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讲:“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表明这个时候的雪往往会下得比较大、比较频繁,体现出雪势盛大的特点,也意味着仲冬时节由此拉开帷幕。燥火侵袭
扰乱阳气潜藏
大雪之后,天气更加寒冷。在寒冷的环境下,北方冬天有暖气,南方有空调,还有些人会使用电褥子、电暖气等,环境会变得干燥,就会出现“燥火”的表现,如嘴唇干裂、咽喉干燥、口渴欲饮等,严重时还有干咳。
同时为了御寒,很多人喜欢吃火锅、羊肉等食物,肥甘厚味摄入过多时,脾胃因运化不良,也容易化火,表现为口黏口苦、胃脘胀满、食欲不佳、舌苔黄腻、小便发黄、大便不畅等。【食材】排骨 500 克、莲藕 1 节、山药 1 根、姜 3 片、葱 2 根、料酒适量、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冷水下锅,水开后有浮沫出现,捞出排骨用清水冲净,这样能去除血水杂质和腥味。把排骨放回锅中,加足量冷水,放入姜片、葱段和适量料酒,大火煮开后转中小火炖约 40 分钟,此时排骨肉质渐软,营养融入汤中。莲藕洗净去皮切块,放入排骨汤中再炖 30 分钟,莲藕含淀粉、蛋白质等,炖煮后软糯,能让汤更清甜。山药去皮切段,放入锅中接着炖 10 分钟。山药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之效,和莲藕、排骨搭配滋补效果好。按口味加盐调味即可。
这道汤在冬季上火时适量食用,莲藕的清热作用能够平衡排骨可能带来的热性,起到清润滋补的效果。不过,如果上火症状比较严重,如出现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目赤肿痛等情况,食用时应更加谨慎,注意控制排骨的量,以免加重上火。
2、穴位清火:内庭穴、行间穴、涌泉穴
①内庭穴
内庭穴就像身体里的一股清泉,对于调节阳明经的气血、清泻胃火有着关键作用。当胃中有热,火邪上炎时,它可以将胃经的热邪通过经络传导出去,达到清热泻火的效果。因为过多食用辛辣食物导致牙龈肿痛、口腔溃疡,按揉内庭穴可以帮助减轻症状。定位:足背第 2、3 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行间穴是肝经气血转换的重要穴位,犹如一个情绪和火气的 “调节阀”,能够疏泄肝经的郁热,使气血通畅,防止肝火上炎。当情绪波动或生活压力导致肝郁化火,肝火上冲头目时,刺激行间穴可以引导肝火下行,平复情绪,减轻头痛、眼干、失眠、多梦、烦躁等不适。定位:足背侧,当第 1、2 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属于足厥阴肝经的荥穴。涌泉穴被视为人体的 “生命之泉”,它是沟通人体上下的重要枢纽。能够引气血下行,滋阴降火,将上炎的虚火引导回肾中,起到平衡阴阳的作用。当肾阴不足,虚火上浮时,刺激涌泉穴可以使虚火归元,滋养肾阴,缓解上部的热象,如虚火上炎引起的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定位: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是肾经的起始穴。 操作方法:
内庭穴和行间穴: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按压每个穴位 3 - 5 分钟,每天可进行 2 - 3 次。可以先从一侧开始按摩,然后换另一侧。
涌泉穴: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腹,也可以用按摩棒等工具,对涌泉穴进行按摩。按摩时稍用力,以感到明显的酸胀感为宜,每次按摩 5 - 10 分钟,每天 1 - 2 次
七代中医世家,师从广东省名老中医妇科专家罗元恺教授。中医临床30余年,成立《董其俊名老中医工作室》 ,擅长针灸并用调理妇、内、儿、骨科诸病。顽固性咳喘、过敏性鼻炎、痛风、高血压、冠心病、三叉神经痛、失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及等疑难病;女性疾病:闭经、痛经、崩漏、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等;儿童疾病:小儿慢性咳嗽,小儿过敏性鼻炎、小儿抽动症等;皮肤疾病: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痤疮等。-广告-
▌版权声明
• 本文系转自「正安中医馆」,如需合作,请联系原作者。
• 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