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社会科学辑刊”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一家学术期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回应党中央的重大关切,携手学者共话“三农”,为乡村全面振兴献计献策。鉴于此,2025年《社会科学辑刊》隆重推出长期栏目《大国“三农”问题》,由高鸣研究员策划、组稿,第1期开栏邀约“三农”领域名家宋洪远研究员、杜志雄研究员、朱晶教授为栏目撰写文章。届时欢迎广大学者、同仁关注、转发,在此也向“三农”问题研究者发出诚挚邀请,热忱欢迎广大学者惠赐佳作。
“三农”问题关乎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不仅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更是统筹国家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指出,要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在此背景下,系统总结和回顾我国“十四五”时期“三农”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与主要成效,深入研究和谋划“十五五”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及关键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本次专题聚焦“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关键问题,围绕“十五五”时期推进“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行动路径等关键问题开展讨论。三篇文章分别从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视角切入,深入分析了“十四五”时期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及农民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总结了“十四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十五五”时期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农民工作的对策建议。本专题内容旨在为我国“十五五”阶段“三农”工作的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以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农业篇:《我国农业发展“十四五”回顾与 “十五五”展望》宋洪远 彭洁锞
[摘 要]农业是强国之基,建设农业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核心任务是推动农业和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不断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加强政策与制度创新,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与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相比,我国农业仍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应对市场波动与气候变化风险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在“十五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应着力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农业经营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健全农业风险应对机制,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十四五”;“十五五”;农业发展展望;农业强国;农业现代化
农村篇:《从“十四五”到“十五五”:农村改革的成效经验、关键问题与路径选择》杜志雄 高鸣
[摘 要]“十四五”期间,农村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累了宝贵经验。面对“三农”工作的新形势与新任务,“十五五”阶段应在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重点围绕健全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体系、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关键问题展开。通过锚定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建立健全深化农村改革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路径,不断巩固和拓展农村改革成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农村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
农民篇:《“十四五”我国农民工作重要进展与“十五五”前景展望》朱晶 李天祥
[摘 要]农民作为“三农”发展的主体力量,其生活水平、增收能力、社会参与度及幸福感的提升,是衡量“三农”工作推进成效的重要标尺。“十四五”以来我国农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农村就业数量与质量明显提高,高素质农民培训体系持续优化。然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深入推进农民工作仍然面临农业经营风险日趋复杂、农民增收动能有所衰减、农村就业市场供需错配和公共资源分配尚不均衡等问题。“十五五”时期亟需加快健全农业风险防控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质提升;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优化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
[关键词]“十四五”规划;农民工作;农民增收;农业就业;共同富裕
(按农业农村农民文章顺序排序)
[作者简介]宋洪远,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原主任、二级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受邀担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特聘专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粮食安全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农村发展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连续15年参加起草中央一号文件,有40多项成果获国家领导人和省部级领导批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和世界银行等资助课题70多项。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重要报刊发表文章150多篇,作为主笔和主编出版著作50部。先后获得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杜润生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各种奖项。
[作者简介]杜志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二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委员。兼任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乡村工业化与农村区域发展、全球化与中国农业发展、现代农业主体培育与高质量发展等理论与政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称号。在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世界农业格局与趋势》《中国“兴”农业现代化的演化与趋势》等多部专著。研究成果获得第二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优秀论文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一、二和三等奖等多种奖项。
[作者简介]朱晶,管理学博士,南京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学科评议组(农林经济管理)召集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外农经研究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经济学会副会长,国际农业磋商组织(CGIAR)畜禽研究所(ILRI)董事局董事。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农产品贸易和发展经济学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60余项,在Food Policy,Applied Economic Perspectives and Policy和《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获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各种奖项。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
图文编辑:李冠莹
责任编辑:王晓凌
审 核:李学成
2024年1月8日
喜欢本文,请点亮"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