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飞北京,在正安的出诊让塗晟达大夫收获了一波又一波的看诊和好评。
或许是因为脉诊实在高超,或许是因为辨证特别准确,或许是因为口碑传播的太快。
「解脉准、疗效快」成为了伴随塗大夫多年的两个特征。
刚见面,塗大夫就给小正搭上了脉。
“这几天是不是睡得不太好”
我惊叹塗大夫能仅凭脉象就能诊断出失眠这种没有明显身体变化的“小病”。
便以失眠为由,请塗大夫分享了脉诊的神奇之处。
简单来说:安眠药是把神经受体包裹起来,让它感觉不到外界刺激。但是人的体质很倔强,这里挡住了,就从其他地方长出神经受体。随着受体越来越多,安眠药就越吃越多。如果有一天停了药,身体会非常敏感而难受,甚至有的人幻听幻觉都跑了出来,像发疯了一样。所以治疗失眠需要让人能觉到想睡,并循序渐进的戒掉西药,应该从调整情绪和精神入手。有的人失眠是比较悲观,总是开心不起来,一大堆心事压在脑海里睡不着。还有的人失眠是因为身体和精神对一切都很敏感,容易紧张睡不着。比如悲观抑郁的人,会出现脾胃气虚的脉象;敏感容易紧张的人,则会有心胆之气虚弱的脉象。
在脉案的指导下,我们就能更好地针对疾病的根本进行准确的调理治疗。你处在什么样的气候下,你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甚至你的性格,都会在脉象中体现,而且每一次脉象,都会随着天地、节令和身体的变化而不同。所以,塗大夫一直以来都有记录脉案的习惯,"古时候的大夫看病都有做脉案,只是这些都失传了。"每一位病人每一次看诊时,他都会把寸关尺各部脉象记录,因为这是患者最真实却无声的“主诉”,依脉辨证。其实在传统的脉学书里,习惯于用很多唯美的词汇来描述脉象变化。比如刀刮竹,如风吹柳……但塗大夫认为,指下感受到血和管的变化,反倒是更接近、更了解脉象的手段。比如血管感受到寒,首先有两个反应:一个收缩,一个是躲开表皮。这是本能。那么,把脉感受到收缩,脉象是绷著一股劲的,是紧脉;把脉感受到躲开表皮,就需要用力往下找才摸得到,是沉脉。拥有电子工程及光电工程学经历背景的他,试图用“流体力学”来解释脉象这种接触性的科学。把脉是感受身体寒热、心跳血压、发炎现象、血管收缩程度和硬化程度、血液濃度、充盈程度和受阻程度等等的过程。工科和中医结合的基因从小就有,三十多年前塗大夫学习经脉医学一个月,就超过了先入门的师兄。这似乎也是脉象的神奇之处:他的恩师万寿永先生第一次见他,把过脉之后说:“悟性太高了,一定学得会。”比如逍遥散柴归芍术苓草。柴胡解肝郁,当归补心血,白芍既柔肝又养血,茯苓健脾祛湿,那这个方是为肝气郁结导致脾胃不好,有点湿,然后有点心血不足的人设计的。那时候天地气候、生活环境、人体状态都和现在相差甚远,甚至中药性质,也有量同效不同的情况。今日一副汤进入身体,药入的哪条经?药之间化学反应的影响?若没有记录脉象,比照用药后脉象的变化,很难掌握用药是否符合预期。如果肝脉有点涩,就用柴胡解开肝郁;如果心脉有点瘀,就加上丹參……所有药都要依据个人和天地、节令、五脏和五行的配置之间关系,而这些都會在脉象上表现出来了。两个小时里,塗大夫的标准台湾腔和小正的硬核东北话激烈碰撞,庆幸彼此都没有被带跑偏。两个小时里,身心状态和性格脾气,大夫都瞧得一清二楚。两个小时里,能发掘的东西有限,大夫的疗效和脉象的神奇,小正也只窥探得皮毛。中医博士,来自台湾,习医行医三十多年,传承自1949年迁台之脉学泰斗万寿永大师及御医家传陶建民大师,尽得其真传。治病以失传已久的脉法与脉案,细查十二经络之缺失与消长,以脏腑五行平衡为体,五运六气交感为用;辩内感之因由,断外感之来处,不拘泥于经方又不离经方之义,依个人体质归经用药客制方剂,遵循一人一方的原则,以脉验方,标本兼治。
擅治方向:失眠、思虑失调症、自律神经失调、耳鸣、心悸、冠心病、心衰症、肠胃病、胃食道返流、肠躁症、肝胆病、类风湿关节炎、鼻过敏、皮肤过敏、咳嗽、气喘、头痛、晕眩症、中风后遗症、帕金森氏症、腰腿痛、频尿、性功能障碍、早衰症、不孕症、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症、贫血、糖尿病、癫痫、小儿瘦弱、抽动症、发育迟缓及其他各种疑难杂症等。
▌版权声明
• 本文内容系转自「深圳正安中医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