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吳政緯
指導教授: 古偉瀛
共同指導教授: 劉序楓
關鍵字: 東亞史,書籍史,明清史,燕行文獻,禁書
答辩时间 : 2024年
中國漢籍的越境流動是東亞史的重要課題,然而相關研究至今仍多著墨於書籍流動「之後」的影響,較少注意書籍流動的「過程」。目前明清書籍史、近代東亞文化交流史的主流敘事,皆假定書籍流播海外是極其自然的狀態。然而中國自宋代以降,官方出現越來越強烈的書籍防禁意識。當中國的書籍管制越形清晰,一系列的問題應運而生。中國書籍防禁的意識從何而來?為什麼這種管制在明代中葉才明文規定?既然中國管制的辦法俱在,外國人何以如此堅持,更且能夠突破重圍,載書歸鄉。這一組彼此緊密聯繫的設問,在正文分為四章述論。
首先是近代早期東亞官方、知識人的求書動機。本研究從學問養成、知識訓練、統治需要的角度思考,指出東亞各地各種關乎「知識」的制度設計,產生規模龐大、歷史久遠的漢籍需求。釐清這一層關係,才能理解東亞知識人何以明知中國管制書籍,卻仍執意搜求書籍的動機。
其次是近代早期中國的書禁制度的起源。嘉靖元年(1522),明朝制定針對所有外國人的書籍管制的法度,並且為清朝繼承。本研究將明清官方明文禁止外國人收買的書籍,稱作「明清禁書」。嘉靖元年之前,朝鮮、琉球使節團能夠自由出入北京的會同館,包含自由貿易書籍。在此之後,所有的朝貢國滯留北京期間,必須在會同館內貿易,而且限定移動範圍。朝鮮人從深恩厚待到牢鎖館中,肇因他們不斷與明朝民人發生糾紛。明廷有鑑於各朝貢國越演越烈的諸多糾紛,決定在嘉靖元年全面改變對外政策。
復次是明清書籍管制的內涵與效力。事實上明清官方始終維持同樣的原則,並產生一定的嚇阻效果。朝鮮人豐富的記述揭示,明清時期的會同館、鳳凰城柵門,針對外國人的書籍管制不僅具體存在,而且發揮效果,儘管結果可能不如明清官方的預期。中國書籍防禁的成效,同時可見諸日本、琉球、明代西南土司的事例。
最後是外國人如何持運禁書出境,卻安然無事。根據朝鮮人的見聞,不僅是會同館的序班、通官參與其間,上至滿洲皇族、內閣宰執,下到禮部官員,均預其事。朝鮮使節團為打點一切,耗費數量驚人的白銀。諷刺的是朝鮮並不產銀,白銀大多產自日本。當日本白銀減產,朝鮮卻因為各種考量,繼續維持漢籍需求。朝鮮蒐羅漢籍的行動,遭遇白銀不足的困境,逐漸影響到朝鮮赴京使行的人員組織,私商取代譯官,掌握使節團的金流。
梳理明清官方管制書籍輸出的政策,以及探論朝鮮人突破管制、私自取得書籍的過程,才能更準確地捕捉東亞書籍流動的真實樣態。研究者應重新估量不同類別的漢籍在東亞的「份量」,例如不再將朝鮮、日本知識人收藏《明史》視作理所當然。在明清時期的東亞地區,獲取與掌握某些知識宛如特權,承載此些知識的書籍,大多歷經險阻,越境前來。
特别说明
1、本公众号所发布的所有内容皆用于学术交流,不做商业用途,不代表本人观点,转载会注明出处,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编者会在第一时间处理。
2、本公众号接受出版史、书籍史、阅读史与知识史相关文章或内容投稿,由公众号编辑排版发布,有意者可以通过后台联系。其他合作也请通过后台联系。
3、转载本公众号内容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