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干、牛奶、小蛋糕、花生、瓜子、巧克力……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可以拒绝来自零食的诱惑!
虽然一直在强调要给孩子少吃零食,但少吃并不能等于完全不能吃,而是要科学健康的吃。
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们吃得好呢?
答案就是看配料表!
01
# 火眼金睛识别配料表中的“隐形杀手”
家长都知道,想要让孩子吃得健康,吃得好,就要尽量少给孩子吃一些含有人造反式脂肪酸、酒精,或是高糖、高钠的零食。
这些成分不但可能让孩子变胖,引发糖尿病、性早熟等疾病,还有可能伤害孩子的大脑,让孩子变笨。
(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增加罹患阿尔兹海默症的概率。)
想要避开它们,除了认识它们的大名外,还得知道它们的“外号”才行!
01
# 人造反式脂肪酸
人造系列: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酥油、人造脂肪等
植脂系列:植脂、植脂末、植物奶油、植物黄油等
氢化系列:氢化脂肪、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棕榈油等
其他:奶精、代可可脂、起酥油、酥油、雪白奶油、食用油脂制品、固体菜油等
小tips:
由于反式脂肪酸是在不完全氢化的情况下产生的,因此,上面的这些“外号”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反式脂肪酸,但它们含有反式脂肪酸的概率,都是非常高的~
当然了,除了这些明确标出来成分的食品,高温油炸的零食如炸鸡、油条等,也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所以给孩子吃得时候,一定要适量,一周一次即可。
02
# 糖
名字中含“糖”:
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甜菊糖等
名字中不含“糖”:
天然甜味剂:甘草、索马甜、莫内林等
人工甜味剂: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阿力甜、甜蜜素等
代糖:山梨糖醇、葡萄糖糖醇、木糖醇、乳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等
小tips:
大家都知道,高糖的食物,会增加孩子肥胖的风险。但对于一些“0能量”的甜味剂与代糖来说,并不是没有能量就对身体健康了,相反,长期食用它们,可能会增加罹患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图源:[1])
另外,虽然从上面的列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糖,都带有“糖”字,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名字带“糖”的成分,都是糖哦。
一个简单的方法,名字里含有“聚糖”的,都大概率是膳食纤维,如低聚果糖,它其实就是一种膳食纤维。适当食用膳食纤维,对于保护孩子的胃肠道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03
# 酒
在一些常见的零食如酒心巧克力、蛋黄派、提拉米苏等,它们在制作过程中,都是会添加“酒”的。
因此,在购买时,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看看配料表中有没有关于“酒”的字样。
(某款酒心巧克力)
(某款蛋黄派)
04
# 钠
食用盐(氯化钠)、碳酸氢钠、亚硝酸钠、偏磷酸钠、焦磷酸钠、苯甲酸钠、焦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脱氢乙酸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核苷酸二钠、谷氨酸钠、硬脂酰乳酸钠等。
小tips:
我国是一个高钠食品国家,钠摄入量过多,会增加孩子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风险,同时还会增加胃癌、肥胖、骨质疏松症等健康问题的发病风险。
因此,控制孩子的钠摄入量也是很重要的,除了零食需要选择低钠食品,日常用盐也要适量用盐哦~
02
# 主料越前越好,配料越少越好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在配料表中,各项配料应该按照加工时的加入量,由多到少进行排序。
这也就是说,排在最前面的,是添加最多的。
就拿这两款巧克力来说,A款巧克力排在最前面的是可可液块,而B款巧克力排在最前面的则是白砂糖!
(A款巧克力)
(B款巧克力)
由此可以看出,B款巧克力会比A款巧克力添加更多的糖,是妥妥的高糖食物,自然也就更不健康。
并且,配料表的长短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显示出这款食品构成的复杂程度,越复杂的构成,就越容易对身体造成负担。
从上面两款巧克力的配料表中,可以看到B款巧克力的配料表,要比A款配料表更长,除了可可和白砂糖外,还添加了乳化剂、食用盐等。
这也就代表着,A款巧克力比B款巧克力构成更加简单,对身体的负担会更少。
虽然从口感上,添加了许多白砂糖的B款巧克力会更好,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讲,还是A款更健康一些~
总得来说,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零食时,最好选择主料靠前,且配料表干净的零食。
03
# “0添加”就代表更好?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许多商家开始打出各种“0添加”的噱头来吸引各位家长。
但是!“0添加”可一定不代表健康!
例如,“零糖”饮料中,可能添加了大量的甜味剂或代糖,这就会导致在吃下这些“糖”后,因为身体没有从中获得能量,而让大脑发出“还想吃”的信号,结果……越吃越多,越吃越胖,还可能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某款零糖饮料)
对于“0防腐剂”的食品的来说,这可能代表着在该食品中,添加了大量的油、糖或盐,反而会比一些添加了防腐剂的食品,对孩子造成更大的身体负担。因为高油、高糖或是高盐,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防腐方法了~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可千万别被“0添加”迷惑了!
最后,除了看配料表,家长们也可以根据零食的“红绿灯”法则,给孩子挑选零食~
参考资料:
[1]https://www.who.int/news/item/15-05-2023-who-advises-not-to-use-non-sugar-sweeteners-for-weight-control-in-newly-released-guide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