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6月5日,湖北秭归县发生了一起令举国上下为之震动的文物失窃案。当日,秭归县公安局的接线员接到了一个语气急促、充满慌乱的电话,报案人声称屈原纪念馆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盗窃,多件珍贵文物神秘消失,不知所踪。
此案不仅因为失窃文物的价值连城而引人关注,更因为秭归县那无法割舍的文化历史背景而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这里,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里,他的诗歌和故事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华夏文明的天空,为后人所传颂、所敬仰。
秭归,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不仅孕育了屈原这样的文化巨匠,更蕴藏着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在这里,战国古墓群的发掘曾让考古界为之震惊,而其中出土的战国铜敦更是被誉为国宝。这件铜敦,历经三千年的风雨洗礼,出土时依然闪耀着古朴典雅的光芒。它高22.8厘米,口径17.5厘米,独特的造型由两个半球巧妙结合而成,上面雕刻着六个栩栩如生的兽首和旋涡纹,仿佛诉说着那段遥远而辉煌的历史。
网络配图
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对屈原纪念馆进行了全面封锁,确保现场不受破坏。同时,一支由精干警力组成的侦查小组也迅速成立,他们肩负着揭开案件真相的重任。在核心展区,侦查人员不放过任何可能的线索。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特别留意到了三号和四号展柜附近的异常脚印和痕迹。
经过反复推敲和仔细分析,警方逐渐拼凑出了犯罪分子的作案过程。他们推测,犯罪分子可能利用梯子攀爬至二楼北侧窗户,然后破窗而入,实施了盗窃行为。这一推测并非毫无根据,勘查中警方发现该窗户确实存在被人为破坏的痕迹。而在窗外不远处,警方还找到了一架木制长梯,这无疑是犯罪分子作案时的重要工具。他们利用这架长梯攀上二楼,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纪念馆。
在四号展柜下方,侦查人员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们找到了一个长约两寸的奇特物件,经过仔细辨认,这竟是一把宝剑的折断剑尖。警方分析,犯罪分子在作案过程中可能先使用管钳、匕首等工具撬开了装有青铜宝剑的三号展柜,然后企图用宝剑作为撬棍打开四号展柜,盗走铜敦等珍贵文物。然而,在匆忙或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剑尖被撬断,遗落在了现场。这一细节不仅揭示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更为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同时,技术人员在现场还提取到了两枚鞋印,这些鞋印成为了案件侦破的重要线索。其中一枚鞋印看似由胶底皮鞋留下,而另一枚则明显为网球鞋的印迹。通过比对和分析,干警们发现这两枚鞋印的尺码大约在39-40号(旧码)之间。
经过清点,警方发现犯罪分子共盗走了国家一级文物9件,包括花饰铜敦、纯铜敦、青铜剑、编钟和青铜壶等。这些文物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它们的失窃让全国人民都为之痛心。此案也引起了湖北省公安厅的高度重视,他们要求各级公安部门全力侦破此案,追回失窃文物,严惩犯罪分子。
然而,案件的侦破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尽管警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除了那几枚模糊的鞋印外,犯罪分子的身份和行踪始终如同迷雾一般难以捉摸。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警方从作案工具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他们发现,屈原纪念馆被盗案与另外两起案件的作案工具均为管子钳,监利在数月以前,县工商银行1.6万元金融债券被盗案,作案工具也是管子钳。这一发现让警方意识到,这三起案件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联。
就在警方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之际,监利县公安局传来了一条令人振奋的线索。原来数月前,当地一个拾破烂的老头,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捡到一根1米长的抽水机管筒,正准备拿走去换几个钱,谁知一个小孩跑过来,硬说这管子是他家的,老头当然不信。
于是一个要,一个不给,两人争夺起来。争夺中,管子里掉出来几张纸片。老头拾起一看是金融债券,于是扔下铁管,高高兴兴拿着金融债券到银行去换钱。谁知乐极生悲,债券一到银行柜台,立即被认出来是被盗的1.6万元债券中的几张,债券当即被没收,老头也被当作嫌疑犯扣了起来。
后来在老头的带领下公安干警找到了小孩家,那根铁管也还在,仔细一检查,从里面又找出了5张金融债券。调查结果证明,这根管子并不是小孩家的东西,也就排除了作案的可能性。这件事当时因为没有什么其它线索,只是推测罪犯为了销赃,随便扔掉的,所以就没有去继续追查。然而现在把前前后后的线索一分析,疑点也就出来了。在发现铁管的地方附近,正住着一个曾经被判刑入狱的盗窃团伙。而且正因为这伙人被收审过,所以都保存有他们的指纹档案。
警方立即对这个团伙展开了全面的调查,并很快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通过比对指纹,他们惊讶地发现,团伙成员李建新的指纹与屈原纪念馆文物被盗案犯罪嫌疑人的指纹竟然完全一致。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李建新终于低下了头,承认了自己与另一名罪犯栗金飞共同盗窃屈原纪念馆的犯罪事实。随后,栗金飞也被逮捕归案,他交代了销赃的过程以及文物的藏匿地点。
原来,李建新和栗金飞在盗得文物后,为了迅速变现,将珍贵的铜敦以3.8万元的低价卖给了广州的文物贩子“阿金”。阿金深知这件铜敦的价值远超亿元,于是又将其高价转卖给了一位香港商人。这件国宝级文物就这样流失海外,最终出现在了美国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卖台上。
然而,幸运的是,在案情取得突破性进展之际,美国索斯比拍卖行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诚信。他们表示,只要中国能提供证明铜敦归属的材料,他们的委托人——一位热爱文化的香港商人愿意无偿将铜敦归还给中国。这一消息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中国国家文物局迅速寄去了相关资料,公安部也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将案犯的口供转交给了美国方面。经过一系列艰苦的努力和协商,1989年5月29日,这件历经波折的铜敦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它的归来,不仅让秭归人民重拾了文化的自信,更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和力量。
往期文章回顾
1991年青州博物馆失窃!大陆保存的唯一一张科举状元试卷,被后人献给国家后被盗!
新中国文物被盗特大案之——“83湖南博物馆国宝被盗蒙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