现实叙事于是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神经叙事,这一变化影响深远:一是使得既有符号秩序受到根本性冲击与质疑,进入杰伦·拉尼尔所谓“后符号叙事”;二是使得用户审美经验历经从旁观到亲历的变化,叙事主体由他人驱动故事,发展为拥护自主驱动故事;三是对美学的“距离”精神产生了根本性影响,需要警惕人的认知理性被叙事世界操控的可能。
张艳梅教授发言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张艳梅的发言题目为《多模态现实主义与真实感重塑》。在发言中,张艳梅教授通过对“多模态”的现实主义叙事进行研究剖析和举例分析,指出这种多模态的媒介形式,既是叙事方法的革新,也重塑了真实感的定义与感知,使真实感得到拓展与加强。“多模态”的现实主义叙事,既是在场式的,又是叙事式的,共同构成我们对事件的认知,现实主义的叙事边界越来越模糊。人工智能参与下的叙事,往往不仅是对现实和自身的反映,还是一种创造过程,使人在明知虚拟的情形下感受真实。
丛治辰副教授发言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的发言题目为《“真实”的权力》。丛治辰副教授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与当代文学批评出发,指出在传统文学中,决定“真实”的是多种复杂权力的合力,而在虚拟时代,“真实”的定义依旧是复杂权力的结果。当下游戏产业发展迅速,一路高歌猛进中,原本属于“爱”的游戏领域,却屡屡成为资本、科技等的帮凶,对人起到异化作用。虚拟和虚构有着本质性的不同,虚拟是一种想象的创造,虚构却只是对现实的拙劣模仿与替代,压抑人的想象力,因此,应当保持对虚拟的警惕。
第四场会议
王艳丽研究员主持会议
马汉广教授评议
第四场会议由《社会科学战线》研究员王艳丽主持,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马汉广评议。
朱军教授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朱军的发言题目为《现实、虚拟现实与乌托邦》。在发言中,朱军教授结合虚拟现实的空间生产理论与当前具有虚拟现实主义特点的热点作品,提出“虚拟现实”可以看作一种摆脱既有思维模式和文化偏见,进入技术乌托邦的方式。然而,虚拟空间并非中性,其相关技术的来源深深植根于被亨利·勒菲弗尔称作“理性之王(King Logos)”的领域——军事、科学、工业、霸权的结合,因而它一方面得到“天眼(上帝)”的守护,一方面得到男性至上(英雄主义)原则的守护。
陈琰娇副教授发言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琰娇的发言题目为《数智时代的文化批评与批评的虚拟转型》。陈琰娇副教授指出,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与发表平台的发展,文化批评的生产机制、文本类型与阅读体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批评转化为短视频批评,批评文本转化为视听文本、数据文本和情感文本、对批评的阅读转化为复杂的观看行为。而在互联网空间中,批评又具有了“具身体验”的特性,从试听文本转化为虚拟批评剧场而具有对话性与可见性。
臧晴副教授发言
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臧晴的发言题目为《“现实一种”: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在发言中,臧晴副教授以雷蒙·威廉斯、韦勒克、罗杰·加洛蒂的观点为线索,介绍了作为“关键词”的“现实主义”的理论内涵。臧晴副教授指出“现实主义”在中国与海外的境遇存在着“冷热之差”,而这在夏志清与普实克有关中国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倾向的“夏普之争”中窥见一角。此外,海外对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研究,带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并着重于研究时代变迁后对现实主义的批判和现实主义消解的分析。
阮凯副研究员发言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阮凯的发言题目为《何谓虚拟事实:一种新的事实观与虚拟世界观》。在发言中,阮凯副研究员提出了“虚拟事实”这一新概念,论证了其理论合理性,并探讨了这一概念在哲学上的意义与对现实的影响。事实这一概念经过三重流变:第一重是事实与人类实践的交织;第二重是随语言发展,“事实”偏向“实”;第三重是走向更加具体化的事实。虚拟事实指虚拟世界中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它既包括虚拟世界中的设定,也包括玩家在虚拟世界的行动。虚拟事实的价值在于,它能帮助我们言说和认识虚拟世界,能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真实与虚构划清界限,为解决虚拟行为的伦理问题提供思路。
邓剑副教授发言
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邓剑的发言题目为《国产现实主义游戏批判——概念、文体以及“失败的成长叙事”》。在发言中,邓剑副教授将现实主义的游戏定义为描写社会现实的游戏;并将之与带有自然主义性质的现实模拟游戏,以现实为素材的现实题材游戏,带有实用目的的严肃游戏、功能游戏、教育游戏等相区分。对于现实主义游戏的文体问题,邓剑副教授认为,目前文学文本的现实主义游戏基本遵照现实主义文学的写作方式,尚未形成固定样式,而算学文本是目前我国现实主义游戏的主流,主要以其数值运算塑造典型人物,体现了以游戏这种计算媒介进行现实主义书写的特殊性。
闭幕式
会议闭幕式上,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作大会总结,认为本次会议对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场思想的冒险,是一场非常开放的讨论、对话、争鸣。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科的学者们汇聚一堂,各抒己见。“现实主义”这一老概念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相勾连,可见数字文化对文学艺术影响之深,而这也将成为未来学术研究的“地面”。“现实主义”仿佛“夤夜的风灯”,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发言互相呼应,共同为这盏摇曳的风灯续火添亮;期待更多新讨论出现在未来的学术研究中。
相关链接:
讲理:日常生活的逻辑与理性|“回到日常,回归常识”系列论坛(第一场)
说意:数字时代中国民众日常生活的意义感|“回到日常,回归常识”系列论坛(第二场)
味道:日常生活与中国人的生命哲学|“回到日常,回归常识”系列论坛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
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
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目录 2024.08 |2024.07 |2024.06 |2024.05 | 2024.04 | 2024.03 |2024.02 | 2024.01 |2023.12|2023.11|2023.10|2023.09|2023.08|2023.07|2023.06|2023.05|2023.04|2023.03| 2023.02 | 2023.01|2022.12|2022.11|2022·10| 2022.09|2022.08|2022.07|2022.06|2022.05|2022.04|2022.03|2022.02|2022.01热点区块链|未成年人犯罪|5G|《长安十二时辰》|知识付费|留守儿童|巴黎圣母院大火|《流浪地球》|开放二胎|“佛系青年”人物鲁迅|施蛰存|王元化|费孝通|陈旭麓|金庸|哈贝马斯学者陈平原|杜维明|葛剑雄|何怀宏|季卫东|罗伯特·帕特南|沈志华|王汎森|乐黛云观念天下|祖国|信任|“五四·青年”|人文危机|涂层正义|全球文明专栏重识中国与世界|城市与文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会议数字加密货币|江南文化与城市发展创新| “科幻景观·文化· 媒介”学术论坛|大学治理使命| 网络时代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 “城市与情感”第二届中国城市问题(上海)论坛青年论坛青年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精彩感言|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一期|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第二期|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 学术圈 学术写作|高校工作时间|学术晋升机制|假期|救救博士生|“青椒”的焦虑|学术圈的“第三世界”|开题报告怎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