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p Med︱北部战区总医院陈会生团队“RIC-CCT”研究成果显示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可显著改善脑循环时间

学术   2024-11-08 00:00   上海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培训系列】详见文末


撰文︱刘全颖,崔钰

审阅︱陈会生

责编︱王思珍


严重颈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中,发现脑循环时间(CCT)与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相关[1,2]该研究旨在探讨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RIC)对该人群CCT的影响。


202411月,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陈会生教授团队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原创论文Effect of 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on cerebral circulation time in sever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Results from the RIC-CCT trial该研究发现,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RIC)可显著改善脑循环时间(CCT),减少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造影剂渗出的发生,多种机制参与到了RIC的脑保护作用中。这些发现为RIC可以调节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循环时间提供了支持证据。



这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盲法终点临床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是患有sICAS和狭窄侧延长CCT sCCT)的成年人。将患者随机分为RIC组(每日RIC 2次,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作为标准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前2-4天)和对照组(标准药物治疗)。主要结局是与基线相比,CCTCAS前的变化。每组10例患者在基线和CAS前采集血样,观察预设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变化。122例受试者随机分为RIC组(n=61)和对照组(n=61)。RIC使sCCT从基线到CAS前显著降低(RIC vs对照组:0.632±0.465 s vs 0.014±0.104 sP < 0.0001)。与对照组相比,RIC组头CT显示造影剂渗出发生率在1小时(4.91%14.75%)和CAS24小时(4.91%11.47%)较低。RIC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1.64%)和3例(4.91%)患者在CAS后发生CHSRIC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与对照组相比,RIC组在CAS25-羟基胆固醇、白细胞介素-1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白细胞介素-1、干扰素调节因子3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显著降低,组织激肽和热休克蛋白70显著升高,而对照组未发现这一现象。


文章总结图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颈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脑循环时间的影响:来自RIC-CCT试验的结果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该研究发现,在sICAS患者中,短期RIC可显著改善狭窄侧CCT,造影剂渗出和CHS发生率较低。RIC的作用可能与抗神经炎症、抗氧化应激、保护内皮损伤和改善大脑自我调节等多种机制有关。这些发现为RIC可以调节sICAS患者的脑循环提供了支持证据。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4.101796

本文通讯作者陈会生教授,第一作者为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刘全颖师,共同第一作者为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崔钰士。

第一作者:刘全颖(左)、崔钰(中);通讯作者:陈会生(右)
(图片来自课题组)

通讯作者:陈会生,现任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脑卒中质控中心主任。兼任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及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多个国内核心期刊副主编及编委。擅长头面痛、脑卒中、静脉窦血栓、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研究方向:脑卒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衰老。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国家科技部慢病专项子课题 1 项,国家卫生健康委多中心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辽宁省科技攻关计划 5 项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AMAJAMA NeurologyJACCNature CommunicationsAnnals of NeurologyJNNPStroke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以第一承担人身份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辽宁省医学科技二等奖 项。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脑防委「突出贡献专家」、「脑卒中防治工程优秀中青年专家」,辽宁省首届「青年名医」和「辽宁省学术头雁」等称号。

第一作者:刘全颖,医师,医学硕士,现就职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青年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SCI文章。

共同第一作者:崔钰,理学博士,博士后;现就职于北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科研办公室,从事临床研究相关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联合基金等课题,发表多篇SCI文章。

本研究的主体团队:辽宁省脑血管病临床医学协同创新联盟(CDCIA

辽宁省CDCIA是辽宁省科技厅批准成立,依托辽宁省科协,由省内十四个中心城市100余家医院参与,形成了以脑血管病为靶目标疾病,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企业研发有机结合,以实现研发、临床研究、临床应用和技术推广的有效对接,于201735日成立。2018年成立了CDCIA科研团队,有30余家联盟医院组成。截至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了20余项多中心研究,各项研究开展顺利,均在clinicaltrial.com登记注册,多个研究方案发表在国际知名专业期刊。未来这些研究将助力我国脑血管病科研水平,提升辽宁省脑血管病科研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转载须知“逻辑神经科学”特邀稿件,且作者授权发布;本内容著作权归作者和“逻辑神经科学”共同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培训系列】

【光遗传学与遗传编码钙探针和神经递质探针工作原理及应用】【在体成像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与应用】(第九期)。时间 待定(周六至周一);地点 南京

【脑片膜片钳记录系统的操作和应用】(第六期)。时间 2024126-8;地点 南通

【神经科学前沿技术整合:当在体电生理邂逅光遗传】(第一期),时间 2024119-11(周六至周一);地点 南京

全国前沿组织透明化与三维成像理论和技能培训班(第二期),时间 待定;地点 武汉

【疾病研究与动物行为学系列】

阿尔兹海默症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与动物行为学实验设计思路和数据分析(第二期。时间 待定,地点 线上

“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科研思维”
报名方式:15108204441(电话)Wang_Sizhen(微信)
(点击标题阅读全文)

逻辑神经科学”微信群:文献学习

扫码添加微信,并备注:逻辑-文献-姓名-单位-研究领域-学位/职称
(注:不按要求格式备注,则不通过好友申请)
     
参考文献
[1] Abou-Chebl, A., Yadav, J.S., Reginelli, J.P., Bajzer, C., Bhatt, D.,Krieger, D.W.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following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risk factor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J Am Coll Cardiol. 2004;43:1596-601.

[2] Ogasawara, K., Sakai, N., Kuroiwa, T., Hosoda, K., Iihara, K., Toyoda, K., Sakai, C., Nagata, I., Ogawa, A.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cerebral hyperperfusion syndrome following carotid endarterectomy and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4494 patients. J Neurosurg. 2007;107:1130-6.


编辑︱王思珍
本文完



逻辑神经科学
以逻辑之学术思维,探索神经科学奥秘;汇百家争鸣,促求真明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