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确有丰富的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他们德高望重、群众工作能力强、熟悉社情民意,用老百姓视角断案解纷;他们是扎根基层的根、深入基层的角,是司法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近年来,在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曲靖法院涌现出一批勤于奉献、敢于担当的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特在“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开设【身边榜样.特邀调解员】典型宣传专栏,宣传展示来自基层一线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的先进事迹,号召广大党员、法官、干警学先进、当先进,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补短板,始终保持勇于追求、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奋力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曲靖实践中展现司法新担当、彰显司法新作为!
今天,我们推送的是来自于会泽县人民法院迤车法庭的特邀调解员徐国府。
徐国府配合法官现场调解山林纠纷
“农村群众大多都很淳朴,他们打官司大多都是为了争一口气。”已经70岁高龄的会泽县人民法院迤车法庭人民陪审员、特邀调解员徐国府,近三年成功调处民间纠纷案件上千件,被当地干部群众亲切地称为“布衣法官”。
“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一定要情理结合,充分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矛盾症结所在,用情用理感化当事人,引导他们换位思考,才能解开心结,化干戈为玉帛。”先后在村(社区)、司法所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老徐,农村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会泽县马路乡80多岁的李大爷,老伴已去世多年。前不久,本该安享晚年的李大爷却因老年生活闹心不已。别无他法,李大爷一纸诉状将两个儿子告上法庭。
法庭受理该案后,将案件委派给特邀调解员老徐。拿到案件,老徐第一时间向当事人、村委会了解了案件缘由。原来老人的长子对承包土地管理意见较大,很少主动过问老人的生活,老人次子虽然对老人衣食住行给予照管,却因在外打工不能给老人精神慰藉,导致老人多次找有关部门解决。了解到案件原委后,老徐制定了“化心结”的调解方案。经过老徐于法于理的劝解,弟弟主动让出部分土地给哥哥管理,兄弟二人就赡养事宜相互商量并征求李大爷意见后达成协议。
“每个案件都有一个症结,能否抓住这个症结,关乎案件能否成功解决。”老徐认为机械运用法律很难从根源上化解当事人的矛盾。
村民刘某为生活琐事阻断了张某等四家人通行的道路,经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张某等四家人另修了一条通行道路,同时阻断了刘某家去菜园的唯一道路。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后,刘某便起诉到法庭。法庭受理案件后,老徐和法官第一时间到现场进行勘查并详细了解了案件的来龙去脉,找到了张某等“堵路泄愤”的“症结”。调解中,坚持自己有理的刘某不愿道歉,导致调解陷入僵局。如果案件简单判决一方面可能导致矛盾升级,另一方面判决生效后执行难度增大。最终,在老徐三次登门后,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告刘某,提出了经济补偿的解决方案。原本调解“无望”的相邻纠纷,最终得以妥善化解。
徐国府勘查相邻纠纷现场
“调解工作虽然遵从双方自愿原则,但调解员提出的调解方案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能犯低级错误。”老徐经常说,成为一名合格的特邀调解员,仅仅拥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
苟某从他人手中承包了砍伐树木的工程,后将该工程以每棵树5.5元的单价转包给徐某,徐某遂组织工人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徐某被树木砸伤导致九级伤残。双方就赔偿事宜协商后无法达成一致便诉至法庭。
调解过程中,老徐从本案是雇佣关系还是承揽关系给双方进行了详细解释,并详尽分析了两个法律关系权利义务的不同及双方的诉讼风险。最终苟某同意赔偿徐某28000元,案件得以顺利化解。
身为人民陪审员,接到陪审任务后,老徐都会在庭前第一时间查阅卷宗,对相关法律问题向法官请教;庭审中对需要查明的法律事实及时补充询问;庭后主动总结案件的争议焦点并提出处理意见。
每天“闲不住”的老徐,都会早早到设在法庭的“徐国府调解工作室”,或电话沟通当事人、或上门调解、或配合法庭办案……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审核|区鸿雁
编辑|蒋应娟
来源|曲靖日报
2024年第4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