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清华三农论坛2025”在清华大学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光谦,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以“深化农村改革: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为主题,探讨通过深化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方向和实践方案。
主论坛现场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原副秘书长郭玮,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杜志雄,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高其才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王亚华主持主论坛并作论坛总结。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魏唯主持闭幕式。
王光谦致辞
王光谦为论坛致辞。他指出,深化农村改革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论坛主题高度契合农业农村改革的现实需求与发展方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指示精神的有力实践。期待与会嘉宾依托“清华三农论坛”凝聚学术共识、推动实践创新,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新局面建言献策。
杨斌致辞
杨斌在致辞中表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高水平智库建设,是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任务。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成立十余年来,聚焦三农研究,提供决策支持,服务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希望专家学者继续关心支持研究院发展,依托“清华三农论坛”深度研讨,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
郭玮演讲
郭玮围绕“粮食安全与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演讲,指出粮食和发展是农村改革的两个关键领域,未来应以县域为载体,通过产业发展、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速要素的充分流动,实现新型城镇化,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王乐君演讲
王乐君指出,深化农村改革要把握好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政策四个方向,处理好稳与进、守正与创新、试点试验与顶层设计三组关系。
李稻葵演讲
李稻葵强调,应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关键作用,并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建议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杜志雄演讲
杜志雄回顾了“十四五”时期农村改革成就,认为推进“十五五”时期农村改革,要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和农业强国总体目标,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建立健全深化农村改革的约束激励机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高其才演讲
高其才围绕“法治与农村改革”演讲,认为农村改革应坚持法律平等与法律自由导向,保障农民的法律主体地位及法律权利;应坚持法治理念与法治思维方略,积极推进基于法治保障的农村改革,实现良法善治。
王亚华主持主论坛并作论坛总结,魏唯主持论坛闭幕式
乡村振兴实践案例专题论坛分享了河南信阳、北京平谷、江西大余、浙江梅林的乡村振兴生动实践。平行论坛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城乡治理”展开研讨。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会长张红宇,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倪广恒,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何宇鹏分别主持。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研究员张鹏龙、陈思丞,助理研究员舒全峰作分论坛汇报。
分论坛主持人
分论坛发言嘉宾
分论坛汇报人
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副司长王宾,正大集团副总裁曾劲松,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副董事长王富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主任慕玲,贵州省榕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国锋,信阳农林学院副校长赵聘等出席论坛。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清华有关院系和兄弟院校师生,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课题组代表,校友代表,地方代表,媒体代表等参加论坛。约100万人次线上观看论坛。
分论坛现场
“清华三农论坛”由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十三届。论坛汇聚“三农”领域重量级专家学者、乡村振兴实践生动案例,探讨农村发展的对策思路,交流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展示农村研究的最新成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已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农”学术论坛。
来源:清华农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