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耕耘绿色田野,铭记乡村泥土气息

文摘   2024-10-02 12:12   湖北  

核心提示:新中国成立75年来,广大师生将小我融入大我,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之际,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选取部分师生奋斗故事,推出【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报道,以此激励更多师生牢记“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殷切嘱托,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中华复兴而读书,为中华复兴而育人。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何可、王安邦应邀讲述故事。


何可:与祖国同行,耕耘绿色田野


75年前,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中诞生,75年后,这片土地上已经硕果累累。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这绿色奇迹的诞生,也有幸与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的小伙伴们一起成长。
我们的实验室坐落于一片郁郁葱葱的柑橘园旁,每日清晨,透过明亮的窗户,那片生机盎然的绿色总能让人心情愉悦。我们相信,农业的未来在于绿色和可持续。就像无数的农经学人一样,我们希望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让这片土地更加肥沃,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

刚加入实验室时,许多人对“绿色低碳”还感到陌生。但随着时间推移,通过学习、实践和研究,我们逐渐认识到了肩上的责任。看着学生们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在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在志愿服务中不断成长,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心中的种子,在知识的雨露下悄然生根。
在《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课堂上,还是本科生的王安邦就开始思考: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宏大蓝图中,作为一名普通学生,能用自己的所学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种子,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激发了实验室成员探索未知的热情。在洪山区的一个社区里,王珂和她的团队利用周末时间,为那些留守儿童普及农业、农村和环保知识。尽管他们的行动看似微不足道,却让实验室的成员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绿色低碳”理念的现实意义。
科研之路从不平坦。面对论文的退稿,我们也曾怀疑自己:“我是不是不适合做科研?”科研就像种地,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而出。我的第一次论文“退修”发生在我的第六篇论文上,而第一次“发表”则是在第七篇。这让我常对学生们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这既是对他们的鼓励,也是对自己的提醒。李凡略,一个坚持“早八晚十一”的学生,投稿过程中屡遭挫折。正如实验室的其他成员一样,窗外的星光与室内的灯光交相辉映,伴随着他翻阅文献的沙沙声和敲击键盘的节拍。他的不放弃,最终也为生活带来了小幸运。

在黄石市阳新县,一个被绿意包围的村庄,我们建立了实践基地。那里,农业不仅是生活,也是明若愚成长的故事。温室大棚的建立,让柑橘树在严寒的冬日里安然无恙,却在突如其来的冻雨中遭受了考验。这些挑战,反而坚定了我们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心。
在调研和推广绿色低碳农业技术时,我们发现农民朋友们对新技术的接受度并不高,他们担心新技术会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们意识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挑战,更是观念和制度层面的革新。因此,在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资政建言,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支持,增强农民朋友们的信心。
看着这些年轻人在学术上有所进步,更在思考和行动上,逐步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践行者,我感到无比欣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与祖国同行,继续耕耘绿色田野,就能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讲述者: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主任、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何可;原文链接:http://news.hzau.edu.cn/info/1004/18009.htm)

王安邦:铭记乡村泥土气息,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寄语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推动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新时代青年特别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子,可谓责无旁贷而又任重道远。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简单快乐却又充满了泥土的气息与丰收的希望。2016年,在“耕读济世”家风的影响下,我来到华农并迈出攀登三农之梯的第一步。彼时,适逢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深入推进阶段,当我踏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堂,开始接触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时,我仿佛听到了田野的呼唤,仿佛看到了祖辈们辛勤劳作的身影。我深知,中国的农村不仅承载了亿万农民的生计,更承载着国家发展的希望。正因如此,我更加坚定了投身于“三农”事业的信念。

还记得在《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的课堂上,老师关于涉农创业成功案例的生动展示,深深叩动了我的心。后来,在学院老师们的支持与鼓励下,我加入了一个果蔬保鲜技术开发与推广的学生创业团队,并积极参与了多个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通过国家级“双创”比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在实践中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迎难而上的勇气。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作为青年党员,我努力投身学校“乡村振兴荆楚行”行动,积极调研农村地区粮食生产的现状,足迹遍布5省20县100余村,行程近8000公里。在深入田间地头、村屯农家“找苦吃”“治学问”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粮食安全作为“国之大者”的重要性。在导师何可教授带领下,我积极分析新时代中国粮食安全的内涵、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关政策取向,参与撰写的《关于资源环境约束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提案》入选2022年全国“两会”提案,并引发了广泛关注。
担任湖北农发中心研究生第一党支部书记期间,为响应国家“新农科”建设的号召,我带领支部成员积极践行“六学联动”(支委带头、全员覆盖、精读精讲、情景交融、红色引领和师生融乐)机制,结合自身研究和对“三农”的思考,我们打造了“知农爱农”农林微党课和“强农兴农”实践服务团,鼓励涉农人才扎根“三农”,为完善新时代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建言献策,相关成果获湖北省政协采用。支部获批为第三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我个人荣获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并入选全国“青马工程”首期全球治理人才专项班
回望过去,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与祖国的发展息息相关。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孩子成长为今天的“新农科”研究生,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中国乡村那片土地上巨变的缩影。这片土地是我与祖国共同成长的见证,它让我明白,只有与这片土地和人民紧密相连,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无论身处何方,我将始终铭记乡村的泥土气息,继续与这片土地和人民共命运,力求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讲述者: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安邦;原文链接:http://news.hzau.edu.cn/info/1016/17982.htm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碳达峰碳中和,乡村生态振兴,粮食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产品与共同富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