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ple,和一种数字时代里“新的观看”

时尚   2024-12-04 19:03  

我们对展厅里庞大的屏幕以及镜子印象深刻——它们和美术馆及画廊的白盒子传统展陈完全不同。据说你的工作室内也有这样的展示空间。在你看来,最适合你的作品的观看方式是什么?


对我来说,如何在实体空间呈现数字艺术至关重要。这是我们刚开始探索的方向。把尺度和规模做得更大,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坏处,因为它可以让人们直观体验数字艺术本身。但最终的呈现方式取决于作品类型以及空间。这次展览中,我们在一个房间展出了十幅《每一天》的油画作品,因为它们可以让你更深入地去观察和欣赏画面,停下来思考;另一个房间则在巨大的屏幕上展示数百张《每一天》的数字作品,像是在讲述这个时代的信息过载。我也为《人类一号》、《S.2122》和《指数增长》增添了另一种维度,它们将小小的世界封装在雕塑内,帮助人们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艺术作品。

《人类一号》是你的首件实体动态雕塑。一般来说,雕塑以其物质性闻名,数码艺术则暗含着虚拟属性,你当时怎么想到将二者关联在一起?


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尝试让屏幕旋转起来。去年8月27日,我创作了影像作品,4天后,我们开始把影像做成雕塑,试图让“盒子”运动和旋转。整个过程进展得非常迅速,直到11月佳士得拍卖会,这件作品售出,用时仅两个月左右。随后我们意识到这种让三维的盒子旋转起来的概念,可以用于探索许多不同的想法。

你在展览开幕时做了《每一天》的现场创作,将创作过程公开作为一场表演,这样的想法如何生发?这是否也是你消除人们对数字艺术误解的方式之一?


这种现场创作的形式大致从五年前开始。NFT出现之前,我会去世界各地参加设计会议,做演讲,后来我厌倦了演讲,就开始思考能否将《每一天》转化为现场创作。想法背后的概念是展示创作过程,让人们意识到,这与他们想象的数字艺术创作过程完全不同。很多人想到数字艺术,总会以为是通过编写程序或代码来生成艺术,但现在大家可以看到它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视觉化的过程。对我来说,现场创作更有趣的是让观众给出反馈并提出想法,这样他们就能看到我如何实现这个想法。

人们对数字艺术存在诸多误解,比如认为其中没有工艺的存在。但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现在再说一个外界对于数字艺术的误解,你认为那是什么?


数字艺术似乎定义了我们的视觉语言,比如说这个饮料瓶,瓶身的图形和文字都由数字艺术家创作,而不是画家或雕塑家。数字艺术家正在定义事物的外观。但很多人依然认为数字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这样的想法显然不是人们在未来会认同的观点。我认为这两个世界的融合才刚刚开始,随着世界越来越数字化,这种融合的情况会继续下去。

2022年你接受其他杂志采访时,说自己还没能完全消化佳士得拍卖的记录——而现在再回顾2021年3月11日,你会如何描述这件事?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还是挺奇怪的。NFT如今有点半合法或不合法,在美国,普通人并不喜欢NFT。所以,人们厌恶NFT的时间已经比短暂喜欢它们的时间要长。这让拍卖显得更加不真实。


对我而言,它自然是一个转折点,对艺术界来说也是。我们才刚开始理解并探索数字艺术的潜力与可能性。数字艺术界和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得非常快,不断进化,新的想法不断涌现,人们也在不断尝试新的事物,然而传统艺术界发展得非常慢,变化往往以几十年和几个世纪为单位,因为它非常谨慎。对我来说,能够开始跨越这几个世界是非常有趣的。

你提到,在Art Basel看展会时,你看艺术品的速度很慢,而你构建工作室的方式也是希望同时构建社群,甚至共同掀起关于数字艺术的运动。这些细节让我感觉到,你的有些部分是相对传统的——比如看待、观看和理解艺术的方式——你认同这一点吗?你认为,艺术究竟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


其实我觉得,在实体空间观看艺术作品不是最有效的方式,人们同样可以在互联网上观看它们。我在尝试将两种体验更好地融合,采取折衷立场。因为我有两个孩子,分别8岁和10岁,他们是使用ipad长大的一代人,让他们对画廊艺术产生兴趣并不容易。我想,他们会更愿意观看动态的艺术作品。


我认为艺术可以帮助人们以新的方式理解和看待世界。看到一件艺术品,继而拓展对世界的认知,重塑对生活和生命的看法,那将是非常有力量的。

数字艺术的变化完全跟随技术的发展。你如何看待自己和技术的关系?你最喜欢和最痛恨技术的分别是什么?


技术一直是我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来说,技术的进步总是令人兴奋,因为它如一套不断变化的画笔,让我能越来越精确地创作内容和传达信息。尤其是人工智能,近年它的发展迅速,我的作品中也开始使用类似Stable Diffusion的工具。


但我不喜欢技术不按预期进行的时候。比如国际航班上的无线网络无法正常连接的时候。当我们身处海洋上空,却无法下载照片,我就会变成一个愤怒的、爱哭的小孩,“为什么互联网在这架飞机上无法使用?”但我希望自己能更多地去欣赏生活中这些荒谬的奇迹。

你能否和我们分享一个自己对未来的预言或想象?如果说你认为自己的作品在两百年后的人眼中如同洞穴壁画,那么两百年后的艺术图景是怎样的?


别说两百年,我甚至无法想象二十年后的世界。人工智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步,它也会同时影响机器人技术。一旦我们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制造出执行各种任务的机器人,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它们“做这个”、“去那里”、“稍等”,让它们整夜不停地工作,就可能会带来一些无法想象的疯狂的变化。


我认为我们无法预测到疯狂的未来,就像NFT,这种加密货币技术被开发出来,与艺术毫无关系,却彻底改变了艺术界。这是一件我们无法预料的怪事,而未来还会发生更多类似的怪事。

你一直想做但还没能完成的作品是什么?


实际上有很多想创作但没来得及创作的作品,只是因为我没有时间。越来越多的作品积压在脑袋里,我知道它们都是可行的,只是找不到时间将想法付诸实践。平时不像我出差时那样忙碌,一般会在工作室筹备活动,制作雕塑,或完成一些日常事务。







监制 令狐磊、高迟 

摄影师 Feng Wei 

编辑 Macci Leung 

造型 Tracy Li 

采访、撰文 Leandra

化妆、发型 杨昌秀 

制片 司柠 

服装助理 阿金


 封面服饰 

Loro Piana 圆领毛衣、长裤、乐福鞋




iWeekly周末画报
遇见美好,洞见未来,我们的生活必须很风尚;星座不会差太多,福利必须送到位。iWeekly App官方号,世界公民的行动读本,时刻保持与世界连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