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建以来,义乌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项项达标、校校达标”总目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全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师团队,留下了某个感人瞬间。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义乌市华溪小学的创建故事。
01
一处空间利用
华溪小学是一所山区袖珍学校,虽然规模不大,但努力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如何有效利用每一处空间,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这个问题成为了学校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学校创建专班在设计之初深入调研分析,结合教学楼内班级、学科分布情况,最终确定每一个楼层选定一个学科主题进行设计,每一块区域根据学科特点布展设置,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校园内的楼梯转角处被设计为党建书吧,同时也可以作为互动交流场所,通过精心策划和布置,成为了校园教育的第二课堂。
02
一种文化传承
小宗祠,这座充满历史感的建筑,以其古朴端庄的面貌矗立在校园一角。面对如何修缮小宗祠这一问题,学校创建专班迅速行动,围绕“仁文化”这一主线进行改造优化,形成校园公共空间的核心,让这座沉寂的古祠堂重新焕发活力。
修葺后的小宗祠在开学初和大家再次“见面”。学校结合“金色童年储蓄”这一德育特色,依托小宗祠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展教育活动,如举办一年级新生的“入学礼”“拜师礼”;邀请退休老兵给孩子们讲述红色故事;学校还利用重阳节这一契机,让孩子们与爷爷奶奶、退休老师共同制作艾草锤,营造尊老爱老良好氛围。
03
一片绿意期待
“咦,这里怎么包了一个保鲜膜?”好奇的学生们围着被包了保鲜膜的大树议论起来。“是为了漂亮吧,我看过其他地方有在保鲜膜上涂过颜色。”“我觉得是大树太冷了,你们看,树叶都变黄,掉下来了。”讨论声络绎不绝。
同学们发现的一个小小现象,引起了华溪小学老师们的注意,借此契机学校决定在这个越来越冷的季节,开展一次爱树护树行动。班主任们集思广益,制定了“给树穿衣服”的项目化活动,并邀请家长朋友共同参与。
此次活动由学生发现的问题展开,既鼓励了孩子们积极思考,又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还满足了孩子们照顾树木的“爱心”。“大树能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吗?”带着这种疑惑,学生们对未来又多了几分期待。
华溪小学将继续推陈出新,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焕发“仁文化”的新光彩,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
供稿 | 督导科 华溪小学
编辑 | 洪昕悦
审核 | 余海东 刘静雅 龚超剑
转发请注明义乌市教育局官微“义乌教育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