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信息】《科研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2学期)【研读文献】唐棣,金星晔(通讯作者). 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资者行为及相关研究前沿:综述与扩展[J]. 经济研究,2023(09):190-208.
【研读小组】冯湘云,谢淑娴,陈墨迪,王曾琦,黄辰,郭华燕,张家硕,何雨妍,王瀚,徐佳一,张康颖,陈君瑶,任文杰,周泓彤,郭祯烨
【特邀嘉宾】张侣佳(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2021级硕士研究生)
一、文献简介
(1)ESG投资的兴起与重要性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投资理念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ESG投资不仅关注企业的财务表现,还重视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良好治理方面的表现。这种投资方式反映了投资者对于积极促进社会和环境正向变化的渴望,以及对于未来潜在风险的规避。ESG投资的兴起与全球气候变化、资源紧张、社会不平等等一系列紧迫问题的关联密不可分,它体现了人类对现有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
(2)碳中和目标的提出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ESG投资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政策背景和行动指南。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手段确保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相抵消,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措施之一。许多国家已经承诺在未来几十年内实现碳中和,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需要企业和投资者的积极参与。在这一背景下,ESG投资成为了推动经济转型、促进低碳发展的重要工具。(3)投资者行为的变迁
投资者行为的变迁是本文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背景。传统上,投资者主要关注财务回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价值观的演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非财务表现,尤其是ESG表现。投资者行为的这一变迁不仅反映了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价值观的转变,也体现了社会对于企业在环境和社会责任方面角色的重新定位。投资者对ESG因素的考量,正在逐渐成为投资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现有理论的局限性
尽管ESG投资已成为趋势,但现有理论在解释投资者为何奉行ESG理念方面存在局限。传统理论往往将ESG投资视为投资者的一种社会偏好或亲社会行为,这种观点简化了ESG投资的复杂性,未能充分解释ESG理念的生成机制及其对投资者行为的深远影响。此外,现有理论也未能充分体现ESG投资在促进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投资者在推动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关键作用。
(5)中国情境的特殊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在ESG投资和碳中和方面的进展具有全球性的影响。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并在政策层面推动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投资的发展。在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和政策环境下,理解投资者行为及其对ESG投资的态度和实践,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要求研究者从本土化视角出发,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ESG投资理论和实践路径。
(1)揭示ESG投资的内在动机
作者认为,现有的理论,尤其是将ESG投资视为一种社会偏好的观点,并没有充分解释投资者为何将ESG作为投资决策的一部分。文章通过提出自律性和社群性这两个投资者的内在特质,旨在构建一个更为深入的理论框架,以理解投资者如何自主地将ESG因素融入其投资行为中。自律性强调投资者的自主反思和发现,而社群性则体现了投资者作为更广泛社会群体一部分的意识。这一新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ESG投资的动因,并为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提供更明确的指导。(2)理论框架的创新与扩展
作者指出,尽管已有研究提出了社会成员具有自主组织和治理能力的观点,并认为社会偏好可以解决社会合作的困境,但这些理论并没有充分解释社会目标的提出和重要性问题。文章通过引入自律性和社群性的概念,填补了现有理论的空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投资者行为。这一理论创新不仅有助于深化对ESG投资理念的理解,还为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考路径,特别是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促进可持续发展政策与实践
文章通过分析自律性和社群性对ESG投资水平的正向影响,强调了在政策制定和市场规范设置中激发投资者固有特质的重要性。这不仅有助于推动投资者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公正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还有助于政策制定者设计出更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投资者奉行ESG理念。此外,文章的研究结果也为中国等国家的金融政策制定和市场治理提供了实证基础,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和可持续的金融生态系统。
(1)双向固定效应
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三个维度进行回归。同时,在模型中控制了两个固定效应,形成了六组回归结果。自律性和社群性均在5%的水平下显著,说明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对其ESG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该结果稳健。
(2)稳健性检验
此外,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自律性和社群性合成为投资者特征这一变量,进一步进行了回归。该结果仍然显示投资者特征对ESG有显著正向影响。
(3)内生性检验
为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法(PSM-DID) 分析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对其 ESG 水平的影响。同时,建立了社群性、自律性关于投资者特征的Probit模型以构建匹配样本,对比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被解释变量均值,以检验事前平行趋势是否满足。两组的置信区间高度重合,说明处理组和对照组的 ESG 水平在自律性/社群性变化之前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满足平行趋势。本文进一步使用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回归,考察自律性/社群性对 ESG 水平的影响。考虑了内生性后,本文基准回归的结论是稳健的。
(4)机制检验
从投资者对 ESG 相关问题的“呼吁”的角度出发,检验“呼吁”行为是否是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影响投资机构 ESG 的渠道。本部分也使用 PSM-DID 的方法来分析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对呼吁行为的影响。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都对呼吁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投资者具备这两类特质后,能够使投资者更多地呼吁 ESG 相关理念,进而提高投资机构的ESG表现。
(1)自律性和社群性对ESG投资的正向影响
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其ESG投资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律性特质表明投资者具有自主反思、自主发现的能力,能够主动监控、评估和调整其投资行为以满足既定目标。而社群性特质则意味着投资者将自己视为更广泛利益相关者群体的一部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能够对外部世界产生影响。这两种特质共同作用,促使投资者在追求财务回报的同时,也考虑到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良好治理等非财务因素,从而提升了投资机构的ESG水平。
(2)ESG投资理念的深入理解与重要性
作者指出,ESG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社会偏好或亲社会行为,而是投资者基于对社会责任和长期价值创造的认知所做出的主动选择。ESG投资的提出和推进,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大转型时代的需求,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ESG投资的实践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公正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这对于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市场规范的建议
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关于市场规范的建议。文章认为,政府和市场监管者应当构建一个创新性的框架来深入理解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并在这一基础上制定政策和市场规范。这包括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激发投资者积极参与ESG投资的热情和创造性。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机制的设计,鼓励投资者奉行ESG理念,可以更有效地推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应对和公正转型等公共事务问题的解决。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在中国等特定国家背景下,理解和激发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于构建市场治理新秩序的重要性。
(1)理论创新与概念界定
文章通过提出新的理论框架,对ESG投资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创新。文章明确界定了自律性和社群性这两个核心概念,并详细解释了它们如何与ESG投资行为相联系。这种理论创新不仅丰富了现有的学术研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
(2)综合实证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量分析方法,基于大量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有力的统计证据来支持研究假设。同时,文章还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来处理潜在的内生性问题,这种严谨的方法论设计值得借鉴,它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3)细致的变量设计与量化
文章在变量设计上表现出高度的细致和系统性,例如,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对自律性和社群性进行量化,这种量化方法不仅使得研究变量可操作化,也便于后续的统计分析。未来的研究可以借鉴这种细致入微的变量设计,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4)内生性问题的考量与解决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中,内生性问题是影响研究结果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采用PSM-DID等方法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展示了对研究设计的严谨态度。未来的研究可以借鉴这种对内生性问题的考量,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设计来控制或消除内生性偏误。
(5)政策含义与实践指导
文章不仅在理论上有所贡献,还进一步探讨了研究成果对政策制定和实践的启示。文章提出了基于研究发现的具体政策建议,这种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研究取向,对于提升研究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的研究可以借鉴这种取向,使研究成果更具现实意义和影响力。
二、特邀嘉宾研读心得:张侣佳
(1)理论创新性强。这篇文章探讨了碳中和背景下,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投资者行为及其背后的研究前沿,并对现有理论的局限性进行了批判性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解ESG投资者行为的框架,强调了自律性和社群性在投资者决策中的作用。(2)可读性强。本文关注的是金融投资领域的ESG理念,层层递进,从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现状、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现有解释框架,到现有解释框架的局限性,再到提出一个新的理解ESG投资者行为的框架。即使是对这个领域的了解知之甚少的读者,也能对ESG理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3)研究视角创新。一方面,本文关注碳中和背景下的ESG理念,并从金融投资领域切入,选题视角新颖;另一方面,本文建立了一个跨学科视角的理论框架,将金融学的投资决策理论、行为经济学中的非理性行为和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偏好结合起来,为ESG投资领域提供了多维度的理解。(4)实证内容丰富。本文实证部分内容丰富,全面论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本文采用PSM-DID的方法做了内生性检验,这一方法可为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三、小组成员研读心得
冯湘云:(1)研究视角独特性与选题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辨识投资者的创新性框架,有助于深入理解投资者,这不仅是理论机制上的创新,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对投资者固有特质重要意义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够从经营激励、高端人才培养上对激发投资者奉行 ESG 理念有更进一步的举措。本文详细阐释了投资者奉行ESG议题的原因与动机,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良好的启示,有助于提高投资效率、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进程。
(2)科学的研究方法论。本文所选用的数据样本较为科学专业,使文章的结论具有可信度,同时仅采用了ESG实践较好的美国样本,使得文章对ESG分析更加严谨深入。在实证分析中,文章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排除遗漏变量的影响,同时加入两个固定效应、生成新变量来保证结果的稳健性,使研究结果更加可信。内生性检验部分也通过PSM-DID方法进行合理、完整的检验,研究方法规范标准,具有较强的可学习性。
(3)论文写作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文章遵循了引言、背景介绍、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结论启示等传统的学术论文结构,同时在每一个部分内部的写作逻辑都比较严谨、层次分明、环环相扣。这样的结构安排很好的体现整篇论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是一篇值得学习与借鉴的范式。这篇文章在未来实证论文的写作中也将为我提供良好的范例。
(4)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明确性。文章理论分析部分提出了全新的理解框架,详细阐述了投资者奉行ESG的理论原因,并基于此层层深入提出本文的假说和完善的作用机制,完整解释了“投资者为什么奉行ESG”这一核心议题。
谢淑娴:(1)研究选题聚焦性与视角创新性。在碳中和背景下,奉行ESG理念成为了当前金融投资领域的潮流,本文旨在深入探究ESG投资者行为的成因,其研究视角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政策启示价值。作者以一个新的视角——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来解释为什么投资者奉行 ESG 理念,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解框架,弥补了社会偏好框架的局限性。
(2)数据样本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本文的数据样本来源于可靠的、权威的组织(PRI),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作者考虑到美国较早实践ESG理念,其相关数据的质量更高,因此仅采用美国的样本,这确保了基于样本的分析和研究具有更好的说服力。
(3)实证分析方法的严谨性。本文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以解决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为了进一步解决样本自选择问题,本文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进行内生性检验。作者充分考虑了诸多金融方面的控制变量,同时对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进行了有效控制,展现了研究过程的严谨性。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洞察数据特性的视角,更增强研究结论的权威性。
(4)政策启示的现实意义。本文提供了一个理解投资者在碳中和背景下为何以及如何采取ESG投资行为的新框架,强调了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这一框架有助于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更好地设计激励机制,引导投资者积极参与环境、社会和治理议题。
(5)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行文的条理性。本文总体上结构严密,内容丰富并且具有创新性,尤其是在文献综述、提出新的理解框架和结论与启示三个部分的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陈墨迪:(1)行为金融学的演变:文章强调了行为金融学在不断拓宽对于投资者的理解,从理性到有限理性,再到各种非理性行为,并且通过“投资者在收益中考虑社会责任和社会地位的考量”论证了投资者利他动机或亲社会偏好的存在,对ESG的影响因素研究较为充分。
(2)投资者参与社会责任投资的动机:文章概述了投资者参与社会责任投资的社会心理动机,包括利润最大化的意图、利他主义、创新和创业、战略领导优势、透明度和信息披露、自我一致性、社会价值观的表达和长期考量。
(3)社会目标与投资者奉行ESG理念: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来理解为什么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新框架,认为投资者奉行ESG理念是自身归属之所在,是自身的构成性目的,也是整个投资者群体的共同目的。
(4)投资者特质与ESG理念: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来理解为什么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新框架,认为投资者奉行ESG理念是自身归属之所在,是自身的构成性目的,也是整个投资者群体的共同目的,同时文章强调了投资者特质对于奉行ESG理念的重要性,需要激发投资者的长期战略意识,引导投资者积极奉行ESG理念。
王曾琦:(1)研究问题的选择要既有创新性又有重要性。文中研究的ESG投资者行为就兼具这两个特性:首先,奉行ESG理念是投资者的“潮流”,相关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反映了研究该问题的重要性;其次,作者通过丰富的理论分析指出,目前对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理解框架是存在局限性的,因此作者将要提出的新的理解框架就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2)对已有文献的综述内容丰富,脉络清晰。从个体行为出发,到资源公共使用的非理性结局,再到走出非理性结局的路径与解决方案,最后落脚到目前学界对ESG研究的关注点,为下文新的理解框架的提出做了良好的铺垫。作者在每一部分论述中都整理阐述了大量的理论,从原因到结果进行了清晰的论述;各部分之间也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即使是这样长篇幅的综述,也能够给读者一个易于理解的逻辑框架。(3)新理解框架的合理性与严谨性。从ESG目标的提出与认同引出两个基本问题,进而阐述了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并分别提出了两个假说;之后作者又解释了这两个性质与自利性可能的矛盾点,并进而论述了这样的投资者是如何推动市场治理秩序演进的。整个部分不是“就事论事”地提出假说,而是系统的向我们展示了投资者为何会践行、如何践行ESG理念,以及影响投资者决策的因素,这样的论述使得其理论框架更严谨、更加具有合理性。黄辰:在我看来,本文最大的优点为其在投资者奉行ESG理念所提出的新框架这一点。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投资者为何奉行ESG投资理念,即通过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来解释其行为。文章通过指出将ESG投资行为简单归结为社会偏好或亲社会行为的观点的局限性,认为这种观点无法充分解释ESG理念的生成及其重要性等问题后,提出了自己的新框架以解决现有解释理论的不足。该框架强调了投资者不仅仅是追求财务回报的个体,他们还具有自我反思和社群归属感,这些特质促使他们将ESG理念内化为个人和集体的投资目标。这一写法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对比分析展现了新框架的优势所在,同时将研究主题从社会与个人聚焦到了投资者本身,让研究理论更加可信,同时让研究本身更加可行。通过新的理论框架的构建,它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理解和激励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进而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通过提出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文章深化了对ESG投资理念的理解,强调了ESG投资不仅是企业层面的实践,也是投资者个人价值和群体目标的体现。并且文章利用自律性和社群性的概念,建立了社会目标(如碳中和)与个人投资行为之间的联系,为理解投资者如何在个人层面上响应社会目标提供了新的解释。同时,在实证分析方面,论文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了新的框架,还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自律性和社群性对投资机构ESG水平的正向影响,这种结合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增加了框架的说服力。实证研究中,作者先通过基准回归验证了相关假说,再考虑内生性问题,加入了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以及Probit模型,进一步在排除内生性后进行回归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这一做法对实证研究中进行内生性检验有很好的启示。总的来说,我认为本篇文章中最值得学习的点即对于现有被公认框架提出质疑的精神以及新的理论框架的构建这一点。在科研中,应当擅长提出疑问并通过自己的探索解答自己的疑问。这种新的框架的构建,为政策提供了新的方向,为以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是很宝贵的。同时,我学习到可以利用Probit模型构建匹配内容来解决内生性问题或利用双重差分的方法消除内生性,这对于个人的实证研究也有很大启发。郭华燕:(1)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来解释投资者为什么奉行ESG理念,强调了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ESG的重要性。(2)使用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基于联合国负责任投资组织的数据,验证了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属性对投资机构ESG水平的影响。(3)文章对ESG的出现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公正转型。(4)引用了相关的参考文献,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和学术价值。这篇文献提出了一个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来理解投资者行为的框架,并探讨了ESG投资的相关研究。从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几点:(1)理解投资者行为:文献提出了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这为我们理解投资者决策背后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视角。在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可以考虑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对ESG投资的影响,以更好地解释投资者的行为和决策。(2)ESG的重要性:文献指出,ESG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代表着人类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判断。这提醒我们在理解ESG的重要性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资源利用的层面,而应该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理解。ESG的提出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大转型的时代,需要在可持续发展、公正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进行积极的行动。张家硕:(1)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从引入ESG理念的概念、解释背景与原因、局限性从而提出作者的观点,以及ESG理念的创新型框架和对于中国的借鉴意义引入全文。接下来,作者系统全面地引入了各种参考文献,既有以往的研究结果与观点,也关注了最新的研究进展与关于ESG的热点问题,并且将历史研究与最新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然后,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并且采用了联合国负责任投资组织(PRI)2015—2020年收集的美国投资机构或组织的代理人问卷回答,进行了大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使作者的论证更加具有严谨性。最后,得出本文结论,本文提出一个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来解释为什么投资者奉行 ESG 理念的新框架。(2)新框架的引入。首先,从ESG理念涉及的问题导入,分析了社会目标为什么被提出及其如何被认同,并指出了现有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ESG 本质上是社会成员之间就资源的使用达成某种社会目标的约定。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社会目标是如何提出来的,二是如何理解社会成员之间达成的约定。其次,是投资者的自律性。自主反思、自主发现,需要投资者的创造性,投资者的创造性在这里就是找到符合社会前景的新的发展点。然后是社会成员的社群性,社群性是与自律性相联系的,其实是由自律性所生成的。(3)严谨的数据处理。作者选择的变量全面具体。从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和经营特征两方面入手,设置了多个相关问题收集变量数据。且作者广泛使用虚拟变量,大量采用虚拟变量来衡量投资者的ESG水平,为ESG理论与实践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范例。同时,在实证分析中,作者建立了基准回归模型来描述,并且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和机制检验。(4)具有理论意义和政策指导。本文提出的框架强调了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更准确地解释了ESG为何被提出。本文构建一个辨识投资者的创新性框架,以深入理解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在推进可持续发展、公正转型及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政策的制定和市场规范的设置,应当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借鉴之处:(1)写论文要找到一个创新性的视角,在全新的角度来讨论一个话题往往更有意义。(2)论文写作要选择合适的数据,并且数据要大量且准确。对于数据的处理应该严谨,变量的选取以及控制因素,都应该把握好。何雨妍:在学习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对其综述拓展型的研究和新的理论框架印象深刻。首先,论文的综述部分非常详尽和全面。作者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广泛的综述和总结,系统地介绍了已有的理论和观点,明确指出了现有的对ESG理念的解释框架的局限性。这为论文后续的拓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扎实的基础。其次,论文在拓展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发现。作者基于综述部分,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并通过实证研究或其他方法,验证了这个理论框架的有效性。这种拓展型的研究对于学术界和实践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填补已有研究的空白,并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第三,论文的理论框架构建质量高。作者在论文中清晰地阐述了新的理论框架的核心概念和假设,并且通过逻辑推理和实例解释了这些概念的关联和作用机制。这样的理论框架能够为后续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持,促进领域的进一步深入探索。第四,论文在实证研究方面也做得很好。作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新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实证研究的设计和执行符合科学的原则和标准,使得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这种实证研究对于验证新的理论框架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也增强了论文的学术价值。最后,通过综述拓展和构建新的理论框架,这篇论文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它填补了已有研究的空白,为学术界和实践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的创新性和影响力将对相关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为学术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追求创新和拓展。通过学习这篇论文,我对综述拓展型研究和理论框架构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受到启发去开展自己的学术工作。王瀚:本文从 ESG 理念与投资融资的矛盾介绍了投资者为什么追求 ESG 理念,并形成了一个框架来解释。然而,这一框架在社会目标生成、重要性划分和对象特征分析等方面的局限性,使其无法解释投资者为何遵循 ESG 概念。通过阅读本文,笔者发现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会性是投资者追求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的内在特征,因此,挖掘投资者的内在特征有助于理解和促进中国的经济建设。此外,本文还总结了公共资源利用理论以及当前学术界对环境、社会和治理概念的讨论,为新视角的理论准备做好准备。在数据中,本文选取了51个国家或地区的数据,排除了质量相对较低的数据,这是非常可靠的。ESG 作为一种社会目标,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社会目标的两个基础,有助于从更加丰富的角度理解 ESG 的概念。基准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自律和投资者群体对环境、社会和治理水平有显著的正面影响。结果表明,正向投资者属性对 ESG 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提出的框架解释了环境、社会和治理作为一种社会目标,是在投资者自律和投资者共同体的基础上,在投资和融资的运作逻辑中实现的,指出投资者对环境、社会和治理的追求是环境、社会和治理超越人的功利性特征提出的前提的结果,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读完这篇文献,我对ESG理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阅读文献的方式方法有了更完善的方法,一篇好的文献需要有严谨的研究设计、深入的理论分析、明确的政策启示和创新的研究视角,而我们也应该从这几个方面来研究文献和案例,从中学到更多东西。徐佳一:(1)创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在投资者奉行 ESG 理念的原因领域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构建了一个辨识投资者的创新性框架。这反驳了把投资者奉行 ESG 理念理解为一种社会偏好或亲社会行为的流行观点。此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深入理解投资者,激发投资者的固有特质,发挥投资者积极参与的激情和创造性,并且有效治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公正转型提出的问题。通过这样创新的研究视角,文章丰富了ESG 领域的研究内容,为理解投资者奉行 ESG 理念提供了新的证据和见解。(2)深入的理论分析。论文在实证分析之前,对创新性的新理解框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首先论述了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其被认同的两个基础,解释了社会目标是如何提出和如何理解社会成员之间达成的约定,然后论述投资者的两个特质自律性、社群性以及两者和自利的关系。这种理论分析不仅为后续的实证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通过构建这样合理的理论框架,使得研究结果更具解释力和说服力。(3)明确的政策启示。论文不仅在学术上有所贡献,而且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启示。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建议,如政府需要构建一个辨识投资者的创新性框架来深入理解投资者、政策的制定和市场规范的设置应当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等。这些建议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可行的参考,而且充分发挥投资者积极参与的激情和创造性。文章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政策效果,使得这些政策建议更加科学和合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可借鉴之处:(1)明确文章的研究问题。这篇文章为我们的论文写作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明确地研究问题的范例。在论文的引言部分,作者首先清晰明确地阐述研究问题和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性,指出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理解投资者奉行 ESG 理念的这一核心问题。然后简单地解释理论概念,给出该文章的结果、结论和政策意义。我们在写作时,应该首先明确自己的研究目标,确保研究的方向和深度,也有助于读者理解该研究的重要性和研究将要解决的具体问题。(2)论文框架的结构化。这篇论文遵循了标准的学术论文结构:引言、文献综述、理论框架、数据与实证分析、结论与启示。这种结构化的写作方式使得论文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逻辑。我们在撰写论文时,应该学习这种结构化的写作方式,确保每个部分都准确和完整,并且各个部分都紧密相连,承上启下,有连贯性。张康颖:(1)理论框架具有创新性和严谨性。文章指出了现有ESG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新的研究视角。在理论框架中强调自律性和社群性在投资者决策中的作用,将对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加入ESG投资领域,进而从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两个特质入手研究ESG理念的动力源问题和社会目标重要性问题。在提出假设之后,将自利性纳入理解和考虑的范围,进一步分析自律性和社群性与自利的关系。同时从大局的角度讨论对于ESG理论分析的重要性,拔高文章高度,使文章立意更加深刻。(2)选题视角聚焦热门话题,具有现实意义。文章关注到“碳中和”这一近年来的热门话题,并从投资领域进行创新性研究。结论揭示了ESG理论的重要性,并从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更准确的解释了ESG的提出。对于现阶段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主义发展的背景下,从投资者角度对ESG的理解有利于更好地激励机制的设置,对于市场如何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文章结构和逻辑清晰完整。文章通过聚焦热点讨论了碳中和背景下ESG理论及现有关于ESG理论的研究,进而提出现有理论框架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新的理论框架,随后通过数据收集和实证分析,探讨了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对企业践行ESG的正向影响影响,最后基于得出的结论提出启示。整篇文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分析层层深入,便于读者的研读和理解。陈君瑶:这篇文章聚焦于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资者的行为,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与社群性特质出发,构建了一个辨识投资者的创新性框架,通过学习,我认为这篇文章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1)研究视角新颖,极具现实意义。本文开篇提出强调行为主体选择权利解释框架不能准确地解释为什么投资者奉行ESG理念,随后提出投资者自身具有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的新的解释框架,是理论上的创新,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投资者,发挥投资者积极参与的激情与创造性,有效治理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及公正转型提出的问题。同时理解投资者的固有特质,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对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2)文章结构完整,逻辑缜密,层层递进。本文开篇先引出过往解释框架的局限性,列举了相关研究综述,而后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并进行统计与实证分析,得出投资者的自律性与社群性这两个特质是社会目标的提出及被社会成员认同的基础,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任文杰:(1)瞄准热门研究话题:分析了碳中和背景下,在金融投资领域,ESG投资者行为的相关问题及其背后的前沿研究。通过指出旧的学界观点存在的局限性入题,具有开创性和创新性。(2)独创性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一个关于认识ESG理论的新理解框架。ESG作为一个很具有价值的社会目标,本文分析总结了社会目标的提出和被认同的两个基础,这有助于从更丰富的角度理解ESG理念。(3)丰富全面的理论分析:从对原有研究的局限性分析入手,剖析其观点的不合理性,进而体现自律性和社群性在投资者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并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而逐渐构建出一个新的研究框架,整个探讨内容的细分使得结论更具解释力,整篇内容显得更为充实饱满。这种综合性、结构性的研究方法也可以为其他研究者提供方法论的借鉴,帮助他们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与之类似的社会心理观念对现实行为影响的问题。(4)实证分析的严谨性:论文使用了PSM-DID方法来研究内生性问题,并分析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对呼吁行为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更换模型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多种方法结合确保结果的稳健性。(5)政策建议的实用性:基于研究结果,作者立足中国当前金融投资现状,指出应当从理解投资者固有特质的角度理解投资行为,对行为经济学和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论文还指出了通过引导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的特质,促进投资领域政策实施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政策制定者和其他研究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周泓彤:(1)丰富的文献基础和总结:从对已有的解释框架到新的理论的提出,本文通过总结现有理论的局限和丰富的相关文献构建了严谨的逻辑基础。(2)严谨的数据分析:在基础回归的基础之上,将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作为解释变量同时或合并回归,提高了回归结果的可靠性。郭祯烨:(1)提供了较为全面的ESG投资者行为及相关研究前沿的综述与扩展,有助于读者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验证了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对ESG水平的影响,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创新之处:(1)提出了一个基于行为主体的自律性和社群性特质来理解为什么投资者奉行ESG理念的新框架。(2)针对社会偏好框架的局限性,提出了投资者自身具有自律性和社群性的特质,决定了投资者经过自主反思,发现ESG是自身归属之所在,是自身的构成性目的,也是整个投资者群体的共同目的。(3)发现对ESG相关问题的呼吁,是投资者的自律性和社群性影响投资机构ESG水平的渠道。(4)提出了投资者自律性和社群性对ESG水平的影响,并使用PSM-DID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