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朋友吗?点击 “培训江湖” 关注我们
咨询课程、内训加微信:OnDemand2021近年来课程开发越来越成为企业内训的核心任务,培训部门也在不断地打造自己的内部精品课程,期望以此塑造培训的品牌、扩大影响力。
这也间接说明了我们的企业培训成熟度越来越高,逐步由外采为主变成“外采+内部研发”相结合的模式,甚至有的企业内部研发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
这是好事情,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使命,我们还需要思考清楚这5个问题;
强哥最近一直在密集的交付课程开发项目,也汇总整理了一些交付中发现的问题,以此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目标不明
下象棋的时候我们需要至少往前看3步才能有点胜算,做课程开发至少要往前看2步,才能确保项目能顺利推进。
课程开发只是第一步,假定这些课程你都开发好了,你打算怎么办?让这些内训师自己去上课吗?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期望罢了,你要每次组织这样的课程吗?那你会累到吐血也没做好,天天就忙着开培训课,订盒饭买茶歇,还要督促人员来参加,忙了半天好像也没啥效果,自己沮丧、学员抱怨、领导埋怨。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在课程开发前就要想好,这批课程开发出来用于什么项目,找到那根珍珠项链的绳子,开发出来的课程在经过试讲以后,就可以直接窜在这个绳子上,作为一个完美的艺术品了。一定是先有精品项目才有精品课程,然后才会塑造精品老师!(敲黑板)2、 这个项目属于哪个级别(变革性项目、重点项目、常规项目)?每个公司面对的内部环境和组织成熟度差异很大,在量体裁衣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这个项目属于哪个级别,第一次尝试的项目通常都算作变革性项目,因为你不能完全掌控项目的进程和成果,做过几次以后有了成熟的套路和可预期的结果,就逐步转变成重点项目或者常规项目(取决于项目价值),逐步把不规范的内容变成流程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提高项目质量。公司高层是否愿意为你的这个项目站台?是否愿意为你的这个项目给予预算支持?尽可能的条件下要在课程开发前举行一个启动会,如果不能面对面可以考虑电话会、甚至微信群的启动会都可以,目的只有一个“促进项目成果的产出”。在这个启动会上,你作为项目经理需要明确项目的背景意义和价值(虽然务虚但是真的重要),学员只有认为这件事情对他而言是有帮助的,对公司而言是有价值的,那至少他会考虑积极投入,外部专家需要在启动会上明确学员课前调研的细节、课程方法论及大概的时间安排,给此次课程开发学习做好铺垫,最后老大出场,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就可以完美收官了!选题不当例如 “新生代管理”“精益生产”等课题,而且往往只打算讲授2个小时,那无疑选题过大,试图用一门课程来承载序列课程的使命,这样造成开发压力很大,也达不到预期目标;解药就是:聚焦、聚焦再聚焦,聚焦在这个主题范畴内想解决组织什么问题,哪几个问题,尽量的直面业务痛点,缩小范围;2、 经常在课程开发的时候会遇到,一门课程要覆盖好几个层级,既有新员工也有岗位专家。例如“质量管理系列”课程,这就会造成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好把控,浅了、专家觉得浪费时间,深了、新人会一脸懵逼。解药就是:设计2个版本,针对新人着重从理论、概念和操作流程入手,激发兴趣做到深度了解;对于专家着重从实际业务中遇到的挑战、痛点、困难入手,多案例分析和小组研讨,这样大家都会比较开心;3、组织花费资源举行一次课程开发,尽可能的选择市场上没有的、内部又紧缺的专业类课程,避免或者减少通用素质类课程。例如“时间管理、沟通技巧、office等等”,因为这类课件网上很多,只要稍稍花点时间就可以搞定了。当然经过慎重思考,你希望借着这个课程开发学习一下方法论,或者需要开发自己公司的通用素质课程那就另当别论,说明经过严肃思考!监督不严 课程开发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单口相声,而是一次有计划、对产出成果有要求的任务,经常有学员在上完课后跟我反馈,“自打高考结束以后,就没有这么烧脑过”,是需要大家付出努力的,如果有哪家公司可以宣称轻松愉悦的就能让您产出精品课程,记得一定要及时通知我,我好再去深造学习!碍于企业环境,参加课程的有时候经常是业务老大或各区域负责人,其实作为培训你需要在课前做好铺垫,在课中做好纪律要求和服务,提出100分要求,可能做到70分,比你不提出要好很多!当然另外一面就是尽可能的做好茶歇和课间服务,让大家感受到培训管理者的热忱和努力!激励不够 如果你们公司条件允许,还是尽可能的把奖励说在前面,尊重人的本性,但是不要紧,有现金激励,还是要运作好公司的讲师俱乐部,让大家看到不仅仅是被你压榨,而是有自己的成长学习机会,用积分强化内训师的参与性,可以详见强哥的文章《用积分为内训师管理插上翅膀》(点击可看)。再谈激励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课程评审,给大家一些压力,公布评审标准,让学员感受到组织任务的严肃性!(需要清晰版本可以找小编哟)配置不准
课程开发中这些业务专家通常还是有比较重的畏难情绪,主要是因为担心,1、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2、PPT技术太差,不想麻烦;3、本职工作太忙,课后还需要写作业;
1、同一个主题尽可能的选择2-3位专家,因为过程中需要分工协作、在内容选择上需要深度交流,而且同一个课题最好要有一定的备选老师。2、如果、我是说如果,你们培训的同事人手充裕,可以每组安插一个,一方面学习课程开发的技术,一方面协助专家完成PPT的制作,减轻他们的制作压力。3、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把课程时长设置为3天2夜,争取在现场搞定绝大部分内容,不要给课后留太多的尾巴,这也就是敏捷课程开发的精髓所在,高效敏捷质量优异的原因所在!
· END ·
安迪曼在原有AID课程开发的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升级,推出AI新时代的有一个新产品——《敏捷课程开发:AI速成AI》公开课,运用自主原创AI+D模型,基于人工智能和敏捷课程开发方法,全程提供多种AI工具、模版和教学挂图,专家自带主题及在AI协助下,快速生成课件初稿,在讲师的引导下,训战结合,完成批量精品课程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