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随笔】宋佳雨:乡愁与梦想——乡村振兴背后的乡贤力量

文摘   三农   2024-09-09 12:12   湖北  

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鼓励研究生们在2024年暑假期间,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调研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将耕读路上的观察、体验和思考,记录成文字。


为了探索中国乡村的实际情况,体验农村生活,感受乡村文化,同时增强自身能力,我有幸参与了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的耕读实践活动,历时三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接触和访谈襄州区的“乡贤”,对这一群体有了基本了解,也观察到了他们在乡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观察促使我对乡村发展和文化传承进行了一些初步思考。

千古云襄,一州入曲

襄州区是湖北省襄阳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乡贤”一词涵盖了“传统乡贤”与“新乡贤”两个层面。传统乡贤指的是那些在本地出生、成长,因其品德和才学受到乡邻尊敬的人士,他们可能是社区中的长者或是退休后继续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有志之士。而新乡贤则是指那些对家乡有着深厚情感,受过良好教育,积累了一定财富和社会地位,并愿意回馈乡村社会的人士。这个群体通常更年轻,来源多样,包括商业领袖、文化专家和道德楷模等。

襄州区,位于鄂豫两省交界处,是一个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区域,拥有近百万的人口。这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乡贤资源丰富。区政府对这些资源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建立组织、搭建平台和建设基地,广泛动员乡贤参与乡村建设,以促进乡村振兴。近年来,襄州区实施了以创业、公益、调解、移风易俗和文化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五乡工程”,旨在引导乡贤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实际作用,提高治理效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乡村社会更加和谐,乡风更加文明。
自“五乡工程”实施以来,襄州区通过多种方式吸引了大量乡贤回归,包括智力、资金和公益支持。据统计,已有超过1200人次的乡贤回村,签订了84个回归项目,总投资额达45亿元;推介引进了29个项目,总投资额15亿元;举办了420多场公益活动,捐赠资金超过1000万元。此外,通过“村两委+乡贤”的乡村治理议事制度,乡贤为乡村发展提出了大量建议,参与调解了1800多起纠纷,多个镇(街)在乡贤的帮助下,信访积案的化解率超过了98%。截至2022年8月底,全区418个村(社区)均已成立乡贤联谊会,吸引了6850名乡贤人士参与。
在襄州区,乡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进行耕读实践期间,我访问了龙王镇和峪山镇,调研了两位被国家级媒体报道的乡贤典型,以探索乡贤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乡村文化和产业振兴,希望从中获得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文化振兴:田垄深处绽芳华

在襄州区龙王镇,有一位名叫周春兰的农民作家,她的故事是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写照。周春兰同志在初中毕业后,尽管面临家庭经济困难,依然与丈夫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她对文学的热爱驱使她自学写作,即使在家人和乡邻的不理解中,她依然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凭借长篇小说《折不断的炊烟》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在多家报刊上发表了众多诗歌、散文和小说作品,荣获湖北省十大优秀农民作家称号,成为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的签约作家。

2012年,她在龙王镇创立了“春兰悦读之家”农家书屋,这不仅为村民提供了阅读和写作的空间,也逐渐成为乡村公益活动的中心。书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他们在这里通过阅读和创作,寻找生活的智慧和灵感。书屋还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提供文化教育和文学创作指导,已有多篇儿童文学作品在报刊上发表。此外,书屋在暑假期间组织活动,丰富乡村儿童的假期生活,并通过建立妇女之家,为乡村妇女提供文化活动和健康关怀。

她的努力不仅提升了乡村儿童的知识水平和自信心,也激发了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得到了镇政府、妇联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她的事迹表明,乡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乡贤通过创作农村题材的作品,记录和展示乡村的风土人情和精神面貌,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了载体。

二是民风的建设。乡贤通过组织文化活动,促进农村居民的文化认同和民风建设,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三是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乡贤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影响力,引入外界文化资源,与政府、社会团体和媒体合作,推动文化项目的实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支持。

周春兰同志的故事是乡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作用的一个缩影,她的努力和成就为乡村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业振兴:返乡沃土筑新梦

刘比一,襄州区峪山镇的一位返乡创业者,以“新农人”的身份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1月,刘比一同志在中国农业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选择放弃在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峪山镇朱洼村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实践,他从养羊的新手成长为行业的专家,其养殖场年出栏量达到600多只羊,年收入超过100万元。
他深知,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只有带动更多人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有。2016年,他采取合作社模式,联合周边120多家养羊散户,为他们提供医疗咨询和全生命周期的养护服务,同时分享自己的饲料发酵技术。在他的引导下,合作社的羊年出栏量达到7000余只,羊肉品质显著提升,本地羊肉的名声日益响亮,养殖户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通过与刘比一同志的访谈,可以总结出乡贤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一是技术引领与创新应用。乡贤通常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背景,能够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理念引入乡村,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应用。刘比一利用峪山镇花生主产区的优势,将花生秧加工成羊饲料,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羊肉品质。
二是资源整合与产业链建设。乡贤擅长整合资源,将资源有效配置到乡村产业发展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建立合作社或产业联盟,乡贤可以将小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统一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示范效应与社会资本积累。乡贤通过自身成功经验,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包括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这些社会资本不仅帮助他们自身事业发展,也为其他乡村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形成了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环境。
四是文化传承与精神激励。乡贤在乡村产业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还体现在文化传承和精神激励方面。返乡创业的乡贤大多有着深厚的乡土情结,在推进家乡发展的同时,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他们以实际行动激励着更多年轻一代的农村居民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推动襄州区乡贤工作的初步思考

基于调研,我尝试对襄州区乡贤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立情感联系,凝聚共识。通过实地访问、慰问家属、电话和社交媒体沟通等方式,与乡贤建立紧密的情感联系。对乡贤进行分类管理,如产业乡贤、文化乡贤、慈善乡贤等,以了解他们的数量、资源和需求。定期组织乡贤、群众代表和政府人员进行交流,围绕乡村建设、管理和使用等议题进行讨论,增强乡贤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

二是发挥资源优势,精准施策。襄州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鼓励乡贤参与现代农业项目,如生态农业、特色农产品开发等。同时,根据各乡镇的资源特点,如峪山镇的红色教育基地、龙王镇的凤凰咀遗址,为乡贤提供发展方案,推动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通过因地制宜的策略,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乡村振兴的精准和高效。

三是提供优质服务,吸引乡贤回归。了解在外乡贤的创业需求,协助他们分析创业前景、制定方案、规划项目。区和乡镇政府应为返乡创业的乡贤提供资金、土地和资源等支持,以真诚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吸引乡贤回归,共同推动乡村的繁荣发展。

作者简介

宋佳雨,男,汉族,湖北咸宁人,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2023级硕士研究生,师从何可教授。研究兴趣为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论文被《环境经济研究》录用待刊。



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碳达峰碳中和,乡村生态振兴,粮食系统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产品与共同富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