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出土的两条国宝青铜蛇!竟是解开华夏文明之谜的关键!

百科   2025-01-21 12:07   福建  

出土的大石璧及玉璋

在1927年的广汉,一位勤劳的农民在月亮湾挥锄挖坑,准备安放水车。然而,他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藏有400余件玉石器的坑洞。这些玉石器精美绝伦,显然非寻常之物。这一发现,犹如揭开了历史尘封的一角,让一个轰动世界的古文明遗址——三星堆,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

时光荏苒,到了1931年,考古学家们对这个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然而,由于当时条件所限,发掘工作持续了仅仅十几天,便出土了600多件珍贵的玉器和陶器。遗憾的是,此后发掘工作便陷入了停顿,这一沉寂状态一直持续了数十年。

直到1986年春天的到来,三星堆的命运才迎来了新的转折。一号、二号祭祀坑的发掘,让这个沉睡了数千年的文明遗址重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成千上万件青铜器、玉石礼器、金器、石器、陶器和骨器、海贝、象牙等珍贵文物相继出土,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三星堆文明的辉煌,更见证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才华。

九十多年来,几代考古人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薪火相传,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着传奇。他们的努力,让三星堆这个曾经被遗忘的文明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乙巳蛇年新春将至之际,三星堆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围绕在展柜四周,目光紧紧锁定在其中的蛇形文物上。这些蛇形文物从众多的青铜人头像、青铜神树、黄金面具等“人气明星”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此刻的焦点。

在展厅内,两件青铜蛇形器尤为引人注目。它们分别在1986年和2022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的二号和八号祭祀坑。

1986年夏秋之际的那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二号祭祀坑内发现了一段段被人为砸碎的青铜蛇形器。经过精心的拼接和修复,一件完整的青铜蛇形器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

 此器残长58cm,极宽10cm,采用分段法铸造。铸件之间有铆孔,分段铸就后,再铆嵌连接成形。

它长58厘米,最宽处达10厘米,造型写实且充满力量感。蛇头呈三角形,两侧饰有“臣”字目,头顶则饰有刀状卷云纹,显得神秘而威严。蛇身布满了菱形纹和鳞甲,背部还有镂空的刀状卷云纹饰片,仿佛随时都能腾云驾雾、飞跃天际。

而颈下和腹部设置的环钮则让人推测它可能是用于悬挂的装饰物或宗教仪式中的道具。

相比之下,2022年出土的八号祭祀坑青铜蛇则更加令人惊叹。这件青铜蛇同样采用了分段铸造法制作而成,其造型与二号坑出土的青铜蛇颇为相似但又有独特之处。

最令人惊奇的是它头顶和背部那些镂空的刀状羽翅设计,这不仅增加了整体的美感还很可能象征着其飞行功能。从这件青铜蛇身上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界生物的敬畏与崇拜以及他们超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两件青铜蛇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古代人们信仰和文化的见证者,它们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与那个神秘的时代对话,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与追求。同时,它们也为我们揭示了三星堆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可能存在的深厚联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线索和研究资料。

根据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尤其是《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载,伏羲和女娲被普遍认为是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他们的人身蛇尾形象深入人心,这也体现了三星堆人民对蛇文化的热爱和崇拜。虽然目前三星堆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具体关联尚未得到确凿的证据支持,但专家们普遍认为三星堆铜蛇的发现对于探索和理解华夏文明的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当中,期望能够早日揭开中华文明的神秘面纱,还原那段辉煌而遥远的历史真相。

考古现场在线
直击国内考古一线现场,与您分享考古发现,探索历史文化。了解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物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