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娟 邓雯静
图|陈浩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重大水下考古项目,福建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使这条目前全世界出水龙泉青瓷最多的沉船得以载入史册。为此,我们采访了全程参与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的福建省考古研究院水下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陈浩。
全程参与“圣杯屿”元代沉船发掘的陈浩
陈浩(右四)和水下考古队员们与“圣杯屿”元代沉船瓷器的合影
漳州“圣杯屿”沉船为元代晚期从事龙泉青瓷海外贸易的一艘商船,沉船遗址所处圣杯屿海域是古代南北海上交通的重要航道,位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南洋航线和东洋航线(福建至台湾南下菲律宾航线)的交汇处。
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位置
发现“圣杯屿”沉船后,2014 年,福建水下考古工作队开展了初次调查,用一周左右的时间确定了沉船位置,测量出基础数据,定位后采集了一些文物标本,并对船体的保存状况有了一定了解。
据陈浩介绍,水下考古工作队于 2016 年、2021 年又对“圣杯屿”沉船进行了两次重点调查,明确了遗址的保存状况、埋藏情况,以及沉船周边的地质、地貌、环境情况,之后制定出比较全面完善的发掘方案,包括需要多少时间,采取怎样的步骤,如何去清理发掘,需要多少经费,这些问题都需要前期调查清楚并做好充足准备。
国际水下考古领域有一个共识——保护水下遗存,最理想的保存方式,就是在原址保护,尽量减少对他的干扰。因为它在海底几百年,环境已经非常稳定了,迫不得已才会把它打捞上来,或者它对研究具有很大价值,才会发掘和打捞。
“圣杯屿”沉船,保留了大量的元代龙泉窑瓷器,并且是保存比较完整的元代海船,船体有舭龙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最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正式开启水下考古发掘。
水下考古工作部署
“圣杯屿”元代沉船文物提取过程
方案确定后,2022 年正式开始考古发掘,今年和去年进行了两次发掘,累计工作时间超过 8 个月,共发掘出水文物 1.7 万余件。
“圣杯屿”这艘元代沉船的目的地主要在东南亚。根据与相关窑址出土的瓷器比较,这批货物大概率是龙泉窑东区的产品,其中包括出水文物中器型最大、口径三十多公分的大盘。船上还有很多碗、盘、碟、洗和香炉等等,如双鱼纹洗和碗,双鱼纹在元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纹饰。
“圣杯屿”元代沉船出水瓷器
这艘沉船的出水文物主要为龙泉青瓷,另有少量陶罐、铅锤、印章等船上生活、航海相关文物。这些发现重现了元代龙泉青瓷外销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对于深入研究元代航海史、造船史和船上生活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此外,“圣杯屿”沉船为全国范围内首次发现保存有舭龙骨的元代海船。船体也是很重要的历史文物,对研究当时造船工艺、造船史、航海史都有重要价值。
下面是“圣杯屿”元代沉船最南端3个舱的俯视图:
舭龙骨位于船底板与船舷板交界处,大概在船身从下往上 1/3 的位置上有一个突出来的板子,斜着两边都有,长度约占船身的 1/3,其主要作用是减摇与防浪。元代就有了这项技术,浙江的船出现的比较多,这条船推测有可能是浙江制造,船货都是浙江的,从温州港出发,一路向南行驶,沉没到福建沿海。
在元朝,浙江的市舶司(负责海上对外贸易,招徕外商及商船,管理对外贸易的物品等)有温州、庆元、杭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与龙泉窑的烧制有很大关系。龙泉窑是中国历史上烧制规模最大的窑厂之一,也是产品对外输出以及烧制技术对外输出最多的窑厂之一。
“圣杯屿”元代沉船出水瓷器
元代的船绝大多数装载的都是青瓷。福建沿海有很多元代沉船,绝大多数装载的都以浙江龙泉窑的瓷器为主。当时就是龙泉天下,在东南亚各个遗存发现龙泉青瓷占比超过 50 %,在印度洋南亚占比更多,超过八九十全部都是龙泉瓷。14-15 世纪这一百多年中,龙泉青瓷因其相对更生活化、大众化而大面积占领东南亚市场。
元朝的贸易政策可能是历史上对外贸易持最开放态度的,比宋代更加开放。早期是官本船的制度,政府出钱造船,然后再把船租给民间商人进行贩卖,海外贸易回来的利润三七分成,政府拿七,商人拿三,元代早期都是这种对外贸易的政策。元代后期全面放开了海外贸易,允许私人的船只进行海外贸易,只从其中抽税,这就直接促进了更大规模的海外贸易。
这些沉船上的文物,反映了当时海外贸易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情况,圣杯屿这条船就是处于当时元代海上贸易最高峰的一个阶段,比宋代可能还要更加开放,航线涉及的地区国家更多,元代汪大渊《岛夷志略》提到涉及的国家地区达两百多个。
福建是我国水下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尤其是平潭海域,目前已确认沉船遗址达 12 处,年代从五代延续至明清,是我国大陆沿海沉船遗址分布最密集、种类最多、年代序列最完整的海域,在中国水下考古以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在福建、也是在中国发现最早的一条沉船,是一条五代的沉船,也在平潭,载有浙江越窑瓷器。在福建范围内,宋元时期的沉船,尤其宋船最多,大部分以福建瓷器为主,这可能与闽商在宋代海外贸易中非常发达有关。
福建是目前在国内最早开展水下考古的省份之一。当时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刚成立,这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水下考古的专门机构,准备开办我们自己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第一期培训班实习,就在福州连江定海“白礁一号”沉船。
当时的连江渔民、包括很多海上作业的人去打捞贝壳,用海上挖掘机去铲贝壳,用于盖房子或修路,当时是一种建筑材料。在打捞过程中发现了古代沉船的迹象——有瓷器打捞上来,也有钱币。当时是 1989 年,国家博物馆派了几位早前去国外学潜水的工作人员过来初步确认了这个沉船的位置,确定有沉船在连江定海。
1990 年,第一期培训班实习就放在连江定海,整个中国水下考古队伍的第一次实习,也就从福建定海开始。福建可以说是中国水下考古的摇篮。直至 2022 年,我国共举办了九期的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培训了 160 多个人,其中六期的实习都在福建。
2005 年,渔民在平潭某岛附近发现一条沉船,不法盗捞分子获悉后,找专业的潜水员来进行非法盗捞,被当地的渔民给举报了,电话打到当时的福建博物院。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赶快把这个信息反馈到省文物局。此时刚好水下考古队在东山岛开展工作,接到信息很快派了一支队伍到平潭。
这条沉船就是非常著名的平潭“碗礁一号”沉船,载有清康熙年间的景德镇青花瓷。在发现“碗礁一号”之前,中国水下考古发现的都是宋元时期的沉船遗址,即使发现过明清时期的沉船遗物,但完整的沉船遗址还没有发现过。“碗礁一号”清代沉船的发现,填补了这一空白。
“碗礁一号”水下考古场景复原图,摄于福州市博物馆
“碗礁一号”上的青花瓷器为景德镇康熙时期烧制,正是青花瓷处于鼎盛时期的产品。从沉船上发掘出水 16000 多件瓷器,初步统计有 50 多种器型,100 多种纹饰,品种非常多,从大多数瓷器的胎质、釉色以及装饰看,都相当精美,可能是目前出水瓷器质量最好的沉船之一,虽不是官窑,但可以算是民窑中的极品了。
清康熙青花冰梅纹盖罐及局部
“碗礁一号”出水文物之一,清康熙青花冰梅纹盖罐,以翠毛蓝青花为地,通体用青花浓料画冰裂片纹,以青花淡料略加晕染,其间勾画白色梅花,蓝白相映,寒梅吐艳尤显芬芳,颇具文人画风韵。冰梅纹的灵感源于宋代哥窑瓷器表面呈现的“冰裂纹”特点。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主办方设计的奖牌外围图案,灵感就来自中国传统纹样的冰梅纹,呈现冰雪绽裂的自然之美,体现出梅花风骨与冬日盛景。
清康熙景德镇青花雏菊纹菱口盘及局部
清康熙景德镇青花雏菊纹菱口盘,是“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清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代表之一。盘心绘有五朵卷叶缠枝菊,内外壁均饰十六开光雏菊纹。雏菊纹也叫“翠菊纹”,这种花卉来自地中海,被视为天堂之花,幸福之花,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在“碗礁一号”沉船瓷器中,还有一些器物的图案也与 13 世纪西亚地区银器的造型风格相似,颇具异域风格,这都为推定“碗礁一号”运载的物品为外销货物提供了判断依据。
清康熙青花黄釉葫芦瓶
清康熙青花黄釉葫芦瓶,是青花与单色釉相结合的瓷器,“碗礁一号”沉船出水了少量此类型器物。葫芦瓶是中国古代陶瓷的传统器型,谐音“福禄”,为吉祥之物,广受欢迎,历代盛烧不衰。从外形上看,这件葫芦瓶与传统的葫芦不同,颈部为加长的直口,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也是一件中外文化相遇后激荡出绚丽火花的器物。
当时陈浩在福建博物院工作,去了一趟“碗礁一号”考古现场,被大批精美的瓷器震撼了,觉得这个工作比坐在办公室里有意思的多,心想:“不行,我要加入这个工作!”
跟领导死磨硬泡了四年,陈浩终于在 2009 年参加了水下考古培训。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培训潜水技能,纯潜水技能的魔鬼式训练,每天从早上七点钟起来可能要到晚上十点,基本上都要训练,有理论、有在水里面、开放水域的训练,包括泳池的训练、游泳、脚蹼,还有各种潜水技能,连轴转,基本上四十多天没有休息,非常累。
第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实习开学典礼
据陈浩介绍,受训成员要在四十多天里拿到 12 个潜水方面的技能证书,包括平静水域的潜水证书、开放水域的潜水证书、水下导航、水下搜索,深潜、水下摄影、夜潜等证书。为了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涉及到的技能证书都必须拿到。没有这些证书,下水作业就是非法行为,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全副装备的水下考古队员
培训第二阶段是沉船遗址实习,结合第一阶段潜水技能和水下考古工作特点进行实习。陈浩他们那期实习就是在平潭小练岛的一个水下遗址,二十多米深,遗址包含从宋代到清代各个时期的遗物,有青瓷、青白瓷、黑釉瓷、青花瓷,以及各种酱釉罐。
考古队员水下作业中
实习的过程,按照水下考古的操作规程顺序逐步推进。先要找到遗址位置,然后调查清楚范围、核心区,再根据范围、分布情况,布设水下探方进行测绘记录,拍照,最后才是把这些遗物提取出水。
第五期全国水下考古专业人员培训班合影
据陈浩介绍,实习结束后的水下考古新手,初期开展潜水工作时,因为水下工作的特殊性,比如积累大量氮气,反应会比陆地上迟钝很多,有时新手队员经常在水下干了什么事情或记录了什么数据,上来就想不起来了,需要老队员或老师带着新人们去做一些工作。
队员们到水下工作都是和潜伴一起,互相有照应,保证安全。潜水过程中,潜伴就是自己的备份,不管是背后背的气体、还是各种装备,都是自己的备份。潜伴很重要,水下考古工作严禁一个人下水,一般都是一个老队员带一个新队员。
陈浩(左一)和他的潜伴
2009 年培训结束后,陈浩是一位新手,由老队员和老师带着下水开展一些工作,言传身教。十多年过去了,陈浩说,现在的他就成了这个“老同志”,带新队员下去工作,这是一种传承。水下考古工作,就是这样一代代地不断传承,并在传承中创新,比如这次在漳州“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中的“低能见度下的全景摄影拼接”。
以前水下考古也做过类似尝试,但能见度和环境不一样,比如运载了大量福建瓷器的西沙“华光礁一号”宋代沉船,能见度很好,看出去几十米,拍摄拼接遗址全景照片相对简单。“圣杯屿沉船海域的能见度只有一米以内,水深 30 米左右,这种环境下拍整个遗址平面图,需要拍将近两万张照片才能拼接成。”陈浩说。
考古工作人员把遗址分成十个区域,每个区域单独发掘,比如一号舱,需要先对它进行表层摄影,拍完后,再把表层泥沙清理掉,露出成摞瓷器,这一层是基本没有受到干扰的,对这层堆积进行摄影拼接,测量和绘图,之后才能把文物提取出水。这样一个一个舱地发掘,等于从一开始到结束,摄影拼接的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
船舱里成摞的“圣杯屿”元代沉船瓷器
此外,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的考古发掘,在设施设备、发掘技术水平、运用方法、包括水下工具都有创新。比如,在发掘过程中运用的水下考古队员实时定位系统,可以将天气预报、海况,包括潮汐时间、速度,流水速度以及分层测流等情况,结合进水下考古队员实时定位的系统设备。对整个环境的实时监控,为水下考古工作提供更综合、精细的数据。
这个系统能实时显示水下考古队员实时位置、所在的深度和活动轨迹,包括实时流水速度。海水流速对水下考古工作影响很大,特别是大潮时,流速一变,可能在二三十分钟之内,流速就会变得没法控制。陈浩说:“这种情况就要通过水下喇叭,通知水下队员马上出水。有那么几次,出水时,流速已经非常大了。每秒接近一米的流速,人的身体是抵抗不了的。水下人员必须紧抓出水绳才能回来。这时要是手松开绳子,马上就会被流水冲走了,很危险。”
水下考古工作具备一定的危险性,这套设备对考古队员的安全,包括工作情况都有一个实时监控,对海况也有实时监测,能够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提前做出一些判断,从而保证了水下考古工作的安全。水下考古相比其他田野考古,可能会更危险一些,对人的心理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陈浩介绍说,在田野考古或其他研究工作时,要求人全神贯注、专一,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在水下你可能就得要同时关注很多方面。首要保证的是自己的安全,要关注气量残压,还包括你的水深、周围环境、潜伴在哪里、潜伴的状态如何,以及跟潜伴的配合,都需要关注到。
考古队员水下作业中
在这些前提下,你要完成自己既定的工作目标,还得想着自己的工作时间。水下作业的工作时间是有严格限制的,不能超过既定的工作时长。比如圣杯屿水深 30 米,考古工作者在水下工作不能超过 25 分钟,到时间就要即刻开始上升出水。陈浩说:“考古人员会佩戴潜水电脑表,上面显示深度、时间、水温和上升速度,但得自己去看。要是过于专注文物,忘了剩余时间,超时潜水,就真的很危险。所以,在海底全神贯注只干一件事情不行,得同时关注好几件事情。”
我国有丰富的海下文物遗存,但水下考古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且辛苦的职业,长期在海上,需要一份坚持、需要一份情怀。陈浩说,我国培训了 160 多位水下考古专业人员,现在还坚持从事这份职业的,还在一线工作的,也就差不多五六十个,人员是不够用的。一艘沉船的考古发掘,往往要抽调各地的水下考古人员组合协作。2025 年,新一期水下考古培训还将继续,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水下考古工作中来。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子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