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 CTO 在周会上做了个分享,他建议大家别再嘀咕 AI 工具是否会昙花一现了,放下偏见,尝试着把 AI 融入到自己的工作流程之中。改变习惯肯定会有阵痛,但适应了之后,新工具带来的效率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点我很有共鸣。说到底,人喜欢待在舒适区中,形成某种习惯之后,再想调整,难度非常大。比如今年我就把 AI 智能助手常驻浏览器中,强迫自己有问题先去和它沟通。
虽然作为老一代程序员,搜索引擎我早已经驾轻就熟,但我知道,新工具带来的是一整套流程、思维模式的变化。特别是今年,AI 工具越来越成熟,我们确实应该琢磨,怎么利用 AI 更快更好地完成手头工作,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最近和不同背景的人聊天,我有一种强烈的代际感。比如,与之前用友的程序员同事谈论起当下的 AI 编程工具时,他说:“这东西没啥用,都是花架子。对于工程师而言,重要的是掌握架构和技术原理,工具都是没见过世面的初级工程师才玩的把戏。”
我问他用过类似的 IDE 或者 AI 插件没有。他回答:“Vim 和 Eclipse 够了。AI 插件我也装过,不成熟,放弃了。祛魅祛魅,哪有媒体说得那么玄乎。咱写 20 年代码了,啥世面没见过。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这个逻辑确实过于自洽了。我没再回复,想起一句话:阻止一个人前进的永远不是能力,而是偏见带来的选择与放弃。
所以,周会上,我和大家讲起自己的感受:无论工作多少年,无论在什么样的公司,我们都要给自己开一扇窗,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理念能够像阳光一样照进来。要不然,一个人很容易陷入到自己的温室中,然后和新的时代渐行渐远。
直播连麦,我也喜欢和很多 90 后工程师交流,我发现他们早已经在用 AI 编程工具了,甚至不需要公司报销,自个儿付费购买。这么一对比,我就觉得那位前同事,真的老了。AI 编程工具带来的新的世界,他已经从主观上拒绝进入。
这种状态挺可怕的。
我现在喜欢用字节跳动旗下的豆包 MarsCode,把它当作 Cursor 的平替。无论是对中文的支持,还是指令遵循能力,MarsCode 都是很好的选择。并且,还免费。对于想尝试用 Cursor 编程的同学,我优先推荐试试 MarsCode。
MarsCode 目前支持三种使用方式:第一种不用更换 IDE,直接装个插件就行;第二种是像 Cursor 那样,安装一个全新的 IDE。第三种是云端 IDE ,打开网页就能编程。
如果你不能接受更换 IDE,那可以先从插件用起,然后慢慢切换到原生 IDE 。但如果你的编程经验尚浅,或者就是喜欢原生 AI 体验,那建议直接装 MarsCode 的 IDE,效果确实更好。我现在用的就是原生 IDE。云端 IDE 的话,看自己的习惯选择,优点是不需要再配置本地环境。
如果你还没用 AI 编程助手,我觉得 MarsCode 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一方面,它提供了不同的模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以及切换。另外一方面,它是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模型能力很强,数据安全性也有保障。
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代码生成、代码补全这些我们看到的 AI 功能,这些拉长时间维度都是明线。另外一条暗线是,它正在构建全新的编程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工程师不需要再来回切换 IDE 和搜索引擎,不需要再吭哧吭哧写那些没有技术含量的 CRUD 代码,甚至他们学习编程、解决 Bug 的方法都会因此改变。
上周,MarsCode 推出了 AI 编程巅峰挑战赛。还挺有趣的,如果你感觉自己还没有体会到 AI 编程工具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我建议你参加下这个活动,看看是否可以从零开始创造出来一个应用,也给明年的自己一点新的可能性。年底了,确实有必要打破自己庸常的生活节奏中,和不同的人聊聊,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些许变化。
很多人都想尝试做独立开发,如果你还没实际经验的话,或许可以先通过这个大赛练下手,找找感觉。大赛分两个赛道:应用赛道和算法赛道。应用赛道支持个人或者团队的方式参赛,今天报名的话,到 1 月 5 日的 Deadline,大概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可以折腾,我们确实可以逼逼自己,往前走一步。
豆包 MarsCode 官方评选优秀创新应用的标准涵盖创新性、业务完整性、应用效果、商业价值四个维度,这几乎也是市场筛选好产品的标准。不管你是不是最后能够取得名次,我感觉这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第一,短平快,战线不至于拉得很长,我们能在一个月内迅速得到反馈。第二,如果有幸能够拿到名次的话,还有现金奖励,以及官方的背书。第三,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获得经验,获得真实的反馈,以及能够结识一批喜欢创造的小伙伴。这点难能可贵。
有的工程师可能会觉得自己写代码没问题,但愁的是没点子,不知道做什么。你可以拿张白纸,列下自己最近工作生活中的痛点需求,然后看看能否通过产品的方式实现。再或者去社交媒体上看看,大家都在吐槽什么,这其中是否有机会点。
总之,我们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然后观察、琢磨、找感觉。过去你刷短视频就是纯粹的刷,现在有了目标之后,你就会围绕目标留意周遭的反馈。这就是没有目标简单的看和有了目标之后深入观察之间的区别。
如果你是学生,那可以考虑报名算法赛道。豆包 MarsCode 每两周都会组织算法竞技赛,特别热闹,你把这当成一次模拟的算法面试就好了。只要你参加过一场算法竞赛,并且答对了两道题,就能进入决赛,和全国范围内的优秀伙伴对比武艺。嗯,确实有种武林比武的感觉。
学生同样能够参加应用竞赛。并且考虑到学生和普通开发者的区别,官方分别设置了开发者组和学生组,考虑挺周全的。看了下,最高奖金是四万元,而且还可能获得字节跳动特定岗位的终面机会。
奖金倒也是次要的,更有意义的是,往 AI 的方向、往创造的方向推自己一把,哪怕是仓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