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不是用来“挖”的

健康   科学   2024-07-20 09:30   广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哎呦,又挖到一颗黄金啦!宝贝,看看你耳朵有多脏......”

还记得小时候,咱妈每隔一阵儿都要例行给我们掏耳朵,我们得老实地趴着,胆战心惊,生怕一勺子下去深了,挖得耳朵好痛。

长大了,多数人家里也会备有一只掏耳勺。时不时耳朵觉得痒,就找出来掏一掏。

上面说的这些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今天我要大声疾呼:耳屎并不是用来“挖”的。


👉小小耳屎,内有乾坤👈

耳屎的医学名称叫“耵聍”,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腺体分泌出的淡黄色粘稠物质。耵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干性耵聍,大多数国人属于此类;另一类是湿性耵聍,俗称“油耳”。


它虽然“颜值不高”,但并不是单纯的“脏东西”,相反,它的本领大着呢!


1、防护罩:耵聍因富含油脂,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上的细毛,这些细毛能阻挡外界的尘埃颗粒,还能防止昆虫对耳朵的侵袭。


2、天然保温、保湿器:耵聍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3、杀菌作用:富含脂肪酸的耵聍,能在耳道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酸性膜,使外耳道处于酸性环境,具有轻度的杀菌作用。


4、防噪音:耵聍还能使耳道空腔稍稍变窄,对传入的声波起缓冲作用,使鼓膜不致被噪音、剧烈的声响所震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耳屎会“自己掉出来”👈

原来耳朵内的细胞是可以“迁移”的。在耳道这个小小的“死胡同”,由皮肤新陈代谢所脱落下来的细胞和分泌物所形成的耵聍,会随着迁移运动而被带向外面的耳孔。

新鲜耵聍在耳道里时间一久,水份挥发后就会变干,人们在平时活动中大部分可自行掉落到体外。

平时,人们可以通过咀嚼、聊天、唱歌等这种能带动下巴运动的行为促进耳屎往外跑,直到掉出耳朵外,我们有时候在公共场所感觉到有些东西好像从耳朵里面跑出来,用手一摸,发现是颗颜值不高的“黄金”,然后左顾右盼地,生怕旁人看到,等到合适时机再随手一扔。

所以说,一般正常情况下,完全没有必要去掏耳朵。

👉挖耳屎的害处👈

1、耳聋

正常人的耳朵里面与外面交界处有一层“鼓膜”,外界的声音通过鼓膜的振动传递声音,类似于打鼓。人们有时候挖耳屎时,比如用棉签,不仅没能把耳屎挖出,反而把耳屎推进去,形成一大团塞住鼓膜,影响其振动,就像没打气的球,瘪了。

一旦洗头、洗澡耳朵进水时,较大团块的耵聍遇水膨胀,压迫鼓膜外面耳道四周皮肤,还可引起耳痛,听力骤降愈加明显了。更有甚者,把鼓膜给弄破了,真的就“耳根清净”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感染、发炎

正常鼓膜外的耳道的耵聍呈微酸性,具有抗感染作用,耵聍缺乏时,外耳道即失去其抗菌的“酸性外衣”而易感染。另外,经常掏耳朵还会引起耵聍的分泌异常,耵聍可能越来越多,新分泌的耵聍会由原本的片状变成碎屑状,从而降低保护耳朵的能力。

而且,正常的外耳道有一层皮脂,能保护皮肤不受浸渍,并具有杀菌和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经常挖耳朵可使皮脂去除过多,均将降低外耳道抵抗力,容易导致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再者,用棉签掏耳朵不小心把耳屎塞进去时,加上洗头、洗澡时耳朵不小心进了水,不仅耳朵“聋”了,而且耵聍吸水膨胀,酸性的耵聍会腐蚀耳道深处的皮肤,引起发炎。

👉当出现耳聋、感染时👈

1、当耳屎塞住耳朵、听不到声音时,切记莫慌、莫慌。

当感到耳朵不舒服、听不到声音时,应及时去医院看看。

医生会先观察一下您的耵聍填塞情况,一般可在耳镜或耳内镜的辅助下,用镊子或耵聍钩取出;也可以用温盐水冲洗出来,当耳屎较硬、黏稠、填塞较满时,还需先用5%小苏打液滴耳,待耵聍软化后,再用温盐水冲洗出来或以吸引器吸出残余的软化耵聍。

2、合并感染者,耳痛症状往往较明显,取耵聍时更是疼痛难忍,一般应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之,没事千万别乱挖耳屎,如果因挖耳屎出现耳聋、感染等不适时,尽量找医生来处理,不能擅自行动!


欢迎在文章右下角评论或留言!


耳屎不是用来“挖”的-----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3499帖






马医生推荐






突然出现耳鸣、听力下降,你可能得了这个病!

掏耳朵后耳朵发霉、长了毛!

突然出现鼻涕带血、鼻塞、一侧耳鸣,不要掉以轻心!



兰世亭
由资深外科教授创建,10年来每日推送一篇健康相关文章,风雨无阻,已经推送了3500+帖(原创3100+帖),包括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和常见疾病的诊疗,不定期会推出有声版,包括普通话和粤语。请您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