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
“国”字的初文是“或”,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由表示武器的“戈”与表示疆界的“囗”组成,会武器保卫邑外四方之义。到了周代晚期的金文,加上了四框“口”,表示如此重地,四边均需要把守住。秦代便把“国”变成定型的方块字。
“国”字的演变过程经历了象形文字、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等阶段。最早的形式是甲骨文的“或”,本义为“邦国”、“封邑”。后来演变为金文的“或”形,篆文为了与“或”相区别,在外部增加了“囗”。隶书和楷书进一步简化和定型,最终形成了现代的“国”字。
“国”字本义指有疆界的地区,引申指某一地区、区域。又引申指分封的诸侯国。战国以后主要指国家。“国”用作定语,指本国的,代表国家的。“国”在早期也指国都、都邑。
在古代文献中,“国”字的使用非常广泛。例如,《诗经》中就有“大国”“小国”的用法,表示不同的国家规模。此外,“国家”一词连用,表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政治实体,能够制定和执行法律,管理其领土内的各种事务。
商周时期,人们聚居的地方称邑,《说文》曰:“邑,国也。”邑就是国,而“国”主要是指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统治的区域。《周礼·大司马》注:“国渭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春秋时期,人们表示“国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如《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传:“言人君当固民以安国。”(现代汉语还习称友好国家为友邦,邻国为邻邦,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称邦交)。西汉以后,因为避刘邦讳才渐用“国”的。《说文解字》曰:“邦,国也。从邑,丰声。”邦亦是古代诸侯封地之称,在这一点上,与“国”同义,但有大小之分。《周礼·太宰》:“以佐王治邦国。”郑玄注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后“邦国”合称,亦多指代国家。
先秦时称“国”,除了表示王、侯的封地,或天子统治的区域,较多还用来指国都。如《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后亦指某个地域,犹如“方”。《周礼·地官·掌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又有指代家乡。如唐卢僎《南楼》诗:“去国三巴远,登楼万里春”。
洪秀全在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后,具有浓郁帝土思想的他也在“国”字上用了一番心思。在他看来,他所建立的“国家”的“国”字中,不应与一个表示大概或可能等“疑惑”之意的“或”字谐音,要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就得将“国”字改一下。于是在1853年,诏令将“国”字中的“或”字改为“王”字,这样才与他自称的“天王”二字相符,同时也与他一心要代替上帝主宰一切的思想相吻合。洪秀全将“国”字改为“国”后,使之成为自己国家政权的专用字,立即颁诏天下,遵照执行,并规定凡是其他国名、地名不得用“国”字,只能用“郭”的字替代。不过洪秀全颁行的这个“国”也只用了十多年。魏晋六朝时代,在镜铭刻文里出现“囗”里从“民”的“囻”字。可能有“国以民为本”之意。反映了春秋时代孟子的“民贵君轻”的思想,并且与“国”字形成强烈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