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从法国到中国的国际文化盛会

时尚   2024-12-19 13:36   上海  

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法国人爱思辨,层出不穷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带领全世界一起思考未来和人生。



法国驻华大使馆一年一度的重磅活动“思想之夜”就是其直接体现,在这场国际文化盛会上,知识分子、艺术家将和普通听众一道,试图为人类在当今社会的更好的生存中找一盏照亮前路的明灯。



12月12日晚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第四届“思想之夜”上海站的活动圆满落幕。八位到场学者和艺术家通过的两场圆桌对谈对本届主题“缝隙”展开讨论,用彼此独特的生命经历一起探讨“缝隙”可以带来的力量和希望,周末画报作为特别媒体支持现场参加这次文化活动。

第四届“思想之夜”上海站活动现场


“思想之夜”,

从法国到中国的国际文化盛会

“思想之夜”诞生于2016年,在某个特别的夜晚,来自法国和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齐聚巴黎,围绕当今时代的关键议题展开讨论。自此之后的每一年,在世界各地,思想界的专业人士在同一个夜晚围坐一隅,对文化领域问题进行话题交流。不同文化、不同领域、不同代际间传递思想流转与碰撞,让“思想之夜”成为法国乃至全球不可错过的国际文化盛会。

红磨坊“思想之夜”现场,巴黎

2021年,这个全球知名的文化思想交流活动首次登陆中国大陆,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城市展开活动。第一届“思想之夜”主题是“拉近距离”,着重探讨“当今世界人与自身及他者的关系”。中法嘉宾们在线上线下汇聚一堂,通过这场多领域跨学科的活动,围绕当下的关键议题展开对话、讨论与争辩。

2022年4月23日读书日这天,主题为“共生共筑”的第二届“思想之夜”在北京顺利召开。借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一同探讨体育精神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共生共筑”。

2023年第三届“思想之夜”的主题是:“更多的?”“更多”一定意味着“更好”吗?目前人们的生活何种繁杂,人类作为科技的缔造者、信息传递者、生活主宰者,却又逐渐被自身的创造物无形地控制。伴随着生活发展的加速,智能手机、网络、短视频、广告、AI...诸如此类——如幽灵般侵入人类的生活,几乎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存在。这不断地引发了艺术家们面对个体生存的追问与反思——长期以科技为重的时代状态下,人类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同时,又不得不饱受各类社会进步附带出的精神与物质脱轨危机。

今年,“思想之夜”迎来了第四届,以“直面裂痕”为主题,上海、北京、武汉三座城市参与其中,共同庆祝不同文化、领域和代际间的思想流转。


在上海站,由复旦大学教授谢晶担任主持,记者、作者、纪录片导演周轶君、科幻小说家阿兰·达玛西奥(Alain DAMASIO)、自媒体博主解密者雨果(HugoDécrypte)、艺术家陈轴、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云杉、艺术家宋冬、科幻作家糖匪,围绕“身体、技术与自然”和“教育、家庭与人际关系”展开思想碰撞,跨界交流。


圆桌讨论、艺术表演,

多元形式的思想碰撞

在本届“思想之夜”上海站活动中,第一个圆桌讨论主题是“教育,家庭与人际关系——如何走出孤岛?”


为什么从家庭与学校中走出来的年轻人越来越想要逃离?是什么样的教育和代际关系令人宁可成为孤岛?是什么样的相处和传承的模式,我们不愿意再传递下去?正确或错误的答案,非黑即白的事实,光明或黑暗的未来,成功或失败的人生,我们还能不能在这样非此即彼的叙事中看到模糊地带的存在,看到意义的不确定,而后看到,新的联结始终可能?


一连串问题引发的讨论发人深思。

第四届“思想之夜”上海站活动现场

“身体,技术与自然——如何重新发现生命?”是第二个圆桌讨论主题。现代文明向我们承诺“技术能解放人”,可是“技术乌托邦”的光环正在渐渐失色。我们越来越发现技术在大规模地做着与解放相反的事情:它孤立,封闭,控制和统治。被技术“解放”出的人本身也变成了工具和机器,它在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同时把周遭世界变得既陌生又死气沉沉。


我们试图在艺术和文学创作中寻找答案:当一切都被原子化和数字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要继续用技术来为自己“叠甲”?我们还能不能重新发现自己在一呼一吸之间与所有的生命交换养分,重新发现脆弱和不可测才是生命的真相?

第四届“思想之夜”上海站活动现场

在活动的开始,法国科幻小说家阿兰·达玛西奥(Alain DAMASIO)朗诵自己的作品。诗歌内容直指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掀起新的浪潮,逼迫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必要性。


在诗歌中,人工智能、算法技术、代码、网瘾等词语的出现让这首诗变得与众不同。如周轶君评价:阿兰先生的朗诵让我惊喜,因为它通过诗歌这一传统形式接纳了人工智能等新兴事物,这种语言的接纳就像是从缝隙中长出的新生命。

法国科幻小说家阿兰·达玛西奥在现场配乐诗歌朗诵

在“思想之夜”活动的尾声,艺术家陈轴邀请公众共同完成行为表演《形同虚设V》。他向大家发出邀请,来主动完成摔碎一只瓶子的仪式,现场观众将成为见证者,通过集体的注视为参与者的行动注入勇气和祝福。


陈轴解释:《形同虚设V》主动完成一个打破的动作具有矛盾的双重含义:它是一个重要的瞬间,一个在记忆中留下印痕的时刻;它又是一次决裂,告别,消亡,令某些事物逝去。死于生之间总有一次破裂带来的转化。

艺术家陈轴现场行为表演《形同虚设V》


直面“缝隙”,

再拾思想碎片

在第四届“思想之夜”上海站活动现场,八位中法重量级思想家聚焦 “缝隙”,围绕“身体、技术与自然”;“教育、家庭与人际关系”展开讨论。在历时3个多小时的活动中,我们拾取了一些在场学者与创作者的思想碎片。

主持人:谢晶

此次“思想之夜”由谢晶担任主持人。她是复旦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社会哲学,比较人类学,现代性批判。近年来致力于平等理论,意识形态批判与性别研究。著有《从涂尔干到莫斯——法国社会学派的总体主义哲学》;译有利奥塔的《话语,图形》,列维-斯特劳斯的《莫斯引论》;主编“差异与共生”丛书(光启书局)。

“缝隙”常让人联想到负面的事物,比如薄弱环节、危机、失败等;然而“缝隙”也可以是积极的,比如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出了空间,种子生根发芽需要缝隙,每个生命的呼吸也离不开缝隙。我们所处的时代恰恰是一个“无缝”的时代,今天,许多人被困在各种系统中,人与人之间却又充满隔阂。这种隔阂带来的孤独与无助感,成为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缝隙”。

对谈嘉宾:周轶君

写作者、纪录片导演。曾是常驻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记者,她的报道涵盖中东及世界热点地区战争及社会变革,著有《中东死生门》、《走出中东》。她也是教育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导演、文化类谈话节目《第一人称复数》主持人。

当前的教育体系往往源自于百年前的普鲁士模式,旨在培养熟练工人,但今天的孩子们已经生活在全新的现实中,他们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构建自己的世界。我们是否能够接纳这些新的变化,允许更多不规则的成长和可能性?例如,芬兰教育就展现了与我们不同的视角,它不仅仅看重学术成绩,更强调幽默感、爱心等品质的培养。我们是否能够在教育中容纳更多样的定义和评价标准,接纳的不同成长路径,这是我们需要反思的地方。

对谈嘉宾:阿兰·达玛西奥(Alain DAMASIO)

科幻小说作家,以创作反乌托邦和政治预言类作品见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构建未来主义且充满幻想色彩的世界。阿兰·达玛西奥尝试着理解当下发生的一切,以及未来将改变我们的一切。他一方面批判技术,另一方面又着迷于技术。

在数码时代,我认为人类经历了三大冲击,这三者深刻改变了我们:1. 互联网,一个无处不在的“全球图书馆”。2. 智能手机,通过一个小小的设备将我们的生活压缩在方寸之间,包括信息、隐私、视频等。3. 人工智能,它是写作、绘画、音乐创作等领域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过去,科幻常探讨“人类与其他生物或事物的区别”,而如今,这种区别正在逐渐消失。比如,人类自认为的优越性在不断丧失:创造力不是独有人类的能力,鸟类可以通过歌唱和舞蹈表达创意,灵性也不是人类的专属。至于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关系,机器人模仿人的许多特性,我们曾认为人类因为有语言而独特,但现在人工智能在语言方面表现得极为强大,这带来了“人类自恋的危机”。

对谈嘉宾:解密者雨果(HugoDécrypte)

法国著名新闻博主,同时活跃在Instagram和TikTok两大社交平台,他在各大平台的总粉丝数已超一千四百万。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的Hugo 2015年在油管上创立自己的频道“解密者雨果”,以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新闻底色的方式解读各类信息与咨询。他希望自己的频道在形式上富有趣味性,但内容上是准确且严肃的。

以我的经验来看,如果我严格遵循传统标准,按照传统的新闻学路径学习并进入传统媒体机构工作,那么我或许永远不会尝试在油管上开设自己的频道。正是因为我看到了教育和学习中的“缝隙”,让我得以在一个通常被认为是娱乐为主的平台上探索传播知识的新方式。


作为一名27岁的内容创作者,我几乎是伴随着社交网络成长起来的。社交媒体不仅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也深刻重塑了人与世界的连接。伴随社交媒体成长的一代人与传统媒体之间逐渐形成了“缝隙”,而这种隔阂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消失。为了弥合这一差距,我选择在年轻人活跃的社交平台上创作内容,既传递信息,也引发对数字技术和社交网络使用的深层思考。我希望通过更加贴近年轻人的内容,让他们重新关注真实世界,而不是仅沉溺于无尽的信息流之中。

对谈嘉宾: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工作委员会委员,元培学院兼职导师,全国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缝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育就是从那些不确定的、不那么丝滑的、看起来磕磕绊绊的地方开始。我们讲的受教育,在当下变成了一个如此困难的事情,教育好像变成了一个封闭、僵化的系统,用“解题”代替“解决问题”的教育方式,所替代的恰是基于真实生活的复杂问题,以及对真实生活的感受、体察,乃至忍受、容忍。在家庭中,父母的过度规划和控制导致孩子围困在“二手文献”或者说“二手时间”之中,缺乏独立成长的空间,形成了窒息感和隔阂。教育体系趋同化,消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个人的孤立和自我中心化、原子化,社会成为了一个失去多样性和生态性的沙漠。


正如伊万·伊里奇(Ivan Illich)在《去学校化社会》中所批判的那样,传统教育体系往往是社会控制的工具,它让人们逐渐依赖于外部期待,压制了自主学习的希望。教育的本质应是充满可塑性和创造性的,没有传统框架束缚,有探索的空间,正是在这些“缝隙”中,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创新和突破的机会。

对谈嘉宾:陈轴

出生于中国浙江,现居上海。他以绘画、影像与行为表演为主要创作媒介,关注人的存在体验。他长期研习的佛家思想逐渐渗入创作,使作品散发出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静谧的气息,同时具有东方色彩的超现实主义风格。

其实疫情期间有几个特殊的“缝隙”经验让我突然意识到,新闻只是将最悲惨的部分提炼出来,而非还原完整的现实。我开始希望回到线下的方式,探索更加在场的创作,比如行为剧场。线下交流具有多个维度,比如气味、眼神、情绪、语调等,它们构成了全息的互动方式,充满直觉和精确性。相比之下,虚拟世界的叙事模式过于单一、理性、计算式,让人感到窒息。这种体验推动我寻找“缝隙”的突破口,希望从主流叙事中找到跳脱的方式,让创作重新回归“身体性”。


有时我会在乡下看到一些虫子,比如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只螳螂。我蹲下来观察它,但完全看不懂它在做什么。我觉得这种“不懂”的体验似乎是被我们遗忘的一种感受。其实,不懂并不一定是坏事,相反,这种不解的状态让我觉得非常重要。

对谈嘉宾:宋冬

中国当代重要行为艺术家之一,代表作有《水写日记》等。

对于我来说,“缝隙”这个词充满了可能性,而非负面的含义。它是一个喘息的机会,就像老子说的“大成若缺”,真正完美的事物并非毫无缺口,反而正是那缺口带来了新的可能性。我觉得“缝隙”的意义所在就是:换一个角度看世界,一切都会随之改变。


我特别喜欢“无界”的理念。这不仅是一种认知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历史上有众多哲人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看世界的途径,但这些道路并非唯一。空无的概念在其中尤为重要,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断裂恰恰孕育了可能性。如果铁板从一开始就是坚不可破,那么世界就只有这一块钢铁,永远一成不变。但正因为有了裂缝,它才衍生出其他事物,而这些事物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

对谈嘉宾:糖匪

作家,评论人,SFWA(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正式作家会员。出版作品有《光的屋》《后来的人类》《奥德赛博》《看见鲸鱼座的人》《无名盛宴》。

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是概率运算,它并不真正理解语言或以人类的方式使用语言。AI仅根据前后文最可能出现的词统计生成内容,并通过反馈优化结果。所以,人工智能更像是“谄媚者”,不断迎合用户输入内容的反馈,而非创造新东西。AI生成的内容也是基于逻辑上最符合多数人认可的选择,这其实是一个“最大公约数”。它强调的是被多数人接受,而不是创新或创造。因此,AI的写作更倾向于“生产”,而不是“劳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编辑 — Emin

图片 — 由法国大使馆提供



iWeekly周末画报
遇见美好,洞见未来,我们的生活必须很风尚;星座不会差太多,福利必须送到位。iWeekly App官方号,世界公民的行动读本,时刻保持与世界连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