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痛症的原因有哪些👈
1、跖底筋膜炎
跖底筋膜是足底深筋膜中央腱性增厚部分,对维持足弓有重要作用。在长跑、跳跃运动、长时间持续站立时,足底前部负重增加,导致足底的致密结缔组织因过度活动、牵拉后出现缺血,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
跖底筋膜炎的疼痛一般在脚后跟底部稍偏内的位置,呈搏动性、灼热、刺痛性。按压时会有疼痛感,脚跟下面有固定的压痛点。一般来说,疼痛在早上下床时的第一步最明显,这主要是因为经过一晚上的休息,跖底筋膜在不负重的状态下处于较短状态;当下床踩地时会对跖底筋膜产生较大的牵拉引起疼痛。当行走一段时间后,跖底筋膜会变得松弛一些,症状就会缓解。但过度行走又会加重跖底筋膜的劳损,疼痛症状又会再次出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2、跟骨周围神经卡压
足跟部细小神经受压是跟痛症发生的重要原因。神经被跟骨周围的肌腱、韧带、骨骼、脂肪甚至是因炎症发生水肿的跖底筋膜等“卡住”,因而表现为足跟或足底有间歇性刺痛、灼痛或麻木,长久站立或步行后疼痛加剧。常常有夜间痛,甚至使病人痛醒。
3、足跟脂肪垫退变
足底脂肪垫处于皮肤、跟骨、跟腱之间,在我们走路、跑跳时起到减震缓冲、减少摩擦的作用。当足跟脂肪垫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萎缩时,跟骨在没有衬垫的情况下承重,有可能引起局部瘢痕或钙质沉积,引起足跟痛。此外,当足跟部受过外伤或受寒冷、潮湿刺激时,足跟脂肪垫会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导致足跟部肿胀、行走时疼痛,伴有潜在压痛。
4、跟骨内高压
跟骨主要是松质骨构成的,髓腔内有大静脉窦;跟骨又处于机体直立时的最低点,受到重力作用,静脉回流较难。随着年龄的增大,跟骨的血运循环受到破坏,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跟骨内出现淤血,骨内压进一步升高,引起足跟疼痛。
5、跟骨病变
跟骨是我们直立位时的负重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跟骨的骨密度越来越低,强度也越来越低,导致跟骨无法再承受行走、运动时的冲击力,导致内部骨小梁的断裂,即微骨折,从而产生疼痛。由微骨折导致的疼痛范围常常不局限于某个固定的点,而是一小片区域,且常持续一段时间,用力挤压跟骨时也会引起疼痛。
跟痛症的病因并不能由单一原因来解释,因此也给治疗带来难度。尽管使用局部消炎止痛药后疼痛有所缓解,但都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是会反复发作。日常生活中该怎么避免和缓解足跟痛呢?
1、选择合适的鞋垫,避免穿过软的薄底布鞋
很多人为了避免足跟痛,会选择软底鞋,然而软底鞋会让足跟与地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反复刺激反而会导致足跟部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复发作。正确的做法是,选择一个稍厚一些的鞋垫,将对应足跟疼痛部位挖空,减少疼痛部位与鞋底的接触,避免反复刺激。在急性疼痛期时要减少站立和走路的时间,在足跟部增加有弹性的柔软鞋垫来缓冲足跟的过度受力。
2、常用温水泡脚
温水泡脚可以改善足部的血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足跟疼痛。应保证每次泡脚时间超过15分钟。
3、适当运动
经常做足弓拉伸、脚底蹬踏运动等有效拉伸足跟筋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足弓拉伸:平躺在床上,抬起并伸直腿,用一条毛巾把足前部裹起来,然后双手拉动毛巾,使足前部慢慢指向鼻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脚底蹬踏动作:平躺在床上,双脚伸直,模拟蹬自行车的动作。
脚趾夹物法:将脚趾弯曲,作出类似于要夹住一支铅笔的姿势,用于拉伸足底筋膜下的肌肉群。
4、药物治疗
当疼痛持续且不可忍受时,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治疗,也可以局部使用一些膏药进行治疗。
5、适当减轻体重
体重增加会使足底受力增加,导致跟骨发生病变,产生疼痛。足跟痛的患者应首先减轻体重,减少足底受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成以上成年人有过足跟疼痛的毛病……“脚踏实地”为啥这么难?------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3604帖
☞