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期几个朋友会面,发现有个共同的关键词“焦虑”,这个焦虑背后最有意思的点,是从甲方和乙方的两个视角都发现,岗位少和人才多。那么,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对我们医药营销人又有哪些启示呢?本期是第一回。
关注我公众号的伙伴,都知道我在为我2025年的“100小时“在实践,那么当然要身体力行的从我的朋友圈伙伴下手,毕竟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目前这条河,水流快慢,水温如何,大家会比较容易达成共识么。
在此,也特别感谢我的几位伙伴,再未来有机会也会介绍给大家认识。
回到看篇提到,我们的好奇是,目前行业到底怎么了?目前我们市场部的伙伴都在想什么?接下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大家会谈到行业,是因为发现两个现象,一个是企业的招聘岗位越来越少,另一个Gap year和找工作的人很多,说明供需关系并不匹配了,导致整个不匹配肯定不止是头部MNC,而是整个行业都存在的。
那么,问题来了,医药行业还是一个好行业,那为啥就找工作难了呢?莫非公司不需要市场部吗?市场部不需要产品经理吗?
答案是双重肯定,市场部也需要,产品经理也需要,只是要看你所在的公司和产品线类型,如果是创新产品为主的,那么需求是只增不减的,如果你是非创新产品,貌似前面的现象会比较常见。
那么大家有了思路,应该往创新产品的赛道去,这样就会有机会。
事实是这样吗?如果经常关注招聘的小伙伴,应该会看到两个趋势,目前行业里招聘KA、MA的岗位会多于市场部,另外KA和MA的薪酬也会比产品经理高很多。
市场还是诚实的,它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行业发展的趋势,那就是市场准入会成为一个新的趋势,那么背后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有KA和MA的伙伴会问我,怎么看市场准入如何抓住这个趋势,这个我们稍后分解,这次重点说下,背后的原因,可能会让你有新的思路。
是的,目前我们的医药行业,早已不是以前那个缺医少药,人民疾病需求嗷嗷待哺的时代了。因为缺乏好的治疗方案,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更优效的产品,这么多年大家也都是借着产品,然后再开始品牌的建设,从而不断得发展壮大。现如今,已患病人群更广泛的慢性病为例,早已进入了标准化治疗,方案之间的差异并不像十几年前治疗结局“相差千里”。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治疗需求并没有显著增长,另外一边得治疗方案却非常多样化和同质化,最终还是要回答经济学的问题,用最小的产出,获取最大的收益么。那么这个变化,对于前面说得市场部和市场准入得岗位需求影响在哪里呢?我们举个例子方便大家理解。你准备在小区门口开个超市,刚开始,你没有啥人气和流量,所以你总需要一些“畅销”产品来吸引客户,让客户觉得你这个超市是一站式解决方案,所以你引进了不同品类的头牌产品。客户也对于这个超市有了依赖和信任,金字招牌。小区的朋友们也不都是天天高消费么,偶尔也想尝尝人间烟火么,你也需要一些平替来满足大家多样化的购买需求,那么你除了提供产品,还提供社区服务,让大家觉得你不止是开在社区的超市而已,而是我们社区的超市。你也发现了,你这个社区超市成功的秘密:因为你有很多社区居民朋友。你既然有了社区居民的支持,卖啥产品已然不重要,只要是好产品,那么自然有销量。反而是那些“新面孔”产品或品牌,你要想在我这里卖,那么等于我的私域流量要为你提供服务,那么你的付费吧,不然我的金字招牌,如何发展成为百年老店呢?命题来了,新面孔是常态,而且新面孔总是有个要成为头牌的理想。前提也很明确,你的先有流量,才有机会知道自己能不能脱颖而出么,那怎么获得流量呢?好问题,请您先付费。 到这里肯定会有KA和MA的伙伴要问我,市场准入如何抓住这个“请付费”的趋势呢?哈哈哈,您可真是问对人了,这个我们需要整理下素材,然后告诉大家可能性。我们通过岗位招聘的现象对于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只是“管中窥豹“,其实这个背后还有好几层是关于经济周期、疾病谱的变化等等,鉴于这些距离我们普通人群太远,小可的功力也还没有修炼到位,以后再看机缘了。说完行业的变化,我们又不约而同的关注到我们目前在市场部的这些伙伴们,从管培生到高级产品经理的困惑和迷茫,从70后市场老法师到80后市场中坚力量,再到我们的明日之星90后营销人,三代医药营销人目前都在这个江湖里,到底是一代如不一代呢?还是90后更胜一筹呢?我们留作下次再饱吹饿唱,不止不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