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蓝色字关注“亭湖教育”
近日
余华英涉嫌拐卖儿童案
重审一审开庭
庭审细节的披露
让不少人潸然泪下
也让人对人贩子更加深恶痛绝
对于万千家庭而言
每一个孩子被拐
都伴随一个家庭的悲剧
因此,我们要用高度的警觉
织就一张儿童防拐安全网
↓↓↓
孩子易走失的高危场所
商场
很多家长在试衣服或者选购商品时,往往会忽视孩子,此时孩子容易离开家长的视线范围。
超市
大型超市货架间隔多,孩子不易区分,彼此之间看不到对方,儿童此时易走失。
汽车站、火车站
车站人流量大,家长在匆忙赶路或赶时间时,容易忽略对孩子的照顾,让人贩子有可乘之机。
公园、游乐场
游乐场人流量多,游戏项目多,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乱跑走失。
人贩子的常见骗术
冒充熟人
骗子通常能叫出孩子的名字。会和孩子说自己受孩子家人委托,来带孩子回家或去往某地,且已得到老师或家长许可。 利用如此“权威诱惑”,骗取孩子的信任。
盗窃儿童
不法分子会趁家长看管不严的时候,将孩子拐走,还有人直接从车后座或家长怀里将孩子抢走。
利用善心
利用孩子的单纯和善良,采取让他们带路等方式进行拐骗。比如说“小朋友,你知道去某某地方的路怎么走吗?”如果孩子回答知道,不法分子就会顺势让孩子带其前往。
威逼恐吓
通过恐吓吓唬孩子,来逼迫孩子就范。
物质利诱
美味的糖果、诱人的零食、新奇的玩具、游乐场的吸引……孩子面对这些诱惑容易失去防备。
1994年7月19日,贵州省都均市,陈丙连在百子桥上摆摊做生意,因无人在家,她11岁的大儿子肖正涛带着5岁的弟弟肖正俊在百子桥附近玩耍,这时突然出现了三个陌生人,热情地递给孩子冰棒。几分钟的时间,陈丙连的小儿子就被余华英用一根冰棒拐走了。
防拐教育怎么做
家长要注意这几点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
家长的防拐教育起到基础作用
预防孩子走丢、被拐
这些实用方式运用起来
牢记重要信息
家长要教会孩子记住自己所在的城市、小区、自己家的门牌号和家长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等重要信息,并让孩子熟记三个重要的紧急电话:110、119、120。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常见的拐骗情景,可以让孩子在“演练”中体验被拐的危险、思考如何应对。常见的骗术包括:冒充熟人、物质利诱、求助带路等。
使用安全手势和暗号
教孩子与家人和朋友建立专属的安全手势和暗号。如果有人要带孩子走,要么给父母打电话确认,要么就让他说出暗号。如果对方答不上来,千万不要跟他走。未经父母同意,千万不要将暗号告诉任何人。
使用防拐装备
使用定位设备与防走失装备。例如外出时给孩子佩戴具有GPS定位功能的手环或者手表、用饰品做成的定位追踪器;在人流密集的场所给孩子佩戴防走失手链、防走失绳等。
网络“晒娃”需谨慎
“晒娃”是一种快乐的分享
但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孩子的照片或各种信息上传网络后
可能会暴露儿童信息
增加被拐风险
如何正确“晒娃”?
请牢记以下几点
↓↓↓
尽量不要晒孩子的正脸照
✔ 带有姓名的作业本、奖状等;
✔ 孩子的校服、学校名字以及学校周边的标志性建筑物;
✔ 家庭住址、小区名字以及小区周边的标志性建筑物;
✔ 车票、机票和车牌信息等。
避免发原图
社交媒体的原图下载保存到手机后,可以查看到拍照的地址、时间以及手机信息。为了避免这些隐私信息的泄露,大家可以将相机的相关权限关闭。
设置分组权限
将社交媒体上的好友进行分组,将照片分享给你最想分享的亲朋好友,不要大范围共享。
请告诉孩子
如果被拐,如何自救
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向老师求助 户外——向警察求助 公共场合——向保安求助 商场、游乐场——向工作人员求助 其他——向服务站点求助
实际上,求助对象远远不止这些,家长需教孩子“灵活应对”。7月30日,浙江衢州一走失女童曾用ATM机成功自救。如今,大部分银行的自助网点内设有紧急求助按钮,在“紧急呼叫”按钮上方,还有一个红色的紧急报警按钮。
如果不慎被拐,孩子首先需要保持冷静,保存体力,不要过度反抗,发现警察出现要迅速挣脱求助。在公共场所时,可以制造噪声或用大幅度动作吸引路人注意力,尽量记住自己的移动路线和罪犯的特征,观察周围环境,寻找机会逃跑。
同时,大家还可有效使用公安部“团圆”系统。该系统是公安部为适应“互联网+打拐”的时代要求而开发,一旦有儿童失踪信息发布,平台可协助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儿童失踪信息通过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终端,推送至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案。
愿天下无拐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长身边
平安长大!
▎来 源:央视新闻 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新闻网等
▎策 划:校安中心
▎审 核:张春春
▎发 布:倪同岭
▎声 明:凡“亭湖教育”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亭湖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