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视-眼镜管理】BCLA英国隐形眼镜学会CLEAR老视系列|毛医生分享【学文22】

学术   2025-01-25 19:19   浙江  

【学文】老视是患者寻求初级眼保健的常见原因,其管理方法多样,包括眼镜、隐形眼镜、手术、药物治疗和营养建议等,新方法不断涌现,需要对术语和技术进行标准化,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回顾。接下来的第5篇老视文章,约3900字,帮助我们从眼镜管理方面了解老视。论文于2024年发表在Contact Lens and Anterior Eye(眼科学二区)。推文内容全面但简洁,如您需要更详细的内容,可以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以下载原文学习。

一、引言

全球老视人口近20亿且持续增长,老视矫正对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全面综述隐形眼镜和眼镜矫正老视的各方面情况,为研究者、从业者提供详尽指引,助力提升老视矫正效果与患者视觉体验。


二、隐形眼镜矫正老视

历史发展:自1888年首配巩膜隐形眼镜后,1936年Feinbloom提出双焦隐形眼镜概念(见图1),但早期设计多停留在理论或未成功应用。历经半个多世纪,从硬性到软性、从单焦到多焦,技术不断革新。如今,市场上已有超100种多焦点隐形眼镜,涵盖多种材料、设计及更换频率类型,为老视矫正提供多样选择。


图1.1938年Feinbloom在专利中提出的双焦点巩膜隐形透镜设计。(A)双焦点,(B)三焦点,(C)多焦点。


适配趋势与市场信息:

1. 适配调查:20世纪末21世纪初调查显示老视隐形眼镜适配率渐升,当代数据源于国际隐形眼镜处方调查联盟,每年在多国收集超40万次适配信息。

2. 矫正现状:2018-2022年数据表明(见图2表2以及原文图3-4),44%老视者用多焦隐形眼镜(31%硅水凝胶、10%水凝胶),3%用多焦硬镜,10%采用单眼视,46%用非老视适配镜片。近20年多焦软镜适配增长显著,原因包括类型增多、参数范围扩大和光学设计进步。各国适配率受人口、老视进程、品牌等因素影响,与国家富裕程度无关。


表2.不同类型隐形眼镜矫正老视的处方百分比报告


图2.2018-2022年(含)期间47个国家进行的老视和非老视隐形眼镜配戴比例。Si-Hy:硅水凝胶;Hy:水凝胶。


初步临床检查要点:

1. 患者需求分析:患者常对老视矫正认知不足,眼科专业人员应教育患者并依其需求选镜片。确定患者需求可借助问卷,单视虽快但多焦点镜片视觉性能更佳,多焦点镜片适配较复杂但适用职业广,患者动机对其成功适配至关重要。

2. 临床评估要点(见原文表3)

1) 病史采集:涵盖就诊原因、年龄、眼部与全身健康、用药、家族史等,老视患者需关注泪液、眼睑手术、跌倒风险及职业视觉需求。

2) 基础测量:包括水平可见虹膜直径、睑裂高度、眼睑张力、角膜形状、瞳孔大小、眼优势、立体视等,为适配提供依据,老视患者因年龄因素部分指标需重点关注。

3) 镜片适配与评估:多数软镜量产,眼科专业人员可选择材料、更换频率等参数影响患者满意度。多焦镜片适配需多次尝试,评估包括视觉性能、像差、眩光等,平衡视觉质量与生活改善是关键


软性隐形眼镜:

1. 同时成像镜片原理:含不同光焦度区,视网膜成像有焦点与离焦光叠加,影响视觉,受光学设计等多因素制约,且存在瞳孔依赖性(见图5),适应证据不足,临床需多试戴。

图5.瞳孔大小对距离的影响:近中心双焦点的近比。左图:大大瞳孔时,远用区和近用区的光线通过量大致相等(50:50)。右图:小瞳孔时,远用区的光线通过量相对较少(25:75)。


2. 具体类型特点

1) 中心近距镜片:当代主流,独特制造工艺带来中间视力优势,适配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配镜时优化光焦度分配可提升视觉效果。

2) 中心远距镜片:较少单独使用,常与中心近距镜片组合,可减少周边光晕对视觉的干扰,提升视觉舒适度。

3) 多区镜片:多环设计抗瞳孔依赖性强,但视觉性能受个体眼部像差影响大,总体临床表现不佳。

4) 衍射镜片:利用衍射原理成像,理论优势突出但实际受瞳孔大小限制,光能损失影响对比度,曾有应用但现有产品有限。

5) 扩展景深镜片:旨在拓展景深,有多种设计思路,部分已商业化但临床性能待深入评估。

6) 平移镜片:可实现单视力,但软镜形式下眼睑因素阻碍镜片运动,影响视觉效果,临床应用受限。


硬性隐形眼镜

1. 优势与适用人群:光学性能优,利于矫正角膜散光,视觉效果好,适用于软镜适配不佳、习惯硬镜或复杂散光处方患者。

2. 设计类型比较

1) 平移与同时成像设计:平移设计通过镜片移动切换视力,同时成像设计有多种光学构造,二者在光学性能和适配要点上各有特点。

2) 混合多焦镜片:兼具硬镜光学与软镜舒适,适应特殊视觉需求人群,多采用先进设计,适配方法灵活多样。

3) 巩膜多焦镜片:适用于常规方式失败患者,受重力等影响易偏心,适配需专业操作,多焦点设计多样,依个体调整可提升效果。

3. 材料考量因素:需综合氧通透性、机械性能、表面润湿性等,日戴硬镜有Dk/t要求。高透氧材料有优缺点,表面处理可改善润湿性和舒适度。


单视与改良单视:

1. 单视矫正:一眼看远一眼看近,历史久但有双眼平衡和深度感知问题。适配成功率受患者特征影响,经验者较高,初戴者低,维持双眼差异在合理范围对成功矫正至关重要

2. 眼优势确定:分为运动、感觉、瞄准优势三类(见图8),多种方法可测,单视配镜中感觉优势测试最为常用,为精准配镜提供依据

3. 改良单视方案结合单视与多焦镜片,如优势眼单焦看远而非优势眼多焦或反之等组合,患者满意度较高。

4. 适配注意事项:选合适患者,给予充分试戴时间,早期老视且近附加 1.50D者、少量散光矫正者、有单视经验者适配性好。特殊职业需求及法律风险是单视和改良单视适配成功的关键要素。


图8.优势眼的分类和各个分类的测试以斜体字标注。


隐形眼镜选项的比较性能:多项研究对比了不同隐形眼镜(见原文表6所列),早期单视与早期多焦软镜各有优劣,近期研究聚焦新型多焦软镜。不同设计在视觉性能指标上有差异,部分多焦镜片整体性能优于单视,适应时间和主观视觉评估对成功适配重要,一些特殊设计镜片在特定视觉任务中表现突出。


售后护理:

1. 复查频率:依镜片类型而定,日抛软镜2年、其他日戴软镜和硬镜1年,老视进展者需每年检查。

2. 护理流程:涵盖信息更新(见表7)、依从性检查、镜片与眼部检查、问题处理等环节,关注泪膜变化。

3. 并发症处理:原因多样,感染性炎症少,不适问题多,需区分镜片和环境因素处理。

4. 其他要点:不适致弃用常见,主要原因是不适、视觉差等,多数可再适配;视觉性能评估应关注对比敏感度;老视者隐形眼镜并发症风险低与年龄和依从性有关。


表7.基于Wolffsohn等人的护理程序。


隐形眼镜矫正老视的未来发展:

1. 机械调节镜片:利用眼睑压力或流体填充等机制,依眼位改变镜片光焦度,尚处于设计研发阶段。

2. 电子调节镜片:融入微电子技术,需解决电源、天线等问题,有多种光学元件控制方式,部分已申请专利,需临床试验验证安全性和性能。



三、眼镜矫正老视

历史发展:眼镜矫正历史久,源于阿拉伯,13-15世纪随玻璃制造进步在欧洲普及。Benjamin Franklin发明双焦镜片后,历经多焦镜片和渐进镜片发展,如今计算机数控技术推动渐进镜片设计制造显著进步。


当前市场信息:老视眼镜市场规模大,渐进镜片占比高,但具体使用情况研究少,缺乏精确数据。


临床检查:

1. 患者需求洞察:依患者视觉任务和眼部状况选镜片,眼科专业人员需全面了解患者并分析任务需求,综合考虑光学因素给出建议,特殊眼部问题患者需个性化配镜。

2. 初步检查流程

1) 病史与任务分析:询问矫正史、任务视觉关键距离、职业和生活方式等,为配镜提供基础信息。

2) 验光操作:全面主觉验光确定近附加度数,依经验和方法调整,确保度数合适。

3) 配镜测量:不同镜片类型测量参数不同,单光近用镜测瞳距和高度,双光镜需额外测分段位置,渐进镜要考虑更多因素,个性化镜片测量更复杂。


单光与多焦点眼镜:

1. 单光眼镜应用

1) 近用矫正:常见但使用受限,切换不便易致视觉干扰,需患者合理抉择。

2) 成品阅读镜:便宜方便但质量参差不齐,常不符合标准,建议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3) 远用矫正:满足看远需求,部分近视老视者适用,但近用可能需额外矫正,平衡远近视力是关键。

4) 职业矫正:依工作距离调整近附加,满足特定视觉任务。

5) 辅助矫正:如近用附加镜或远用附加镜,可辅助隐形眼镜或人工晶状体矫正不足。

2. 多焦点眼镜类型

1) 双光镜片:见图10,可同时看远看近,材料(原文表8提供了玻璃和塑料材料可用的段直径)和设计多样,但存在像跳和视野限制问题,配镜需精准确定分段位置。特殊设计可缓解像跳(见图11),部分老视者使用有跌倒风险。

2) 三焦和四焦镜片:提供更多焦点区域,满足特殊职业需求,但全球供应有限,研究较少(图12提供了部分可用的三焦形状,图13-14提供部分四焦设计图)。

3) 渐进多焦点镜片:无缝过渡视力,现代设计不断优化,但周边有像差和模糊区,配镜需精确测量和适配,可改善老视者视觉体验,减少周边像差和模糊的设计是研究重点。配镜需精细操作和患者适应。


图10.双焦段类型。


图11.双焦点验配和测量。


图12.三焦点段类型。


图13.职业多焦段类型。


图14.典型等散光线的一般屈光力变化镜片示例。


特定配镜考虑因素:配镜需综合任务、视觉行为、环境等因素选合适镜架和镜片,单光镜片视野广但切换不便,双光和三焦镜片有特定优势和局限,渐进镜片需适应,不同镜片对身体姿势和视觉症状有不同影响,推荐依个体情况选择并调整。


眼镜镜片选项的比较性能:渐进镜片虽流行但有周边像差问题,影响视觉功能,增加跌倒风险,特殊人群需谨慎选择。早期研究表明其受老视者偏爱,新设计性能不断提升但仍有不足。单光、双光和渐进镜片在使用和推荐上需综合多因素考量,相关研究多聚焦渐进镜片性能且集中于特定任务和主观评估。


隐形眼镜和眼镜矫正老视的未来发展:眼镜矫正将持续优化渐进镜片设计、提升个性化定制水平,探索替代技术如Alvarez可变焦镜片等,但受限于重量、尺寸和成本,仍有改进空间。


四、建议与未来方向

老视临床管理决策依据不足,眼镜矫正尤甚,隐形眼镜矫正相对较好但仍需深入研究。未来,“适应性”隐形眼镜和个性化眼镜矫正有望取得突破,需各方持续努力推动老视矫正技术发展,提升患者视觉质量。





眼视光毛欣杰医生
毛欣杰医生的个人公众号,眼视光诊疗、科普、医患沟通的平台。毛欣杰医生的执业地点有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台州国际眼科医院(温医大眼视光医院集团台州院区)、上海市东方医院眼科中心(温医大眼视光医院集团上海东方院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