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24)》发布

美食   2024-12-09 07:45   河南  

点击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中国食品安全状况研究报告(2024)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全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与食品市场供应充足,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继续保持“趋势向好”的态势。


1.主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与市场供应。保障食用农产品尤其粮食供应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石。2023年,全国粮食年产量为69541万吨,比上年增加1.3%,比2019年增加3157万吨,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连续多年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图-1  2019-2023年我国粮食年产量(单位:万吨)


我国已成为世界蔬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蔬菜成为种植业中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2023年,全国蔬菜年产量达到82868万吨,比2019年增加10766万吨;水果、猪牛羊禽肉、禽蛋、牛奶、水产品、茶叶等六类食用农产品产量分别约3.27亿吨、9641万吨、3563万吨、4197万吨、7100万吨、355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4.5%、4.5%、3.1%、6.7%、3.4%、6.1%。


图-2  2019-2023年我国蔬菜产量及其同比增速变化情况


2.主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2023年,全国主要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抽检合格率达97.8%,比上年提升0.2%,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已连续8年稳定在97.4%以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3年第一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报告中显示,蔬菜、水果、水产品、畜禽产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7.3%、96.2%、94.7%、99.2%。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现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治保障。


图-3  2013-2023年间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单位:%)


3.食用农产品生产转型与源头治理。以绿色化引领食用农产品生产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有序推进源头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取得重大进展。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不断赋能,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果蔬生产与畜禽养殖机械化示范场(园区、基地)、数字农产品生产基地、绿色农产品原材料基地等大量涌现。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取得重大成果,食用农产品生产实现量增质优。截至2023年底,累计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58种,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78%,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1.5%,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8%,农膜处置率稳定在80%以上,设施蔬菜规模扩大到3000万亩以上,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总数达7.5万个。


4.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风险。现阶段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农兽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非法添加、环境因素导致的有害物质超标等。极少数生产经营主体未按规范使用农兽药、在食用农产品生产中超量使用添加剂甚至添加非食用物质,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可能导致土壤、水源重金属含量超标等影响质量安全。


5.食品工业生产与市场供应。2023年,全国食品工业(含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以占全国工业4.8%的资产,创造了6.7%的营业收入,完成了8%的利润总额,为稳经济、促民生、保就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约4万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为9.0万亿元、61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2.3%。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占整个食品工业比例的60.0%、22.6%,22.8%、27.0%,17.2%、50.4%。食品消费价格低位运行,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3%。


图-4  2013-2023年间全国食品工业营业收入 (单位:万亿元)


6.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总体合格率。2019年以来,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7%以上。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6997389批次,覆盖33大类食品,总体合格率为97.27%,较上年上升了0.13个百分点。其中,粮食加工品、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5类日常消费大宗食品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9.48%、99.19%、99.86%、99.87%、99.20%。在所抽检的33大类食品中,合格率最高的前五位食品依次是可可及焙烤咖啡产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乳制品、蛋制品,合格率分别为99.95%、99.93%、99.88%、99.87%、99.86%;合格率最低的后五位食品依次是餐饮食品、蔬菜制品、食用农产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果制品,合格率分别为93.04%、96.23%、96.47%、97.68%、98.13%。餐饮食品中餐饮具的不合格率近年来逐年上升,2021年、2022年、2023年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3.18%、18.76%、19.29%。


图-5  2019-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合格率


7.婴幼儿配方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婴幼儿配方食品备受全社会的关注。2023年,全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为99.92%。2023年上半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抽检婴幼儿配方食品样品3239批次,合格率为99.97%。2023年第三季度,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抽检婴幼儿配方食品样品2649批次,合格率为99.85%。2019年以来,婴幼儿配方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始终稳定在99.70%以上,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

图-6  2019-2023年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


8.食品相关产品监督抽检合格率。食品相关产品是指与食品直接接触,可能会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类产品。食品相关产品的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抽查食品相关产品包括非复合膜袋、婴幼儿用塑料奶瓶、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用纸和纸板材料等14种产品,涉及1607家企业生产的1620批次产品,发现46批次产品不合格,抽查不合格率为2.8%。


图-7  2019-2023年间全国食品相关产品质量不合格率 (单位:%)


9.食品工业生产转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食品新质生产力水平持续提升。加快农产品与食品原材料基地绿色化转型,稳固发展食品新质生产力的“压舱石”;致力于食品传统工业“智改数转网联”,托稳发展食品新质生产力的“基本盘”;着眼于食品新兴产业“成链成群”,壮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盘”;前瞻于食品未来产业“育树育种”,开发发展食品新质生产力的“潜力盘”。各地出现了一大批食品产业数字化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工厂、食品智能工厂、食品智能车间、两化融合食品示范企业与星级上云食品企业。


10.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从2023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监督抽检数据来分析,食品中检出的不合格项目主要涉及农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机物污染、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等7大类,分别占不合格项目的比重为37.66%、18.81%、13.08%、11.01%、7.90%、5.85%、4.60%。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农兽药残留超标和重金属污染等是现阶段食品安全风险的主要隐患。


11.食品进口贸易规模。进口食品贸易对调节国内食品供求关系,满足食品市场多样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2013-2022年间我国进口食品贸易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2.3%,2023年进口食品规模约达到1400亿美元,继续位居全球第一大食品进口国。进口食品品种几乎涵盖全部食品类别,最主要的三大类别是:肉类及制品(268.77亿美元)、水产品(198.23亿美元)、粮食及制品(186.47亿美元),三大类别进口贸易额合计为653.47亿美元,占全部进口食品贸易额的46.68%。2023年,进口食品来源地覆盖全球约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继续保持贸易来源地多元化格局。


图-8  2019-2023年间食品进口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


12.进口食品的安全风险。2023年,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而拒绝入境的境外不合格食品共2358批次,比上年下降16.4%,被拒绝入境食品批次最多的前十位来源地依次为日本、美国、越南、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韩国、泰国、俄罗斯、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合计为1554批次,占所有不合格批次总量的65.90%。滥用食品添加剂、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微生物污染等是境外食品拒绝入境的主要原因。


图-9   2019-2023年间进口食品不合格批次 (单位:批次)


图-10  2023年被海关拒绝入境的不合格进口食品主要来源地分布图


13.食品安全投诉状况。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23年,消费食品投诉量在所有具体商品投诉中仍高居投诉榜首位,由2022年的78335件增加到2023年的88942件,同比增加13.54%。主要涉及餐饮行业、商场超市及外卖食品类纠纷。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销售已过保质期食品、网络销售低价肉制品的进货渠道不明和无检疫证明、食品中吃出异物、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未将食品进行充分烹饪熟透等。


14.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强制性技术法规,是生产经营者的基本遵循,也是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共发布156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涉及安全指标有2.3万余项,这些指标涵盖了我国居民消费的所有30大类340个小类食品,包括影响居民饮食安全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覆盖了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与此同时,修订食药物质目录与推进“三新食品”审批,截至2023年11月,国家卫健委已发布3批102种食药物质名单。2021年以来,国家卫健委已批准“三新食品”216项。


1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截至2023年,全国约有9780家二级以上医院被确定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覆盖了所有省、地市和98%的县级行政区域,同时指定32个省级疾控机构作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省级)中心”,建有27个国家风险监测质控参比实验室和病因学鉴定实验室,已构建起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龙头,各级疾控、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技术机构共同参与的风险监测工作体系,且组织实施系统性、分层次和连续性监测,监测品种涉及粮油、果蔬、婴幼儿食品等29大类,囊括259项指标,涵盖种植养殖、粮食收贮、生产和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进出口等各环节,并将“米袋子”“菜篮子”主要产品纳入风险监测范围,累积获得1640万个监测数据和200万份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建立了国家风险监测数据库、毒物数据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会商通报机制已普遍建立。


16.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体系。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规模达到1355亿元,同比增加12.54%。《2022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简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食品及食品接触材料检验检测相关机构数量3447家,营业收入为206.76亿元。据初步估算,在全国食品安全检测市场上,食品法定检测约占61.7%,食品快速检测约占38.3%。


17.打击食品犯罪。2023年,全国公安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开展专项治理,依法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打掉一批犯罪团伙,抓获一批首要分子,揭露一批行业“潜规则”,有力斩断犯罪链条,有效维护了食品市场秩序。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万余名。全国检察机关持续加大食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办案力度,2023年共立案23754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含食用农产品)18827件,依法严惩制售有毒有害食品与假药劣药犯罪,起诉1.3万人,同比上升31.5%,起诉食品犯罪案件5620件10711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自2021年6月起开展为期三年的“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行动。三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4936件8593人,起诉18566件35015人。其中,批准逮捕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犯罪案件751件1530人,起诉1991件4545人。全国法院一审审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共计16070件。


18.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效能。江南大学课题组采用大数据挖掘方法的研究表明,自2012年以来全国问题食品安全发生量持续下降,尤其是人源性因素导致的问题食品量逐年减少,反映出中国食品安全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英国《经济学人》(Economist)自2012年起到2022年每年发布《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2022年12月,Economist发布的《2022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显示,中国食品安全在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世界第25位,相比于2012年的第38位,上升13位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名列全球前22%左右的水平上。中国的食品安全指数与美国的差距日益缩小,由2012年的27.0缩小到2022年3.8。


图-12  2012—2022年间中美两国食品安全指数变化图  (单位:分)


(本报告由江南大学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研究院、食品安全与国家战略治理实验室联合发布,文中主要数据来源于政府公开发布的数据、报告与主流媒体新闻等)




链接:食品追溯,势在必行 (追溯微信:132 2371 2978)

  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卓奇食品追溯平台是由政府部门参与监督,各食品企业参与配合,消费者可以全面、公开查询所有食品追溯信息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平台以客观、公正、快速、务实为基本要求,以具有独立身份证明的二维码将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保证平台上的每一件食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查。有利于建立企业生产流通、百姓日常消费、政府监管数据的协调共享与合作,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的真实、通明、公开和互联互通,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局面。


卓奇365食品网
中国食品网是具有影响力的食品行业门户网站。致力于大中小食品企业与消费者,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食品安全及食品宣传等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