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inHislove
分享在地如天的每时每刻
其实双向情感障碍是近几十年才被确定名称和相应症状的,海明威、丘吉尔、林肯、海明威、玛丽莲梦露等也都是依靠一些历史上记载的蛛丝马迹来推测他们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
梵高死后,后世的精神科专家基于他生前的行为、症状的分析,认为梵高曾有抑郁发作和躁狂/轻躁狂发作,符合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所以把他的3月30日生日定为世界双相情感障碍日(World Bipolar Day)。
梵高肯定有抑郁,他消极低沉,自残自杀,这是典型的抑郁症状。
资料显示,因为梵高曾有过精力旺盛、睡眠减少的时期,疯狂地绘画,创作效率极高,有专家称之为病态的创作狂热,认为这是躁狂/轻躁狂的表现。而且,他这个状态之后往往会出现抑郁和极度疲劳。
反观李白,虽说作为含蓄的中国古人,他不可能出现特别过激的举动,更不会主动伤害自己的身体,但是大量饮酒何尝不是伤身的表现。
在李白的诗中,有很多表达忧郁的诗句,比如《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将进酒》虽然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壮志酬筹,但最终落脚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更衬得前面的申明只不过是自我安慰,就好像喝多了的人狂言:”老子天下第一“,然后说”别想那么多,来喝喝喝“。
李白也有很多熬夜创作的时刻,比如《春夜洛城闻笛》、《古朗月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夜宿山寺》等,
在一首诗中,他同时会展现极致高昂的情绪,也会马上低落消极起来,比如”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然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最后他的死亡,有几种说法,有可能病逝,也有可能是酒中在湖上捞月失足,还有可能是直接喝酒喝死。
那他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吗?
很牵强是吗?
其实被当作“双相情感障碍”典型的“梵高”,也有可能是“误诊”。
梵高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他是老大,下面有2个弟弟和3个妹妹。其实他本来还有个双胞胎哥哥,只是哥哥一出生就夭折了,梵高的生日就是哥哥的忌日。
据资料显示,梵高遇到了一个忙于服侍的父亲和不爱自己的母亲,家人疏于照料和陪伴,多次转校、留级、辍学的经历也让他性格更加孤僻、反复无常。
他当过画廊学徒,还做过老师、助理牧师、书店职员,他想考神学院,学习拉丁文和希腊文,做过传教士。但他的每一次努力似乎都没有成果,不是离职,就是被踢出教会。
正是因为尝试多个职业但失败,梵高才从此走上了绘画创作的道路。只不过,在他活着的时候,世人并不特别欣赏他的画作,他生前只卖出过一张画,这是后世人对他感到莫大惋惜的原因之一。
除了求学、求职道路不顺利以外,梵高与家人的关系、情感经历也非常波折。他一度爱上了自己的表姐,勇敢表达后,不但遭到表姐拒绝,还在整个家族掀起轩然大波。家人指责他,他与父亲发生了激烈争吵,甚至要断绝父子关系。
后来,他与一名比自己年长10岁的女性相恋,但双方家人强烈反对,梵高再次跟父亲发生激烈争吵。更严重的是,父亲在剧烈冲突中突发心脏病,很快就去世了。梵高的妹妹曾指责是梵高害死了父亲。
在这时,梵高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精神心理症状了,他经常悲观消极,终日不想说话。但他有时又情绪剧烈波动,容易发脾气、酗酒,跟室友发生剧烈冲突,甚至严重自残,割下了自己的半个左耳。
可以看到,他在原生家庭、求学求职、人际关系和感情经历中都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他后来变得暴躁易怒、频频跟人发生冲突、酗酒,这背后的根源都是叠加性心理创伤。
但是,梵高废寝忘食、疯狂地绘画,创作时显得精力充沛,甚至可能显得很高兴、很兴奋,不一定是躁狂的表现,反而是投入创作的一种成瘾症。
一位广东精神科医生何日辉认为:
真正典型的躁狂/轻躁狂发作时,患者内心是狂妄自大、自命不凡的,这源于他们成长经历中接受过过度夸奖,有过病理性的正性情绪体验,被别人夸奖时感到兴奋、飘飘然。但纵观梵高的一生,我们找不到这种经历,他几乎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不满和指责下,上学经常转学,求职多次失败,恋爱受挫,连画作也卖不出去。在导致他患病的心理根源中,叠加性心理创伤占了绝大部分,他何来狂妄自大的心理依据?
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梵高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因为他对“被人抛弃”有强烈的恐惧、有不稳定的自我形象,且冲动。 人格障碍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缺乏同理心,自我反省能力,行为远远超出社会底线,梵高没有这些特征。他割下耳朵的行为虽然骇人听闻,但这属于大量创伤被激活时的自残行为,而不是突破社会底线。
从结合精神医学、科学心理学的多学科诊疗(MDT)角度,如果由我对梵高的种种症状和精神心理状态进行回顾性诊断,我认为他罹患的是抑郁症伴激越状态(容易暴躁易怒),工作成瘾(指艺术创作),酒依赖,还有偏执型人格改变,边缘型人格改变,求学时还有学习障碍。
所以,不要认为双相情感障碍是“天才病”,拉扯名人,更不要随意给自己或别人贴上标签。
每个人都因为独特的经历成为了独一无二的自己。
梵高创作时是激情澎湃的,他波折的经历让他情感充沛,对所画事物有很强的共情能力,才能画出如此富有感染力的画作。但他在社会、工作、爱情、友情、信仰(尤其是信仰的质疑)各个方面都走投无路,才被逼得用悲剧的方式面对自己、结束自己。
李白在大环境中浮沉,试图挣扎出怪圈,走出一条潇洒放荡的路,但每每被大礼教、传统做官才能光宗耀祖的观念束缚——虽然曾“凤歌笑孔丘”的他临终却想让孔尼为他作传,他一生都在在抓与放、走与留、出世与入世的界限中反复横跳。
但好在遇到懂得欣赏他、赞赏他的一群知己、粉丝,他的诗文流传千古,他也有无数作书立传的人。
我们不要更多思考我的病,我的问题,我波澜跌宕的情绪,而去思考:
我如何更好地生?我可以影响、祝福多少生命?
正视问题,找到强而有力的支持,然后一次次涅槃而生。
哪怕做一个打不死的小强,也能上星爷的电影啊!(笑)
这篇文修了几次,有点犹豫要不要发,
今天听到一个非常好的分享:
不要担心自己不够好~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认知如何,真实地分享就好了,接纳自己——然后有信心越来越好。
我知道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会越来越好!
我曾经从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中走出来,
当我开始分享其中的挣扎,跌倒,反复和站起来时,
真实帮助到了我的几位读者。
为防失联,特别公开我个人微信,可以扫码或搜索添加:417145017
我有一些很不错的资源,希望分享给你,能帮助到你~
一定要记得,你独一无二,美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