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潜心教书育人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极具引领价值。为探寻教学成果奖“炼成”的奥秘,引导更多幼教工作者守正创新、厚积薄发,本报聚焦学前教育领域,特邀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讲述成果背后的故事,分享经验与做法,以供借鉴。
本篇获奖项目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获2022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建多元体验基地,育至真幸福孩童: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育1314模式构建》
儿童是自然中的儿童,天生就对自然有着热爱之情。花鸟鱼虫等自然界中的“小精灵”总能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为其追逐,为其发问。
为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需要,自20世纪70年代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便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合作:学院内的动植物标本馆、海洋生物标本馆、人体标本馆、昆虫研究所、生物学专家与博士等优质的物力资源、人力资源均为孩子们提供支持,并共同开展了动植物标本制作、显微镜大世界、兰花的秘密、生命的起源、实验室探秘等内容丰富的社区活动。经过长期合作共建,生科院成为了我们第一批建设的15个社区教育实践基地之一。
生科院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动植物标本
昆虫研究所的博士和孩子们在蟑螂房做实验
种植专家在晨间和孩子们畅聊植物生长
孩子们在实验室里观看显微镜里的奇妙世界
2017年,我们与生科院携手对社区内的科学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通过资源共研、课程共建、师资共培,生成了“虫虫总动员”科学体验活动,自此“虫虫总动员”成为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主题活动。这些年来,在“虫虫总动员”主题背景下,老师们大胆地进行班本化课程建设,不断拓展和创新活动内容与形式,形成了“养蚕记”“呀,蝴蝶”等优质的班本课程案例。接下来便以“养蚕记”这个班本活动为视角,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么在协同共育的理念下,依托基地,实现育幼儿、育教师、育家庭和育社区的。
养蚕记
你好蚕宝宝
《养蚕记》缘起于一份来自昆虫研究所的礼物。
春天,“虫虫总动员”主题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走进生科院昆虫研究所,开启了昆虫的探索之旅,还得到了一份昆虫研究所赠予的珍贵礼物:一盒刚孵化的蚕宝宝。这个礼物让孩子们既兴奋又珍视,一场关于生命的奇妙旅程就此展开。
昆虫研究所给孩子们送来了
刚孵化的蚕宝宝
蚕宝宝的秘密
朵朵:我们可以摘一些其他叶子给它试一下。
孩子们在幼儿园搜集不同的叶子
分类摆放不同叶子
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蚕宝宝的状态
表格记录蚕宝宝对不同叶子的反应
第二天,孩子们发现事与愿违,蚕宝宝好像不动了!着急地掉眼泪。为了拯救蚕宝宝,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赶紧“搬救兵”——求助养蚕顾问。
老师将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反馈给了昆虫研究所的邓博士,邓博士精心录制了一段“蚕的饮食习惯及生长过程”的科普视频,帮助孩子们了解到蚕宝宝的饮食习惯很专一,基本是以桑叶为食物,但是通过科学技术改变它的苦味受体基因,接受过改造的蚕宝宝也可以吃苹果、雪梨、玉米甚至是面包等其他食物。自此,孩子们只要有不懂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通过老师,寻求养蚕专家的解答与帮助。
班级养蚕专家咨询小组
邓博士介绍蚕宝宝的饮食特点
喂养了一段时间后,随着蚕宝宝越来越大,原先“居住”的塑料饭盒也显得越发拥挤,孩子们开始思考,怎样可以让蚕宝宝住得更舒服一些?
悦悦:我家里有快递盒子,我们可以用那个来做蚕宝宝的房子。
旭旭:蚕宝宝比较爱干净,等新房子盖好了我们要轮流打扫清理便便,保持房子里边的清洁。
孩子们的想法得到了家长们的积极响应。果果的妈妈是养蚕的爱好者,她主动请缨,认真备课,走进班级和孩子们分享蚕的蜕变过程,跟孩子一起给蚕宝宝做了更多的房子,并充分发挥家长带动家长的作用,让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养蚕行动。家长们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学着养蚕,孩子每天观察蚕宝宝的进食情况,收集蚕砂,记录着蚕蜕皮的次数,还有的在家里阳台种了桑树,专门为蚕宝宝提供食材,大家都对蚕宝宝的成长充满着期待。
蚕宝宝们的“住所”越来越多样
孩子和家长共同记录,形成喂养日记
刘素宁博士
《长大成“虫”》
崔莹莹博士
《什么是昆虫》
曾杨伟老师
《遇见大自然》
都二霞博士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茜茜:它的脚不是比六只少,是比六只多,那也算昆虫吧?
丁当:它长得好像毛毛虫,像蝴蝶小时候。
关于蚕是不是昆虫,我们没有直接给孩子答案,而是预约了昆虫研究所的半日研学活动,带着孩子们走进昆虫研究所的实验室,由研究所的博士们带着孩子们进行小组观察和学习。通过现场实物对比,孩子们真实地了解到蚕在每个阶段的特点,对蚕的生长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同时深刻领会了“完全变态”这样的生命现象。
孩子们向研究所的博士提问
博士给孩子们解释“完全变态”的现象
再见,蚕宝宝
终于,在孩子们的翘首期盼下,蚕宝宝们迎来了破茧时刻。他们为能够顺利破茧的蚕宝宝感到开心,为尚未破茧的蚕宝宝加油,也为没有成功的蚕宝宝伤心难过,情绪随生命的生长变化而变化。
叶叶:我的蚕宝宝飞走了,我会想念它的。
嘟嘟:我们可以把它埋在幼儿园的花园里,给它做一个墓碑。
为未能破茧的蚕制作墓碑
为蚕举行一场音乐葬礼
孩子们制作的感恩卡
家长感言
在广博的社区教育资源中成长
吴冬梅
2002年,通过全国招聘,我来到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担任副园长。高校附属幼儿园属于事业单位办园,面临着很多办园体制、经费、编制的问题。对于如何办好这样一所有着50年历史的高校附属幼儿园,我心里打起了鼓。
但当我踏进这所幼儿园后,就被附幼独特的学习方式震撼了。这所幼儿园似乎是没有围墙的,孩子们到社区里活动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他们可以一天都待在社区里,奔跑、捉虫、看鱼,和社区里不同的人聊天、在实验田观察水稻的生长,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而然,成长却在悄然发生。如何撬动社区的力量,整合家园社的教育资源,共同打造幼儿成长的新生态,成为我入职后探索的方向。
多年来,我们与家庭、社区携手前行,共同架构起“建多元体验基地,育至真幸福孩童”的园、家、社协同共育“1314模式”,一步步“炼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所谓“1314模式”,主要是指以培养“真探究、深体验、博见闻、善学习、乐变通”的至真孩童为1个核心育儿目标,以“资源观、协同观、四育观”3个理念为价值基础,以1批社区多元体验基地为核心,以“资源建设、活动开展、平台搭建、机制运行”为4个运行要素,实现协同共育。
01
资源观:社区教育资源
需要开发、整合与重组
入职后,我开始梳理园史资料,在一堆旧照片中找到了一些早期社区活动的印迹——1983年,老师们带领孩子们在生物系鱼塘开展关于鱼的探索活动;1996年,孩子们在社区标志性雕塑“孔子像”前写生;1999年,孩子们走进新生宿舍,采访大学新生……从那时起,附幼的老师就不被“园舍简陋、设备不足、场地局限”等问题所束缚,他们勇于突破与创新,带孩子们走进社区,感受四季变化、亲近花草鱼虫、体验社区烟火气,让社区活动成为附幼孩子们独特的学习方式。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直以来,老师们更喜欢使用的是草地、花园、池塘、超市、运动器械等自然资源、生活资源,但社区的资源就局限于此吗?基于这样的困惑,我们通过“高校附属幼儿园社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幼儿园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项省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逐渐认识到社区不仅仅是地理区域的划分,它更包含了一些社会的概念,如社区中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以及共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于我们而言,高校社区不只是地处高校内,还有着丰富的自然环境、大学生群体、社团文化、特殊节庆活动、院系资源、人际关系等,这些高校社区资源经过筛选、整合、重组后,才能转化为服务于幼儿发展的社区教育资源。
对社区、社区资源以及社区教育资源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我们在资源的开发上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借不同资源开发者之力,挖掘各类社区教育资源。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社区生活资源得以被充分挖掘;在大学生团队的融入下,我们发现了大学社团资源、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价值;在各学院专家学者的加持下,我们进一步深入大学的实验室、工作室、研究所,发掘可为幼儿探索所用的专业资源。历经“走访社区—研讨分析—爬梳归类”,社区教育资源库初步形成,有效地解决了社区教育资源单一、零散的问题,从而帮助老师们快速地找到适宜的社区教育资源。孩子们不再囿于幼儿园的围墙内,而是在更广博的社区教育资源中,获得了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02
协同观:幼儿园专业引领,
家长深度参与,社区主动卷入
社区教育资源库的建立推动了多样化社区活动的落地,不论是有经验的老师还是新老师,都越来越喜欢带孩子们到社区活动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活动大多是由幼儿园主动发起,家长和社区配合完成,这种合作模式更多是“幼儿园的一头热”。如何变社区、家庭“被动牵手”为“主动与幼儿园肩并肩走”?这是我们打造协同育人环境所面临的教育主体关系问题。大量的社区活动让我们厘清了家庭、社区处于共育边缘化状态的原因:家庭和社区对于自身的教育职责、育人作用、角色定位模糊不清,容易陷入“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的误区。
于是,我们加强自身的专业引领作用,积极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通过研讨型家长会,强化家长作为重要教育主体的意识,和家长一起讨论班级即将开展的主题内容及其价值,并挖掘家庭可为主题提供的教育资源,让家长深度地参与到课程建设中。同时,我们坚持“有活动就要有反馈”的原则,促进园、家、社的密切交流,通过定期开展共育成果开放日活动,将一学期或某一大型活动中与家庭、社区共育的成果以照片、视频、教育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并邀请主管部门、家长、社区人员前来观摩,回顾共建效果,感受协同共育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深远价值,从而坚定社区和家长共育的信心。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社区主动卷入的效果非常显著,从以往我们追着社区要资源,到现在只要有活动,社区都会想到幼儿园的孩子们,主动邀请孩子们去参加。协同共育的种子深埋在家长和社区的心中,慢慢地生了根、发了芽。
03
四育观:幼儿、教师、
家长、社区都因协同而成长
如何让幼儿园、家长、社区在长期的互动中保持如初的热情和共育动力,从而持续地产生协同效应呢?通过研究协同理论,结合前期的共育实践,我们发现实现协同效应的重要前提是共享,共享的资源种类越多、范围越广,协同度就越高,协同效应也就越明显。在这个幼儿教育的系统中,幼儿、教师、家长、社区人员是主要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只有让社区教育资源在这四个因素中充分地流动起来,园、家、社协同度才会更高。
因此,我们将协同共育的目标定位在“四育”的层面上,即育幼儿、育教师、育家长、育社区,让幼儿教育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获得自己的成长。幼儿园、家庭、社区因幼儿而联结,幼儿的发展是协同共育最核心的目标,也是最终的价值旨归,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的发展也能更好地引领幼儿的发展。
从幼儿园的层面来看,公共资源是相对更容易直接获得的,但涉及社区的专业设备、人力等资源,有时就需要借家长之力,孩子毕业了,这样的资源就容易断层。因此,幼儿园需要寻求一个合适的、稳定的平台来推动“四育”目标的达成,社区多元体验基地便是附幼协同育人的创新做法。我们对社区的各个单位进行评估,筛选出能够与幼儿园教育资源互补、满足幼儿发展所需的单位作为基地建设对象。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和这些单位签订协议,形成稳定的协同育人关系,先后共建了20个社区多元体验基地。
在社区多元体验基地的支持下,我们建成了幼儿学习平台、家长成长平台、社区支持平台、教师赋能平台。到社区多元体验基地研学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模式,他们在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哥哥姐姐的带领下奔走在社区各个角落,去发现根的秘密和种子的力量;在地理科学学院发现记录在石头上的人类文明,使用天文望远镜感受星空带来的震撼,沉浸式探索宇宙的奥秘……孩子们还会制订社区研学计划,主动走进每一个他们想要探索的地方,成长为“真探究、深体验、博见闻、善学习、乐变通”的至真孩童。
家长也在成长平台获得了很多的育人能量。在这里,家长可以提出育儿困惑、释放生活焦虑,家庭教育专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心理专家帮助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社区不仅是资源的提供者,也成为资源的享受者,孩子们去社区探望老人,幼儿园组建专业团队在社区开展育儿导师入户指导活动,让更多的专业资源惠及更多的人群。幼儿园老师也能够在生物学专家的培训下获得更多自然科学知识,在美学专家的引领下不断地提升审美能力……一种携手同行、向上而生的氛围萦绕在园、家、社之间。
在了解我们的协同育人成果后,很多园长和老师会感慨:“这种模式很吸引人,可以看到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深入互动和协同育人的喜人成果。可是我们没有这么好的社区资源,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实现协同共育。”但我们认为,任何一所幼儿园,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只要用心,都会发现独特的、潜在的教育宝藏。如何让个性实践转变为共性经验?如何立足附幼的成果,帮助他们发现资源、实现资源的转化?我们选择了一些公办园、民办园、乡村园等省内外不同性质的幼儿园作为推广合作园,帮助他们挖掘出一批有价值的社区教育资源,并与相关单位形成共育关系,共建社区多元体验基地,极大地拓展了幼儿探索的空间。
事实证明,社区多元体验基地是一种可借鉴、能复制的协同育人模式。那么是否一定要建立社区多元体验基地才能开展共育活动?这也是很多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困惑。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否”:基地不是开展活动的唯一支持,但是基地会让共育活动更稳定地开展。在还不具备建立基地的条件时,幼儿园可以先从资源开发入手,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活动,积累共育经验,让家长和社区看到共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积极影响,以此逐步达成共育意识和意愿,进而形成符合园情、生情、家长团体及社区本土情况的协同共育载体和平台。
本文源自《中国教育报学前周刊》,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作者:吴冬梅,案例:韩凤梅 李冬梅 龚艳艳 吴佩璇 聂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胡华:“儿童视角”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思考与探索 华爱华:活动区材料如何投放才能促进幼儿发展?
王海英:园本“沉浸式”教研立足于教育实践
解决教师工作中的“真问题”
吴荔红:如何撰写幼儿园游戏活动案例?
冯晓霞:《指南》社会领域要点解读
王春燕: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朱家雄:幼师培训应当把握教师的 “最近发展区”
李季湄等:《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虞永平:让幼儿园课程评价情境化、真实化
|版权说明 学前智库原创文章欢迎经授权后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并保持文章完整性。本公众号因教学和研究需要转载或选编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编辑:刘诗诗 美术:黄 琳 终审:刘 菁
电子邮箱:327792652@qq.com
联系主编:189 7114 4641(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